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国

作品数:435 被引量:1,040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8篇期刊文章
  • 103篇专利
  • 49篇会议论文
  • 2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6篇电子电信
  • 92篇理学
  • 8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核科学技术
  • 13篇矿业工程
  • 11篇天文地球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9篇机械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电气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8篇网络
  • 33篇时域有限
  • 33篇时域有限差分
  • 30篇电磁
  • 30篇数值模拟
  • 30篇值模拟
  • 29篇高功率微波
  • 25篇主动网
  • 23篇功率
  • 22篇主动网络
  • 21篇太赫兹
  • 20篇网络管理
  • 20篇激光
  • 19篇波导
  • 18篇慢波
  • 17篇慢波结构
  • 16篇天线
  • 16篇计算机
  • 16篇感器
  • 12篇电磁脉冲

机构

  • 222篇西北核技术研...
  • 140篇西安交通大学
  • 79篇西安科技大学
  • 50篇西安工业大学
  • 39篇清华大学
  • 15篇西安电子科技...
  • 1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西安工业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武警工程学院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商丘师范学院
  • 3篇榆林学院
  • 2篇商丘职业技术...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科罗拉多矿业...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平顶山工学院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433篇王建国
  • 50篇张亚平
  • 43篇李爽
  • 39篇王光强
  • 35篇陈再高
  • 31篇王玥
  • 23篇王雪锋
  • 22篇范如玉
  • 21篇朱湘琴
  • 21篇李增智
  • 21篇童长江
  • 21篇陆希成
  • 20篇韩峰
  • 16篇牛胜利
  • 15篇左应红
  • 14篇蔡利兵
  • 12篇朱金辉
  • 12篇刘钰
  • 12篇张殿辉
  • 12篇王延秋

传媒

  • 69篇强激光与粒子...
  • 27篇物理学报
  • 12篇现代应用物理
  • 6篇微机发展
  • 6篇小型微型计算...
  • 6篇计算物理
  • 6篇计算机与数字...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微计算机信息
  • 5篇西安工业大学...
  • 4篇计算机工程
  • 4篇微电子学与计...
  • 4篇矿业安全与环...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4篇核电子学与探...
  • 4篇微波学报
  • 4篇真空科学与技...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3篇电子学报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10篇2024
  • 11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16篇2019
  • 29篇2018
  • 17篇2017
  • 26篇2016
  • 17篇2015
  • 21篇2014
  • 35篇2013
  • 18篇2012
  • 25篇2011
  • 21篇2010
  • 25篇2009
  • 18篇2008
  • 13篇2007
  • 19篇2006
  • 19篇2005
4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杂岩体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研究
对于复杂岩体而言,过于简化的本构关系将会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的较大偏差,该文从弹塑性增量理论和多重屈服面理论出发,推导了斜交节理系适用于有限元计算的弹塑性本构关系模型.该模型可以描述含任意多组、任意倾斜角节理的复杂岩体...
王建国
关键词:拱坝坝肩稳定节理岩体弹塑性理论三维非线性有限元
矿井余热梯级利用一体化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余热梯级利用一体化系统,包括矿井深层余热利用系统和矿井浅层余热利用系统,矿井深层余热利用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和供热水系统,供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深层余热热管采集系统、第一换热器和发电系统,第一换热器和供电...
张亚平张拴伟郝改红王建国贺德佳陈瑶郭咏昕王裴
超轻泡沫散热器热性能模拟被引量:3
2013年
在普通肋片散热器每两个翅片间烧结金属泡沫,设计了一种用于功率模块冷却的金属泡沫散热器结构。提出了适用于金属泡沫散热器有效导热系数计算模型,建立了金属泡沫散热器的数学模型。对比改造前后的两类散热器发现:在恒定热流密度条件下,金属泡沫散热器不存在热量累积现象。金属泡沫的散热器的换热系数是同等几何参数肋片散热器的3.6倍。在相同压降时,泡沫散热器中的空气流速要低于肋片散热器。在风扇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四个翅片的金属泡沫散热器收益因子比同等条件的肋片散热器高出了约20%。
张亚平姬长发王建国王美
关键词:功率模块热性能
守恒无伪解麦克斯韦方程间断元研究:(Ⅰ)一维和二维情况
2013年
考察了电、磁场分量分别基于不同近似函数空间展开的一维和二维Maxwell方程间断元求解方法。结合中心数值通量和电、磁场分量近似函数空间的不同组合,构造了各种间断元算子。通过用这些算子在规则和不规则网格上编码分析一维和二维金属腔的谐振模式,详细考察了算子的收敛和伪解支持性,并据此对基函数进行了优选。算子在时域和频域对谐振模式的计算结果彼此符合良好。优选的Maxwell方程间断元算子不仅同时具备能量守恒和免于伪解的特性,且无需引入辅助变量,为设计高品质Maxwell方程间断元算法和研发相关电磁场模拟软件提供了支撑。
齐红新张杰王向晖王建国
关键词:麦克斯韦方程伪解基函数
不同隧道排烟模式对站台火灾人员疏散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为探究站台火灾条件下不同隧道排烟模式对地铁人员疏散的影响,以岛式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利用Pyrosim建立火灾模型,并分析4种隧道排烟模式下的楼扶梯入口风速、烟气温度、CO体积分数和能见度的分布。结果表明:单一隧道排烟模式均无法满足安全疏散要求;疏散时间360 s内,在人眼特征高度处,车站隧道排烟模式下的人员疏散经过区域的能见度不能满足疏散要求,CO体积分数、温度、楼扶梯口风速均满足安全疏散要求;3种区间隧道排烟模式下的楼扶梯口风速均无法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要求,区间隧道推拉式反向排烟模式最不利于疏散区域烟气散热,区间隧道双拉式排烟模式排烟效果最为显著;火灾烟气的3个潜在危险因素中,相比于温度和CO体积分数,满足能见度在安全范围内的难度更高。
王建国赵思蕊苏俊凯
关键词:疏散数值模拟
悬臂式掘进机行走系统的智能控制研究
目前,掘进机在地下工程和采矿工程中大量使用,智能化发展是一个大的趋势,本论文的目标是研究实现掘进机行走系统的智能控制,控制掘进机在行走和施工时始终按设计好的巷道中心线轨迹行进,最终实现掘进机沿设计巷道中心线自动掘进。 ...
王建国
关键词:掘进机液压马达智能控制
文献传递
UPML在有耗介质截断中的应用
Berenger于1994年提出PML(perfectly matched layer)截断FDTD计算区域的方法.该方法将六个电磁场分量分裂成十二个分量,并引入虚构的介质吸收电磁场.该方法对无耗媒质中的电磁波吸收效果很...
孟粉霞王建国童长江张茂钰
关键词:有耗介质时域有限差分法
文献传递
一种煤堆测温降温注浆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堆测温降温注浆装置,包括外层倒圆台体、内层倒圆台体和自移热热管,内层倒圆台体通过卡口与外层倒圆台体连接,外层倒圆台体顶部为开口结构、底部设有外层圆台体底板,内层倒圆台体顶部设有内层圆台体顶板、底部设有内...
王建国王延秋张亚平武睿萌郑晨光
过模结构0.14THz高功率脉冲探测器研制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n型硅在强电场下的热电子效应,初步研制了一种采用过模结构的0.14THz高功率太赫兹脉冲探测器。该探测器由基模波导WR6、过渡波导、过模波导WR10,n型硅探测芯片和偏置恒流源组成。模拟分析了探测器的工作过程,给出了相对灵敏度表达式,结果表明过模探测器能很好地工作在TE10模式。合理设计了探测芯片的结构参数和加工工艺,完成了探测芯片的加工和探测器样机的制作。将探测器样机在0.14THz相对论表面波振荡器的辐射场进行了初步的验证性实验,并与二极管检波器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过模探测器样机的响应时间在ps量级,相对灵敏度约为0.12kW-1,最大承受功率至少为数十W,可用于0.14THz高功率脉冲的直接探测。
王光强王建国童长江王雪锋李爽陆希成
关键词:探测器热电子
华南山区秋冬季节大气光学湍流初步测量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使用大气相干长度仪测量了华南山区部分月份的昼夜整层大气相干长度,结合使用温度脉动仪获取的近地面部分测量高度的折射率结构常数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10、11、12月份中,白天11月的测量结果最大,夜间测量结果较为复杂,下半夜的测量数据小于上半夜的测量数据;从频数分布来看,白天中心值为8.5 cm,主要集中在6~12 cm之间,夜间中心值为13.0 cm,主要集中在10~18 cm之间,其平均值明显大于白天的结果;从近地面层对整层大气湍流强度的贡献来看,白天比夜间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
吕炜煜苑克娥魏旭胡顺星王建国
关键词:折射率结构常数
共4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