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公路学院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河南省交通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加铺应力吸收层的复合式路面开裂寿命预测被引量:5
- 2013年
- 根据疲劳破坏及断裂力学理论,通过室内三点弯曲疲劳试验回归得到加铺层及应力吸收层材料裂纹发生及扩展计算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临界荷位不同裂纹长度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变化规律,进行含应力吸收层及不含应力吸收层的加铺层路面结构疲劳开裂寿命预估。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应力水平下,加铺层材料的裂纹产生寿命显著低于应力吸收层材料,加铺层材料C值显著小于应力吸收层,m值显著高于应力吸收层材料;(2)采用三次多项式用来回归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与裂纹长度a的关系可获得较高精度;(3)采用应力吸收层将加铺层路面反射裂缝开裂总寿命提高了69%,应力吸收层可显著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4)应力吸收层主要通过自身疲劳寿命及改善加铺层的受力状态从而提高加铺层的裂纹扩展寿命来实现反射裂缝延缓效果。
- 马培建曹高尚王杰王佳蓉
- 关键词:道路工程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
- TPS沥青改性剂应用效果的室内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为了了解新型添加剂TPS对沥青胶结料性能的影响,对不同TPS掺量的改性沥青进行针入度、软化点、稠度、延度、测力延度、劲度模量、弹性恢复和粘韧性试验。通过和基质沥青作对比分析,发现15%TPS改性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针入度粘度指数PVN较基质沥青分别提高了2.1倍、2.8倍,而软化点和稠度分别提高了0.8倍、2.1倍,沥青高温性能显著提高;TPS改性沥青5℃延度相对于基质沥青的大幅度提高,测定功随着TPS掺入量逐渐增加,15%TPS改性沥青劲度模量较基质沥青减小0.39倍,这些变化都反映出其低温稳定性得到了改善;当沥青中TPS掺入量达到12%时,其弹性恢复率达到了100%,表明采用TPS改性沥青的路面,对荷载作用产生的变形,具有良好的自愈性;韧性和粘韧性试验结果表明TPS掺入量为15%时,达到高粘度改性沥青的标准。
- 王杰王佳蓉
- 关键词:路面工程TPS改性剂性能指标
- 公路隧道平行导洞结合分段纵向通风系统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针对高海拔隧道和水下隧道因建设条件、地理条件和环评要求等因素影响不便修建竖、斜井的问题,提出了平行导洞—分段纵向通风系统。在隧道通风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该通风系统的设计参量的计算公式;同时结合隧道通风设计程序,给出了从隧道分段位置确定、设计风量计算、设计参数初始值计算到污染物浓度校核的设计流程,从隧道长度限制和需风量,初步分析了混合通风方式的适用条件。结合工程案例,给出了混合通风方式的实际应用方案,方案在不修建竖井的前提下,结合集中排烟通道很好地解决了火灾人员逃生问题,具备实际可行性,为今后穿越高海拔和跨海公路隧道的通风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王永东赖宜化思豪王杰杜朋鑫
- 关键词:隧道工程
- 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耐久性改善效果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改善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在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中加入不同掺量的高黏改性剂TPS。进行水煮法、水浸法、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和浸水飞散试验。通过和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作对比分析,发现TPS改性剂加入后,沥青与矿料及橡胶颗粒的剥落率较基质沥青有了大幅度的减小,说明黏附性有了较大提高。浸水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的提高,飞散损失率的下降说明水稳定性能也得到了提高。最终表明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且提出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TPS最佳掺入量为12%,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为185℃。
- 王佳蓉王杰胡雨可
- 关键词:道路工程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TPS改性剂耐久性
- 岩沥青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了解新疆岩沥青的路用性能,在沥青胶结料中掺入不同量的岩沥青,进行针入度、延度扣软化点试验,对加入岩沥青后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疲劳试验,并与SBS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掺入岩沥青后,沥青胶结料的的高温稳定性和抗老化性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掺入量为15%的岩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劲度模量较基质沥青分别提高了3.5倍、0.34倍、2.89倍,说明其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抗疲劳性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低温弯曲破坏强度提高了0.18倍,反映出其低温抗裂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表明掺入岩沥青的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 王杰王佳蓉胡雨可
- 关键词:路面工程岩沥青路用性能
- 透水牺牲桩减少上下游桥墩局部冲刷深度及机理
- 2024年
- 针对工程实际中常见的上下游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问题,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清水条件下采用透水牺牲桩进行前墩局部冲刷防护时,透水牺牲桩填充碎石粒径和淹没率2个因素对透水牺牲桩自身和上下游桥墩局部冲刷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牺牲桩防护时,上下游墩的局部冲刷深度都随墩心距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当墩心距为4D(D为桥墩直径)时,前墩对后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效果最好;相同条件下(最佳墩心距)分别采用实体牺牲桩和透水牺牲桩对上下游桥墩进行防护时,二者均能有效减小上游桥墩的局部冲刷,透水牺牲桩防护时效果更好,且自身局部冲刷深度较实体牺牲桩可减小约30%;采用透水牺牲桩防护时,当其填石粒径为0.2D~0.25D、淹没率为1时,减冲效果最好;透水牺牲桩的透水性允许部分水流从桩身内部流过,有效减小了桩前下潜水流的强度,减轻了其掏底作用,从而有效减小了局部冲刷深度;与采用实体牺牲桩防护相比,透水牺牲桩及上游桥墩两侧的最大剪切应力分别约为前者的1/2和1/4;透水牺牲桩桩后低剪切应力区的范围更大。
- 齐洪亮罗文俊王杰田伟平李家春
- 关键词:模型试验清水冲刷
- 基于云模型及BIM技术的高层建筑施工风险管理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项目的建筑规模和建设难度逐年增大,施工风险因素愈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给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以高层建筑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云模型等方法建立施工风险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价分析,其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基于BIM技术及二次开发对施工风险进行管控,为高层建筑施工风险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 范祥郭瑞华王杰王庆州
- 关键词:高层建筑BIM技术
- 基于灰色理论的水泥路面拉杆传荷能力有限元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计算了水泥路面拉杆周围不同初始松动量条件下的拉杆应力传导率及变形传导率,采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影响传荷性能的松动量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其对拉杆传荷能力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相同工况下,应力传导率较变形传导率低20%~30%,随工况变化,两种传导率变化较为符合;松动长度每增加2 cm,传导率降低约10%,应力传导率随松动厚度增加而降低,0.3 mm处出现拐点,传导率渐趋稳定;松动长度与传导率的关联系数为松动厚度与传导率的关联系数的1.2倍,松动长度对拉杆传荷能力影响大于松动厚度对拉杆传荷能力影响;应力传导率与变形传导率呈线性相关性,可用变形传导率反算应力传导率,用以评价拉杆实际传荷能力。
- 徐真真曹高尚王杰
- 关键词:水泥路面拉杆传荷能力
- 隧道施工诱发土洞型地表塌陷形成机制分析
- 2023年
- 基于岩溶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土洞型地表塌陷事故频发的现状,对隧道施工诱发土洞型塌陷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对土洞型地表塌陷上覆层进行受力分析,提出了考虑隧道爆破荷载影响的土柱稳定系数计算方法,应用该计算方法对新发寨隧道岩溶场地3处土洞型塌陷进行稳定性与敏感性分析,表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真空负压与爆破荷载是新发寨隧道地表发生塌陷的重要诱因。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无渗流模式与完全流固耦合模式土洞扩展及地表塌陷模型,结果表明:地下水的潜蚀作用对土洞扩展以及地表塌陷的影响非常显著,无渗流模式与完全流固耦合模式,模拟土洞上覆层为12 m厚粉质黏土时,地表发生塌陷的土洞半径由5.5 m降至3.5 m;地下水潜蚀作用下,地表发生塌陷时的数值特征为地表(或土洞)沉降曲线出现突变、剪应力低数值区基本消失、塑性区贯通地表。
- 李元飞王永东王杰叶铭黄骤屹陈媛媛刘凯
- 关键词:隧道施工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