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
- 作品数:39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普陀区卫生系统自主创新科研基金上海市市属博士学科点建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蟾毒灵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的结直肠癌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蟾毒灵(BU)抑制M2型巨噬细胞介导结直肠癌转移的作用。方法用佛波酯(PMA)诱导人急性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M0型巨噬细胞,48h后用含有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3的培养基处理M0型巨噬细胞,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形态学、实时荧光定量(RT-qPCR)实验观察其表面标志物和形态变化,RT-PCR和ELISA实验检测M2型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0。通过ELISA实验比较M2型巨噬细胞和结直肠癌细胞HCT116上清液中IL-6分泌水平,通过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RT-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条件培养基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的影响。在条件培养基中加入BU后,通过Western blot、Transwell实验、划痕实验、和RT-qPCR实验观察可以HCT116中AKT/PI3K蛋白以及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能力的变化。结果将THP-1成功诱导成为M2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通过分泌IL-6激活了HCT116中AKT/PI3K蛋白磷酸化,促进了其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能力。BU可以抑制M2巨噬细胞介导的HCT116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结论M2型巨噬细胞释放IL-6激活了结直肠癌细胞AKT/PI3K信号通路,促进了其迁移和上皮间质化。此外,BU可以抑制其促迁移和上皮间质化作用。
- 唐东豪陈进宝贾琳琳沈东晓尚靖冯月娇卢佳豪肖增友何钰洁王杰
- 关键词:蟾毒灵M2型巨噬细胞结直肠癌
- 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系统回顾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CNKI、Sino Med、维普、万方,纳入含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由2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纳入的研究质量,对纳入的同质研究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9篇(胃癌16篇、结直肠癌3篇)RCTs,共1 319例患者,结果显示:在提高近期有效率、生存质量、缓解化疗引起的疼痛、Ⅲ~Ⅳ度白细胞降低、Ⅱ度及以上骨髓抑制、Ⅲ~Ⅳ度胃肠道反应方面华蟾素联合组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提高生存率、缓解Ⅰ~Ⅱ度血小板减少方面,华蟾素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蟾素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肠道肿瘤近期效果优于单纯化疗,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各研究化疗方法差异较大,尚需科学规范的、大样本、多中心、长期的RCTs进一步验证。
- 邢立凯王杰张勇许婕陈腾
- 关键词:华蟾素化疗胃肠道肿瘤随机对照试验
- 蟾毒灵抗肿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蟾毒灵作为一种从中药中提取的单体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有关蟾毒灵影响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分化和诱导凋亡等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做一综述。
- 王杰陈腾
- 关键词:蟾毒灵肿瘤分子生物学机制
- 长链非编码RNA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胃癌为临床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但目前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仍未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从哺乳动物基因组转录而来,缺乏蛋白质编码潜能。近些年来,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lncRNA与胃癌密切相关。该文就lncRNA影响胃癌发展、早期诊断、判断预后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范清泉陈腾(综述)陈腾
-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胃癌
- 外泌体miRNAs在胃癌中的作用被引量:6
- 2018年
-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干预策略。近期研究表明,外泌体微小RNAs(miRNAs)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胃癌细胞自分泌的外泌体miRNAs可调控胃癌的生长、复发、转移及肿瘤耐药等。不仅如此,肿瘤微环境中的外泌体miRNAs也可与肿瘤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交换,进而影响胃癌进展。由于肿瘤细胞释放到循环中的外泌体含有丰富的特异性miRNAs,且稳定性较好,因此外泌体miRNAs有潜力成为胃癌诊断标志物及胃癌治疗的新靶点。(中华,捡验医学杂志,2018,41:499-502)
- 孙梦瑶蔡思王杰倪振华汤庆丰
- 关键词:胃肿瘤外泌体微RNAS生物标记肿瘤
- 四君子汤治疗癌因性疲乏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癌因性疲乏(CRF)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及家庭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西医对此病症并没有相关治疗手段。中医学认为,CRF属于“虚劳”范畴,脾虚、气虚证是其重要的证型。四君子汤是健脾益气的经典方,且其在改善疲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查阅近年来有关四君子汤治疗CRF的文献,总结分析四君子汤治疗CRF的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孟令佳王杰王杰陈腾
- 关键词:四君子汤癌因性疲乏化疗
- 手助腹腔镜在结肠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自1990年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结肠直肠肿瘤治疗以来,其临床益处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但腹腔镜技术对于外科医师来说仍是一种挑战。手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scopic surgery,HALS)以其安全、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等优点,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推崇。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8月开展HALS结肠直肠癌手术以来的临床病例资料,与同期传统开腹结肠直肠癌手术进行比较,评价HALS术式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 陈超奉典旭左青松李炜朱士驹王杰陈腾
- 关键词:结肠直肠癌手助腹腔镜
- 基于癌毒理论浅谈解毒法在大肠癌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1年
- 大肠癌的基本病机以正虚为本,湿热癌毒瘀结为标,解毒法贯穿于大肠癌治疗始终。清热解毒、祛湿解毒、攻毒解毒、排毒解毒、扶正解毒为临床常见治法。临证时,将大肠癌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予以分期论治。早期以祛湿解毒、清热解毒为主要治疗原则,辅以健脾扶正,术后加用化瘀解毒;中期在化疗期间以扶正解毒、攻毒解毒、排毒解毒为主,辅以祛湿解毒、清热解毒,放化疗结束后随访期间以扶正解毒、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祛湿解毒、排毒解毒、攻毒解毒;晚期以扶正解毒为主,辅以清热解毒、祛湿解毒、排毒解毒、攻毒解毒。采用解毒法治疗大肠癌,既要攻伐解毒,也需扶正解毒之根本,但不可单纯应用清热解毒、攻毒解毒之品。
- 李时超王杰崔益雯李五生殷佩浩陈腾
- 关键词:大肠癌解毒法清热解毒法扶正解毒法
- 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的胃癌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胃癌影响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20年12月~2023年10月就诊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1000例胃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数据清洗剔除异常值后,分为胃息肉组(n=487)和胃癌组(n=479)。采用非参数检验筛选出有意义的指标,Lasso回归筛选具有非0系数的胃癌相关特征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具有显著相关的因素,构建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及混淆矩阵评估模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单核细胞(monocyte,M)计数、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ontransferase,ALT)、糖类抗原724(cancer antigen 724,CA724)、糖类抗原242(cancer antigen 242,CA242)、糖类抗原50(cancer antigen 50,CA50)、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胃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胃癌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测试集的AUC为0.91,精准率为100%,召回率为100%,验证集的AUC为0.93,精准率为93.63%,召回率为74.1%,模型预测效果良好。结论本研究构建8个胃癌常见预测因子,且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具有较好区分度,临床可基于患者体检报告,完成胃癌早期筛查。
- 郭静韩吉吕文清王杰
- 关键词:胃癌
- 何立群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经验
- 2024年
- 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何立群教授认为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为本虚标实之候,多为虚实夹杂,其病位主要在肾,与肝、脾密切相关,“肾虚湿热”为基本病机,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何教授辨证论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治疗上提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实则清利、虚则补益和虚实夹杂则扶正以祛邪等治疗原则,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 王杰白田丽俞辉何立群王浩
- 关键词: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