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涡轮增压防喘振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轮增压防喘振系统,其包括:涡轮增压装置,具有相互连通的涡轮机和压气机;第一进气管,一端连通内燃机的排气口;混流装置,连通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且连通涡轮增压装置的涡轮机;第一出气管,一端连通涡轮增压装置的压...
- 诸葛伟林张扬军李志勇王恩华
- 文献传递
- 内燃机的增压余热回收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增压余热回收系统,其包括:k个涡轮增压器,其中第i涡轮增压器具有第i膨胀端和第i压缩端,第i膨胀端利用源自内燃机的对应气缸的排气门排出的废气的动力能对输入第i压缩端中的供给空气进行压缩并输出压缩空...
- 张扬军诸葛伟林李志勇李辉彭杰王恩华刘芙蓉赵春华
- 文献传递
-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控系统的设计与匹配被引量:17
- 2002年
- 为研究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对车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国内研发的车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开发了电控系统。该电控系统采用MC68HC11E9单片机为微控制器,以进气歧管内的增压压力为控制目标,控制算法采用数字PID控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装有国内研发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控系统的6缸发动机的匹配和稳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国产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对发动机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 王恩华周明李建秋王戈一欧阳明高
- 关键词: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控系统增压柴油机发动机
-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分析被引量:16
- 2003年
- 通过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试验测得增压压力和排气压力值,结合发动机的结构参数,计算了发动机的流通特性,建立了可变喷嘴增压器与发动机的联合工作曲线。对联合工作曲线的分析表明设计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良好,不会出现喘振和阻塞。
- 王恩华周明李建秋欧阳明高王戈一
- 关键词: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发动机进气流量
- 一种电控柴油机用开关电磁阀磨合诊断测试方法及装置
- 一种电控柴油机用开关电磁阀磨合诊断测试方法及装置,涉及一种车用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高速强力开关电磁阀的磨合和故障检测。本发明主要包括监控计算机、电控单元和供电电源。电控单元接受来自计算机端的监控程序的命令参数,按设定...
- 王恩华李建秋周明欧阳明高
- 文献传递
- 基于PIC单片机的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控系统设计被引量:5
- 2003年
- 开发了一种以PIC单片机为核心的柴油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子控制系统,介 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控系统的硬件结构,控制算法和软件设计,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 王恩华周明李建秋王戈一
- 关键词:PIC单片机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基于余热利用的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余热利用的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其包括:有机工质泵,连通外部的有机工质储液罐;第一换热器;膨胀机;冷凝器;空气压缩机;增湿器。有机工质储液罐、有机工质泵、第一换热器、膨胀机、冷凝器形成基于有机朗肯循环...
- 诸葛伟林张扬军李志勇彭杰李辉王恩华
- 文献传递
- 内燃机的增压余热回收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增压余热回收系统,其包括:k个涡轮增压器,其中第i涡轮增压器具有第i膨胀端和第i压缩端,第i膨胀端利用源自内燃机的对应气缸的排气门排出的废气的动力能对输入第i压缩端中的供给空气进行压缩并输出压缩空...
- 张扬军诸葛伟林李志勇李辉彭杰王恩华刘芙蓉赵春华
- 文献传递
- 基于余热余压利用的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余热余压利用的燃料电池空气供给系统,其包括: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回收利用回路、增压空气供给系统。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余热回收利用回路包括:有机工质泵、膨胀机、有机工质管路、冷凝器。增压空气供给系统包括...
- 诸葛伟林张扬军李志勇彭杰李辉王恩华
- 文献传递
- 内燃机的两级增压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两级增压系统,其包括涡轮增压系统及有机朗肯循环增压系统。涡轮增压系统包括涡轮增压器。有机朗肯循环增压系统包括:有机工质泵;蒸发器,接收有机工质泵输出的液态有机工质,连通涡轮增压器以接收涡轮增压器排...
- 张扬军诸葛伟林李志勇李辉彭杰王恩华刘芙蓉赵春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