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维皓

作品数:65 被引量:1,37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中药
  • 10篇学成
  • 10篇化学成分
  • 9篇色谱
  • 8篇中药炮制
  • 8篇相色谱
  • 7篇色谱法
  • 7篇木通
  • 6篇液相色谱
  • 6篇液相色谱法
  • 6篇炮制辅料
  • 6篇马兜铃
  • 6篇马兜铃酸
  • 6篇高效液相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高效液相色谱...
  • 6篇辅料
  • 6篇HPLC
  • 5篇中药炮制辅料
  • 5篇关木通

机构

  • 58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中国中医研究...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 3篇中药质量控制...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湖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5篇王维皓
  • 47篇王智民
  • 24篇高慧敏
  • 7篇朱晶晶
  • 6篇洪玉梅
  • 6篇王金华
  • 6篇李建荣
  • 6篇冯伟红
  • 5篇李琳
  • 5篇毛淑杰
  • 5篇李先端
  • 5篇杨滨
  • 4篇杨立新
  • 4篇由丽双
  • 4篇姜旭
  • 3篇刘安
  • 3篇付雪涛
  • 3篇顾雪竹
  • 3篇张丽
  • 2篇李春

传媒

  • 30篇中国中药杂志
  • 9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药材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第三届中国中...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3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P-HPLC测定木通药材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 建立木通药材中2种皂苷类成分同时用HPLC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4.6min×250min,5μm)柱,以甲醇-乙腈-水-磷酸(20:20:60:0.1)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35℃。结果 saponin PJ1和mutongsaponin C分别在Q25~4.0μg,0.21-3.4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11%和101.19%。对3个基源(三叶、五叶、白木通)的木通药材共30个样品进行了含量测定,并比较了两者在原植物根、茎、叶、果实(共10个样品)中的分布。结论 白木通和三叶木通中均含有2种被测成分,五叶木通大部分样品未检出。
高慧敏王智民付雪涛王维皓王冠
关键词:木通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筋骨草中乙酰哈巴苷的含量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建立筋骨草中乙酰哈巴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5:8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197nm。结果:乙酰哈巴苷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6-3.6μm(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为2.5%。结论:不同产地的筋骨草中乙酰哈巴苷的含量为0.40%。6.39%;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筋骨草的质量控制。
岳党昆丁广治王维皓王智民李建荣仝燕
关键词:筋骨草HPLC
“一测多评”法中药质量评价模式方法学研究被引量:563
2006年
目的:建立适合于中药特点的利用1个对照品同步测定多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建立其方法学的考察模式。方法:以木通为研究对象,以药材中典型成分皂苷PJ1(sapon in PJ1)为指标,建立该成分与其他成分白木通皂苷B和白木通皂苷C(mutongsapon in B和C)间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sapon in PJ1的含量,用校正因子计算mutong-sapon in B和C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实测药材中3种成分的绝对含量;采用夹角余弦法对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评价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建立了一测多评法方法学的考察模式;方法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一测多评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结论:一测多评的研究思路在木通药材中得到验证,有望成为适合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评价新模式。
王智民高慧敏付雪涛王维皓
关键词:一测多评HPLC木通
干姜中化学成分的HPLC-MS-MS分析
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为姜科姜属植物,其新鲜根茎、干燥根茎及其炮制加工品分别作为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入药,生姜偏于解表散寒,温中止呕之功;干姜偏于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的功能;炮姜长...
高慧敏王智民王维皓
文献传递
羌活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研究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挥发性成分。方法:收集羌活(Notopterygium inchum)及宽叶羌活(N. franchetii)10个批次的样品,包括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栽培品各1个批次;四川和甘肃野生品8个批次。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批次样品的挥发油成分。结果:鉴定出包括单萜、倍半萜以及非萜类共97个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计算结果显示,α-蒎烯(25.39%~41.68%),β-蒎烯(19.34%~40.95%)和柠檬烯(4.59%~11.99%)为羌活及宽叶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野生羌活和栽培宽叶羌活中α-蒎烯的相对含量高于β-蒎烯;野生宽叶羌活中β-蒎烯相对含量高于α-蒎烯。贮存1年的羌活饮片中β-蒎烯的含量明显低于当年采收的样品。采用SIMCA-P+11.5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甘肃产羌活和四川产羌活差异不明显;当年采收的样品和贮存1年的样品明显聚为2类。结论:该研究显示贮存对羌活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存在影响;研究还揭示了羌活的野生、栽培品挥发油成分的差异。为不同品种的羌活的挥发油药理活性比较提供化学研究基础。
王维皓杨立新
关键词:羌活宽叶羌活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蟾皮化学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被引量:41
2007年
蟾皮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Cantor的干燥皮,在我国民间多用来治疗原发性肝癌、肺癌、肠癌等,其水溶性成分制剂华蟾素注射液临床上用于消化道中晚期癌症,疗效确切,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也表明蟾皮水提取物对结肠癌细胞HCT-8、肺癌细胞A-549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阐明其活性成分,对其水溶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Sephadex LH-20、硅胶柱色谱结合结晶法,从其水提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氨基-3-羟甲基-环辛酰胺骈四氢-α-呋喃酮(蟾蜍环酰胺B,I)、蟾蜍环酰胺C(II)、蟾蜍噻咛(III)、去氢蟾蜍色氨氢溴酸盐(IV)、辛二酸(V)和丁二酸(VI),其中化合物I和II为新化合物。
代丽萍高慧敏王智民王维皓
关键词:蟾皮化学成分
HPLC法测定生姜中有效成分6-姜辣素的含量被引量:44
2002年
目的 :测定生姜中的姜辣素 (gingerol)的含量。 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lltechC18色谱柱 ,流动相 :乙腈 甲醇 水 (43∶5∶5 2 ) ,检测波长 2 80nm ,柱温 35℃。结果 :姜辣素的保留时间为 19min ,该法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 (r =0 .9999) ,平均回收率 98.2 %。生姜中姜辣素的含量在 1.35~ 2 .87mg·g-1(生药 ) ,水份含量在 70 .4~ 85 .5 %mL·g-1。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 ;姜辣素可以作为生姜质量控制的成分之一。
王维皓王智民徐丽珍杨世林
关键词:生姜姜辣素HPLC法
基于UHPLC-LTQ-Orbitrap-MS、GC-MS和UHPLC-QQQ-MS/MS技术的散寒化湿方化学成分轮廓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该研究采用定性定量质谱技术全面分析散寒化湿方药效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奠定依据。采用UHPLC-LTQ-Orbitrap-MS与GC-MS技术分析鉴定了散寒化湿方中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采用UHPLC-QQQ-MS/MS技术同时测定散寒化湿方27个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从散寒化湿方中分析鉴定了308个主要化学成分,其中60个化合物经对照品比对,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三萜皂苷类、氨基酸类和核苷类等。GC-MS技术初步鉴定了52个挥发性化合物,其中γ-桉叶醇、β-桉叶醇为主要成分。液质定量结果表明,27个活性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所建立的方法稳定,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其中苦杏仁苷、紫花前胡苷、槟榔碱、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较高,可能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药效物质。综上所述,该研究系统、全面地表征了散寒化湿方药味所含主要化成分及模式,为散寒化湿方的药效机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王梦晓姚晨思赵海誉王维皓张艳罗珂珂司南边宝林李涛魏晓露田孟尧周严严王宏洁李敏
关键词:GC-MS活性成分
金银花、连翘及银翘药对水煎剂的抗炎、解热作用研究被引量:66
2008年
林丽美王智民王金华崔海峰王维皓夏伯候张小光宗桂珍李建荣
关键词:金银花连翘水煎剂抗炎银翘散结消肿
散寒化湿方的成分鉴定及体内成分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散寒化湿颗粒是新获批的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散寒化湿方(Sanhan Huashi formula,SHF)是其中间体。该方由20味单味药组成,化学组成非常复杂。该研究应用UHPLC-Orbitrap Exploris 240质谱对该复方的化学成分,以及大鼠灌胃给药后的血浆、肺及粪便中的成分进行鉴定,并利用热图分析方法对化学成分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表征。研究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和0.1%甲酸水(A)-乙腈(B)流动相系统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ESI),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准分子离子与二级碎片离子,结合对照品质谱特征及文献报道的化合物信息,在SHF中共鉴定了80个成分,包括14个黄酮类化合物、13个香豆素类化合物、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12个含氮化合物、6个萜类化合物和30个其他类化合物。在血浆中鉴定出40个成分,肺脏中鉴定出27个成分,粪便中鉴定出56个成分。通过对SHF化学成分鉴定及大鼠给药后体内成分表征,为揭示其药效物质、阐明科学内涵奠定了研究基础。
张旭寇雁南姚晨思周严严周严严王春英王巧冯淑怡王维皓杨滨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