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文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中国网络广告第一个十年发展研究
- 从1997年到2006年,中国网络广告从无到有,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十年。这十年是一个莫比环,终点与起点融为一体,光荣和梦想相互交织。这十年既是网络媒体生态不断走向成熟的十年,也是网络广告市场中的多角关系从无序到有序的十年。...
- 王成文
- 关键词:网络广告网络媒体
- 文献传递
- 新闻传播学类本科国家级“质量工程”发展现状研究
- 2011年
-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十年以来,新闻传播学类本科教育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内部分布严重失衡问题,部分专业、区域及学校占据着绝大部分优势教育资源。
- 王成文
-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
- 恶搞文化的叙述结构与社会寓意被引量:1
- 2007年
- 2006年,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领,一批网视短片用“解构—重构”的形式和手法,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作品及其所负载的价值观(其行为被人们称为“恶搞”),从而在传媒界、文化界乃至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触发了至今尚未停息的激烈争论。“恶搞”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媒介的新的传播媒介,其滥觞与生成、其性质与作用、其是非与功过、其做法与启示,引起了我国编辑出版界的高度关注。王振铎教授主持的《网视短片编辑创新专题笔谈》所要探讨的正是上述背景下“编辑的时代使命与自主创新问题”,认为:恶搞是草根文化对经典文化的一种调侃和戏谑,是其制作者个性的张扬,对其主流不能简单地说“不”,而应冷静地思考,认真地研究;恶搞的产生得益于媒介技术的进步,它在与网络媒介的交合中发展并达到极致;恶搞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在其荒诞不经的表象下,凝聚着普通民众对坦白人生等朴素价值的希望和执着;恶搞表明了权威话语权的分流和民间主体在话语权上的觉醒,其社会寓意不容低估;恶搞在解构了传统思想教育体系表达方式的同时,对新的思想教育思维方式正起到积极的重构作用。《笔谈》严重关切网络媒介编辑队伍参差不齐、素质普遍低下的现状,认识到:党和政府需要代表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质量的编辑对网络传播进行把关、调控和创新;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编辑为他们审选、整流和提供价值更高的有效信息。
- 王成文
- 关键词:民间文化政治寓意娱乐精神价值导向功能社会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