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 作品数:15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出血患者采取中医情志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 2024年
- 就中医情志护理和心理护理相联合的方法应用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意义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 研究开展的时间选定为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选6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样本,并进行了随机分组。其中,30例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被归为对照组;而实验组则接受了中医情志护理和心理护理的综合干预。结果 生活质量评分在不一样的护理方法实施之前没有较大差别(P>0.05),不一样的护理方法实施之后,两组评分升高,且实验组更高(P<0.05)。焦虑、抑郁评分在不一样的护理方法实施之前没有较大差别(P>0.05),不一样的护理方法实施之后,两组评分降低,实验组更低(P<0.05)。此外实验组满意度相对于对照组来讲比较高(P<0.05)。结论 中医情志护理和心理护理相联合的方法在脑出血病人中应用,效果较佳,临床值得推广和应用。
- 吕敏敏王艳
- 关键词:脑出血中医情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质量心理状况
- 卒中患者压疮的综合护理
- 2011年
-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组织溃烂和坏死。皮肤毛细血管压力为4.27kPa(32mmHg),长时间超强度压迫可以造成组织缺血性损害,导致压疮。压疮是临床护理中常见问题,重症卒中及卧床过久的卒中患者若护理不当,均可发生压疮,原因如下:①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②皮肤经常受潮湿及摩擦等物理因素刺激,皮肤角质层受损;③全身营养不良或局部组织供血不足及抵抗能力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 王艳
- 关键词:卒中并发症压力性溃疡
- 辨证施护联合康复指导在中风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联合康复指导在中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6年11月我院针灸康复科及神经内科收治的78例中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辨证施护联合康复指导。比较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生活质量、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治疗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辨证施护联合康复指导,能有效改善中风病人临床症状、神经功能、语言和肢体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 王艳
- 关键词:辨证施护康复指导中风神经功能语言功能肢体功能
- 社区卒中后康复期老年人跌倒现状调查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了解社区卒中后康复期老年人跌倒情况,探讨引起跌倒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出院的卒中患者111例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发病后1年内跌倒发生情况,并收集影响跌倒的相关资料。结果卒中后康复期老年人发病后1年内跌倒发生率为42.3%;躯体移动控制障碍是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OR=10.628),对跌倒知识需求是跌倒的主要保护因素(OR=0.462)。结论卒中后康复期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高,加强跌倒相关知识教育,指导康复期自我锻炼改善肢体活动情况,是预防和减少跌倒发生的重点。
- 孟凡嫣王艳
- 关键词:卒中康复期老年人跌倒
- 针刺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60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相关临床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取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心理疏导;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评分,对治疗前后症状减分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AMD各项评分变化值因单项数据样本太小,两组差异性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24项前后疗效评分总值,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效样本均数是23.38,B组疗效样本均数是37.62,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针刺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相关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 王艳
- 关键词:抑郁症针刺疗法心理疗法
- 基于“武医融合”思想的加速康复八段操对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评价健身气功融入加速康复外科改善胃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基于“武医融合”思想,结合健身气功理论及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临床护理实践,形成加速康复八段操。选取2020年3月—6月收治的78例胃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39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加速康复外科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八段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状态,穿戴式智能监测设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观察睡眠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状况及睡眠质量。结果对照组脱落8例,试验组脱落9例。最终对照组31例和试验组30例患者纳入统计。干预前,两组患者SAS、PSQI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试验组SA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SQI量表和智能手表两种睡眠监测方式结果一致,干预后试验组PSQI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监测睡眠质量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深睡眠时长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跌倒、吻合口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癌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八段操,能改善围手术期焦虑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加速患者康复,且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蔡晖周晨王青秦梦颖王艳
- 关键词:健身气功胃肠癌睡眠质量加速康复外科
- 微信网络平台干预对社区卒中后康复期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微信网络平台干预在社区卒中后康复期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9月神经内科和针灸康复科收治的居住在南京市秦淮区5个社区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97)和对照组(n=98),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干预组通过实施基于微信网络平台的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在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两组均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运动锻炼、认知症状管理和与医生沟通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患者满意度总分、随访团队对患者的熟识度和尽责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信网络平台干预可以快速、有效地提升社区卒中康复期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王艳孟凡嫣
- 关键词:卒中康复期自我管理
- 延续心理护理对社区卒中康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延续心理护理对卒中后康复期回归社区的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出院的卒中患者100例进行追踪,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按照医院常规随访并延续心理护理,对照组按照医院常规随访。分别对两组在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以脑卒中生存质量影响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出院时两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末,观察组生理功能、交流领域、情绪领域得分均较对照组提高(P<0.01)。结论延续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卒中后康复期患者回归社区后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 王艳孟凡嫣
- 关键词:卒中康复期心理护理
- 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王艳
- 关键词:康复护理偏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步态训练对社区卒中后康复期老人步态特征及害怕跌倒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在现实环境下运用功能性步态训练来分析社区卒中后康复期老人步态特征的改变,以及对其害怕跌倒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出院的卒中患者进行追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康复训练,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现实环境中的步态训练,分别在出院前,出院后8周采用便携式步态分析仪采集患者常速行走10 m的步态参数,同时采用单条目问题法和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分析老人跌倒恐惧的状况。结果干预前,2组老人各项步态参数、跌倒效能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8周后2组患者在患侧站立相、患侧摆动相、摆动强度、落脚强度、落脚时脚角度、步频、跨步时间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效能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照组害怕跌倒的老人为14例(48.28%),干预组为13例(43.33%);8周后对照组害怕跌倒老人为11例(37.93%),干预组为5例(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现实环境的功能性步态训练对社区卒中后康复期老人步态特征及害怕跌倒有积极的改善效果。
- 孟凡嫣陈璇王艳吴颖
- 关键词:社区护理卒中康复期步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