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泽锦

作品数:38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关节
  • 21篇韧带
  • 21篇膝关节
  • 17篇交叉韧带
  • 14篇在体
  • 13篇异体
  • 11篇前交叉韧带
  • 9篇异种
  • 8篇静态加载
  • 8篇关节镜
  • 7篇隧道
  • 7篇半月板
  • 6篇异种异体
  • 6篇镜检
  • 6篇关节镜检
  • 6篇关节镜检查
  • 5篇软骨
  • 5篇膝关节侧副韧...
  • 5篇副韧带
  • 5篇侧副韧带

机构

  • 38篇广州军区广州...
  • 9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8篇李凭跃
  • 38篇黄华扬
  • 38篇王泽锦
  • 32篇王庆
  • 32篇沈洪园
  • 19篇郑小飞
  • 17篇尹庆水
  • 17篇李鉴轶
  • 15篇张余
  • 2篇张涛
  • 1篇潘勇泉

传媒

  • 13篇第十一届全军...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4篇中国骨科临床...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0篇2010
  • 4篇200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CL损伤对膝关节交叉韧带影响的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
目的:ACL损伤后膝关节交叉韧带长度变化的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方法:8名志愿者单侧膝关节ACL断裂而对侧正常,在生理负重屈曲采集特定角度的相互垂直的2D图像,与CT(3D)图像在虚拟X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
李凭跃尹庆水黄华扬李鉴轶沈洪园王泽锦王庆
关键词:膝关节在体
单隧道双束和单束前交叉韧带重建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单隧道双束和单隧道单束ACL重建膝关节稳定性的差异.方法 选用6侧福尔马林浸泡的人体膝关节标本,保留关节囊及周围韧带完整,行单隧道双束和单束重建,在MTS-858生物材料试验系统上测试膝关节屈曲0°、...
黄华扬王庆郑小飞张余李凭跃王泽锦沈洪园
关键词:生物力学前交叉韧带重建
ACL损伤膝关节6个自由度变化的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
目的:对ACL损伤膝关节进行6个自由度变化的在运动还原体稳定性研究。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的健、患膝关节在生理负重屈曲采集特定角度的相互垂直的2D图像,将二维动态的X线影像转化为三维模型的仿真运动,模拟人体膝关节在生理负重...
李凭跃黄华扬李鉴轶沈洪园王泽锦王庆尹庆水
关键词:膝关节在体
前交叉韧带损伤对膝关节侧副韧带影响的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进行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方法 2008年1月至6月收治8例单侧膝关节ACL断裂而对侧膝关节止常的患者,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25.3岁;在生理负重膝关节屈曲0°、15°、30°、60°和90°时采集相互垂直的二维(2D)图像,与三维CT(3D)图像在虚拟X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还原膝关节不同角度时股骨和胫骨的相对三维位置关系,并通过韧带止点还原的方法对内侧副韧带(MCL)、外侧副韧带(LCL)进行韧带长度分析,对比两侧膝关节侧副韧带的长度差异.结果 ACL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MCL长度分别为(40.16±1.63)、(39.11±1.77)、(37.86±1.84)mm,健膝分别为(38.17±1.40)、(37.63±1.37)、(36.60±1.86)mm,健、患膝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LCL长度分别为(50.23±1.18)、(50.30±1.68)、(49.26±1.67)mm,健膝分别为(52.56±1.64)、(52.30±1.48)、(51.83±1.77)mm,健、患膝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损伤后60°和90°健、患膝MCL、LCL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2D/3D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实现膝火节的运动还原并获得ACL损伤后生理屈曲过程中MCL和LCL的长度变化规律.在0°、15°和30°,ACL损伤后患膝MCL长度较健膝增加,而LCL长度较健膝缩短.
李凭跃尹庆水黄华扬李鉴轶沈洪园王泽锦王庆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侧副韧带
ACL损伤膝关节6个自由度变化的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膝关节进行6个自由度变化的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方法对8例患者的健、患膝关节在生理负重屈曲状态下采集0°、15°、30°、60°和90°时的相互垂直的2D图像,将二维动态的X线影像转化为三维模型的仿真运动,模拟人体膝关节在生理负重情况下骨性结构的变化,准确模拟膝关节的生理运动,并通过健膝和ACL损伤膝关节的对比,研究ACL损伤后膝关节6个自由度的参数变化。结果 ACL损伤膝关节在0~30°范围胫骨有轻度的内旋,和其他角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0~90°间胫骨均有轻度的内移,各角度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0°和15°时,胫骨前移分别为(3.61±1.56)mm及(2.12±0.89)mm,而在30~90°范围内无明显胫骨前移增加,与0°及1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体稳定性研究可以实行对膝关节的生理运动6个自由度运动参数测量,ACL损伤后膝关节的生理负重运动有显著的6个自由度运动变化。
李凭跃黄华扬李鉴轶沈洪园王泽锦王庆尹庆水
关键词:膝关节在体
ACL损伤对交叉韧带上下止点距离影响的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
2010年
目的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膝关节交叉韧带上下止点距离变化进行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方法 8名志愿者单侧膝关节ACL断裂而对侧正常,在生理负重屈曲采集0°、15°、30°、60°和90°时的相互垂直的2D图像,与CT(3D)图像在虚拟X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还原膝关节不同角度时的股骨和胫骨相对3D位置关系,并通过韧带止点还原的方法对ACL、PCL进行韧带长度分析并两侧对比。结果随屈曲角度的增大,ACL长度逐渐缩短、PCL长度逐渐增加;ACL断裂后ACL上下止点间距离、后交叉韧带(PCL)长度和正常比在0°、15°和30°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ACL较损伤前增加、PCL较损伤前长度减小。结论 ACL损伤后生理屈曲过程中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长度变化规律有明显变化;运动还原在体稳定性研究可实现对膝关节生理负重过程中的韧带在体稳定性研究。
李凭跃尹庆水黄华扬李鉴轶沈洪园王泽锦王庆
关键词:膝关节在体
静态加载时肌力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对ACL正常和损伤膝关节进行麻醉前后的静态加载在体稳定性检测,评价肌力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8名志愿者单侧膝关节ACL断裂而对侧正常,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充分后在0°、30°、60°和90°时分别对其进行134N前加载下的在体稳定性测试,测量胫骨前移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CL正常膝关节麻醉后和麻醉前比胫骨前移在各角度间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5);麻醉后胫骨前移距离在0°时增加了1.7mm,在30°增加最明显,增加了2.7mm,60°时增加2.6mm。在90°增加了2.3mm。ACL断裂膝关节麻醉后和麻醉前比胫骨前移在各角度间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胫骨前移距离在0°时增加了2.6mm,在30°增加了3.7mm,60°时增加4.3mm。在90°增加了3.5mm。结论肌力对膝关节的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
李凭跃尹庆水黄华扬李鉴轶沈洪园王泽锦王庆
关键词:膝关节稳定性
肌力对膝关节稳定性影响的静态加载在体稳定性研究
目的 对ACL正常和损伤膝关节侧麻醉前后的静态加载在体稳定性研究,评价肌力对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8名志愿者单侧膝关节ACL断裂而对侧正常,在连续硬膜外麻麻醉效果充分以后,在0度、30度、60度和90度时分别对其进行...
李凭跃尹庆水黄华扬李鉴轶沈洪园王泽锦王庆
关键词:膝关节在体
正常膝关节静态加载在体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对正常膝关节进行静态加载在体稳定性研究。方法对8例志愿者,由加载架上对膝关节在屈曲0°、30°、60°和90°时分别进行134 N前、后加载。采集各角度相互垂直的2D图像,与CT(3D)图像在虚拟X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还原膝关节不同角度时的股骨和胫骨相对3D位置关系,获得膝关节静态加载在体稳定性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屈曲角度的增大,胫骨前移和前交叉韧带(ACL)长度的增加在30°时最大,胫骨后移和后交叉韧带(PCL)长度增加在0°最大,各角度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内外侧副韧带各角度间及前后加载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2D/3D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实现对膝关节静态加载的在体稳定性分析,并获得不同角度各静态加载在体稳定性参数。
李凭跃尹庆水黄华扬李鉴轶沈洪园王泽锦王庆
关键词:膝关节在体
生物型异种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2013年
背景:目前应用的各种软骨修复方法均有其优点和不足,修复组织多以纤维软骨为主,缺乏正常透明软骨的组织化学特性和生物力学特性。目的:探讨生物型异种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动物普通山羊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供体为猪膝关节,以Smith&Nephew骨软骨移植器械,取直径4.5 mm、长10 mm的圆柱状骨软骨条,应用专利技术对动物骨软骨进行去抗原,对照组供体为羊膝关节骨软骨条,以低温冷冻法保存。分别于股骨滑车及内侧髁负重面的损伤处作骨软骨植入,术后16,32周处死动物,进行大体形态及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大体观察实验组部分软骨缺损移植处有纤维样的组织覆盖;部分移植物原表面软骨发黄,表面与周缘软骨有明显界限;对照组大体及切片镜下观察软骨缺损区基本被移植软骨覆盖,移植边缘可见裂隙。结果可见生物型异种骨软骨移植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作用与同种异体骨软骨比较有差别,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修复效果更佳。
沈洪园黄华扬张余郑小飞李凭跃徐国风王泽锦王庆
关键词:异种异体骨软骨移植软骨损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