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穗暖
- 作品数:104 被引量:385H指数:1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常州市卫生局重大课题常州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溶栓治疗延误诊断的颅内静脉窦血栓
- 彭亚宣井岗杨伊林王穗暖
- 人脑胶质瘤组织中HMGB1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检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HMGB1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了42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20例正常脑组织中HMGB1 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胶质瘤的关系。结果 HMGB1 mRNA在胶质瘤组、Ⅰ~Ⅱ级胶质瘤组、Ⅲ~Ⅳ级胶质瘤组及对照组中的表达量分别为21.460%±3.185%、24.300%±6.673%、19.710%±3.179%、7.616%±1.449%。统计显示HMGB1 mRNA表达水平在胶质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Ⅰ~Ⅱ级胶质瘤组及Ⅲ~Ⅳ级胶质瘤组中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HMGB1 mRNA在Ⅰ~Ⅱ级胶质瘤组与Ⅲ~Ⅳ级胶质瘤组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MGB1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有高表达,说明HMGB1基因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 廖锋王穗暖张一屈洪涛贾文庆杨国芳
- 关键词:脑胶质瘤实时定量PCR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 AB支架行血栓取出术的初步经验(附16例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自膨胀、可完全收回的支架(Solitaire AB;ev3 Inc,Californi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以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阻塞出现临床症状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在发病8 h内单独使用Solitaire AB支架行脑动脉血栓取出术的治疗方法与疗效,包括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在股动脉穿刺后90 min内完成血栓取出术,平均时间60 min,无一例患者在支架释放、去除血栓后需要其他辅助治疗,无与操作相关并发症出现。60%的患者在3个月后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Solitaire AB支架能迅速、安全、有效地达到血管再通、移除血栓,而不必终生支架置入的目的,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陈荣华宣井岗彭亚王穗暖朱旭成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SOLITAIRE血管内治疗预后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及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均在出血后早期(72h内)行动脉瘤栓塞术或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均予尼莫地平,脑脊液引流,3-H疗法等治疗,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22例,12例恢复良好,9例中重度残疾,1例死亡。结论尽早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或动脉瘤栓塞术,术后予尼莫地平、脑脊液引流、3-H疗法等是治疗和预防动脉瘤破裂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
- 廖锋王穗暖宣井岗彭亚屈洪涛
-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
- 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对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动态CT观察硬脑膜下积液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结果硬脑膜下积液通常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周内出现,硬脑膜下积液的部位多变,额颞顶部多见。积液不导致患者原有意识恶化或出现新增神经病学症状,且最终均能消退;有明显占位效应的积液在消退时患者常发展为严重脑积水。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脑膜下积液的形成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代偿机制,针对积液本身不需要特殊治疗;有占位效应的硬脑膜下积液常预示严重脑积水的形成。
- 官卫施益民周建军杨常春董博毛宇敏秦华平马涛王穗暖杨伊林
- 关键词:硬脑膜下积液去骨瓣减压术脑积水
- 经蝶垂体瘤手术后严重鼻衄的病因及处理
- 1999年
- 王穗暖魏少波张纪
- 关键词:垂体瘤鼻衄病因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初探
- <正>【研究目的】为改善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我科从2011年起参照国外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临床多学科团队(MDT)模式并结合中国特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成立多学科团队,以MDT模式提供诊疗服务。
- 张一杨伊林王穗暖夏锡伟彭亚柏慧华王卉张峰极
- 文献传递
- 宽颈动脉瘤血管内辅助栓塞技术的介入治疗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各种辅助栓塞技术在颅内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各种辅助栓塞技术包括微导丝微导管辅助技术,双微导管技术,球囊再塑形技术及血管内支架载瘤动脉成形术,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73例,共89个动脉瘤,其中9个为非宽颈动脉瘤。结果完全栓塞或大部栓塞73个,瘤颈残留5个,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2个,死亡3例。45例获得临床随访,1例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术后1年余再次出血,因瘤颈复发行栓塞治疗后愈合可,其余病人未见复发。结论颅内宽颈动脉瘤处理困难,选择合适血管内辅助栓塞技术,有助于提高宽颈动脉瘤的治愈率。
- 刘春波王穗暖宣井岗彭亚陈荣华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 注射用奥拉西坦治疗颅脑损伤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45
- 2011年
- 目的 通过对注射用奥拉西坦与注射用吡拉西坦比较的临床研究,评价注射用奥拉西坦治疗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收集自2006年9月至2009年1月珠江医院等5家医院收治的239例颅脑损伤和颅脑手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采用注射用奥拉西坦治疗,120例)和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吡拉西坦治疗,119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CS评分、肢体肌力分级、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心电图和实验室检查以了解其安全性.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NIHSS、GCS评分和肢体肌力分级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善的程度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均无药物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注射用奥拉西坦与注射用吡拉西坦一样,在治疗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中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 罗成义柯以铨徐如祥章翔顾建文于如同王穗暖王志刚卢凯旋万顺
- 关键词:颅脑损伤神经功能缺失双盲法多中心研究
- 头孢哌酮治疗6例颅内化脓性感染的临床观察
- 1996年
- 龚德生施益民夏锡伟朱荣兴王穗暖陈连元
- 关键词:头孢哌酮颅内感染化脓性颅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