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恪钢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皮瓣修复术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手术时间及口腔功能指标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行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两组均施以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对照组胸大肌位置选择皮瓣,观察组为股前外侧皮瓣,比较不同部位皮瓣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拔除胃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皮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皮瓣制作+显微吻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外形修复、正常进食、口腔开合功能、口腔容纳水测试、正常吞咽、咀嚼功能、语言表达能力、正常咬合功能分数,皮瓣成活率和修复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皮瓣修复患者行不同皮瓣修复术的效果存在差异,股前外侧皮瓣相对比胸大肌皮瓣更具备优势,可缩短手术时间,改善口腔功能,安全度、患者满意度较高。
- 王恪钢
- 关键词:手术时间口腔功能
- 口腔颌面部肿瘤放射性治疗后下颌骨发生放射性骨坏死的危险因素研究
- 2023年
- 目的:明确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RN)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已完成放射治疗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353例,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放疗情况、ORN发病时间等信息,分析ORN发病与可能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共67例(19.0%)患者出现下颌骨ORN,平均发病时间为放疗结束后的(33.3±25.2)月;未出现下颌骨ORN的患者有286例(81.0%),放疗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3.3±26.8)月。共有9项变量(累计吸烟时长、放疗方式、放射剂量、放疗前下颌骨手术术式、放疗次数、肿瘤累及下颌骨、吸烟史、放疗前下颌骨手术史、2型糖尿病)与下颌骨ORN的发病具相关性(P<0.05)。结论:上述9项因素与下颌骨ORN发病相关,可作为ORN疾病预防与病因学研究的参考依据。
- 王恪钢
- 关键词:放射性骨坏死口腔颌面部肿瘤下颌骨
- 减数第一恒磨牙正畸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减数第一恒磨牙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0年收治的第一恒磨牙严重龋坏无法保留的错牙合畸形病例,采用滑动直丝弓矫正技术,拔除龋坏第一恒磨牙,将第二恒磨牙近中移动代替第一恒磨牙,关闭拔牙间隙。结果 39例患者经过18~28个月的固定正畸治疗,磨牙间隙关闭,中线对齐,牙列排齐,覆牙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良好,术后曲面断层X线片显示第二恒磨牙与前磨牙牙根平行,牙根及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论减数第一恒磨牙错牙合畸形的正畸治疗,经过合理的支抗设计和控制,恰当的临床操作,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并可以替代传统的修复治疗。
- 蒋昕常夏王恪钢
- 关键词:正畸治疗支抗
- 双花百合片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复发性重型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研究双花百合片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复发性重型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纳入的96例复发性重型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BFGF凝胶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和试验组(BFGF凝胶联合双花百合片治疗),每组48例。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口腔菌群含量、视觉模拟(VAS)评分、口腔健康程度评定量表(OHIP-14)和免疫因子、炎症因子等水平,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口腔细菌含量(链球菌、韦荣球菌)、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G(Ig G)]指标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和VAS、OHIP-14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3个月内对照组复发率为16.67%,试验组复发率为8.33%,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双花百合片联合BFGF治疗复发性重型口腔溃疡,能维持口腔菌群平衡、提高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 孔耀杜静冰刘丽源王恪钢唐东华段军张红霞
- 关键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安全性
- 不同修复方法治疗第二磨牙游离缺失伴对颌磨牙间食物嵌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第二磨牙游离缺失、对颌磨牙间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不同修复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198例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分2组,每组99例,一组嵌塞间隙远中牙齿只做全冠修复,另一组嵌塞间隙远中牙齿全冠修复后对颌缺失处再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年后复查嵌塞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9例全冠修复的患者中43例治愈,8例明显改善,48例失败。99例全冠修复后对颌缺失处行可摘局部义齿联合治疗的患者中治愈97例,明显改善1例,失败1例。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91,P<0.05)。结论:全冠修复加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联合运用对于治疗第二磨牙游离缺失、对颌磨牙间食物嵌塞的病例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张丽英杜静冰王恪钢
- 关键词:食物嵌塞全冠可摘局部义齿
- 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伴侧切牙异常的错畸形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伴侧切牙异常的错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畸门诊伴有侧切牙异常的错畸形患者49例,先期采用固定正畸技术,排齐整平牙弓,矫治异常的覆覆盖及偏斜的中线,对应好磨牙尖窝关系,合理集中或开辟间隙,后期进行固定冠桥修复或牙体美学修复。结果经过12~24个月先期正畸矫治和最后的修复治疗,49例患者牙齿排列整齐,中线对齐,无间隙,磨牙关系及覆牙合盖关系正常。结论对于伴有侧切牙异常的错畸形病例,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面型、侧切牙缺失的数目、畸形牙大小、牙弓拥挤度、错类型及自身美观要求等综合考虑,具体分析,设计不同的治疗方案,采用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 蒋昕杜静冰常夏王恪钢
- 关键词:侧切牙错[牙合]畸形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