王艳 作品数:4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宁波大学王宽诚幸福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一般工业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热变形(Nd,Pr)-Fe-Nb-B磁体取向度及矫顽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热变形Nd_(10.5)Pr_(2.5)Fe_(80)Nb_1B_6磁体断口等显微组织,并用磁滞回线仪测量了磁体的磁性能,系统研究了磁体显微组织、磁性能与取向度的变化规律。估算了250~380μm和<250μm Nd_(10.5)Pr_(2.5)Fe_(80)Nb_1B_6粉、变形量60%的热变形磁体等效易磁化轴与热变形压力方向夹角α,随α从26.0°降至9.1°,磁体密度从7.04 g·cm^(-3)增加至7.49 g·cm-3,M_r/M_s(M_r为剩余磁化强度,Ms为饱和磁化强度)从0.78增大到0.91,磁能积持续增加,矫顽力先从1346 k A·m^(-1)增加至1499 k A·m^(-1),然后矫顽力下降到1216 k A·m^(-1),矫顽力增加的原因是磁体单位体积内磁性主相体积分数增加导致对矫顽力的贡献增大,更多的等轴晶参与热变形、晶粒发生碎化、晶粒尺寸细化;随着α的继续降低,热变形磁体的剩磁、矫顽力将分别进一步增加、减小,矫顽力减小的原因是片状晶的比例增加,片状晶的晶粒尺寸增大,单畴晶粒占总磁畴晶粒比例减小,片状晶出现退磁场。实验统计热变形Nd_(10.5)Pr_(2.5)Fe_(80)Nb_1B_6矫顽力与等效平均晶粒尺寸的关系拟合曲线为Hci=1523.3786+0.3280D-0.0031D2,矫顽力随等效平均晶粒尺寸的增大而降低。 王红玉 潘建峰 王艳 蒋美琴 刘新才 潘晶关键词:热变形 取向度 矫顽力机制 晶粒尺寸 永磁合金 Nd10.5Pr2.5Fe80Nb1B6合金吸铸片凝固过程研究 2016年 采用了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富稀土钕铁硼Nd10.5Pr2.5Fe80Nb1B6合金真空感应熔炼、0.60~0.76 mm吸铸片的凝固过程和凝固择优取向特征。结果显示:0.76 mm吸铸片贴模面Nd10.5Pr2.5Fe80Nb1B6因较高的冷却速度抑制α-Fe相的析出,过冷液体导致2∶14∶1相大量形核、沿热流方向等轴晶快速凝固,等轴晶组织具有垂直贴模面(006)磁织构,最后为富稀土相凝固;随着凝固界面的推进、冷却速度降低到一临界值以下,凝固机制发生改变,较低的冷却速度有利初生α-Fe相以树枝晶生长,随后2∶14∶1相在α-Fe相旁大量形核,成分过冷的液体有利2∶14∶1相以厚片状晶以[410]方向凝固,最后液体为富稀土相。0.60 mm吸铸片(Nd,Pr)2Fe14B从两侧贴模面形核以柱状晶向内部生长,最大长度超过吸铸片厚度一半,α-Fe相受到较大冷却速度的抑制,数量大幅度减少,0.60 mm吸铸片[006]磁取向进一步优化,剩磁提高73%,矫顽力提高到189.61 k A·m^-1。 王艳 张勇 刘新才 潘晶 王红玉 潘建峰 董友仁 王慧 郑强 刘进军关键词:凝固过程 (Nd,Pr)_(12.8)Dy_(0.2)Fe_(77.4)Co_4B_(5.6)铸锭PPMS和DSC居里温度测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14年 为充分拓展DSC测量功能、探寻居里温度的简便测量方法、尤其是探寻高温居里温度的耐久测量方法,对真空电弧熔炼(Nd,Pr)12.8Dy0.2Fe77.4Co4B5.6铸锭,先通过PPMS测量升温速率3 K·min-1时样品的M-T曲线,并用外推法得到居里温度为648.3 K;然后采用DSC分别以3,10,20,30,40 K·min-1速率测量样品的升、降温曲线,分析升、降温曲线上对应吸、放热峰的起始点、峰值、终止点的特征温度值;再分别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特征温度与升降温速率的直线方程,计算升降温速率分别为0和3 K·min-1时特征温度值,并与PPMS测量的居里温度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由DSC升温曲线起始点的特征温度拟合直线方程计算的升温速率为3 K·min-1的特征温度值为649.1 K,与PPMS外推法得到的居里温度相对差值最小为0.12%,具有足够的精确度。 王姝隽 鲁贻虎 刘新才 潘晶 王艳 张勇关键词:居里温度 PPMS DSC 稀土永磁材料 纳米晶Nd10.5Pr2.5Fe80Nb1B6快淬薄带织构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熔体快淬法制备了Nd10.5Pr2.5Fe80Nb1B6快淬薄带,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分析了快淬薄带的显微组织,并用振动样品磁强计测量了其磁性能,分析了磁织构的形成机制。实验结果表明:Nd10.5Pr2.5Fe80Nb1B6快淬薄带在快淬速度为5~20 m·s^-1时,薄带自由面形成[006]磁织构、峰强比I(006)/I(410)为26.95~69.08,快淬薄带破碎小颗粒树脂2 T磁场固化样品的约化剩磁比为0.69~0.74,内禀矫顽力Hci=375.84~712.48 kJ·m^-3,最大磁能积(BH)max=105.58~157.30 kJ·m^-3;薄带沿与[006]织构垂直的方向测量的约化剩磁比为0.35~0.47,后者的磁能积只有前者的30%~43%。对于合适成分的钕铁硼合金,当钕铁硼熔体温度接近其熔点,熔体受辊触发以极快速度形成等轴晶、薄带自由面难以择优取向;提高钕铁硼熔体温度,在低快淬速度时在贴辊面孕育出强各向异性纳米晶等轴晶甚至可能形成织构,在等轴晶区之上生长柱状晶区具有[006]磁织构;当快淬速度增加,贴辊面不足以形成磁织构、但具有择优取向,如柱状晶区具有占整个薄带厚度的足够空间,能发展出自由面的磁织构;随着快淬速度的进一步增加,柱状晶区厚度减小,自由面难以形成织构;当快淬速度再增加时,薄带易形成非晶。 张勇 王艳 刘新才 潘晶 王红玉 潘建峰 董友仁 龙能兵 李天华关键词:快淬薄带 织构 磁性能 稀土永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