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岳光

作品数:35 被引量:248H指数:10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小麦
  • 12篇性状
  • 10篇品质性状
  • 7篇杂种
  • 7篇籽粒
  • 7篇基因
  • 5篇雄性不育
  • 5篇不育
  • 4篇性基因
  • 4篇雄性不育系
  • 4篇玉米
  • 4篇杂种优势
  • 4篇籽粒品质
  • 4篇籽粒品质性状
  • 4篇小麦品种
  • 4篇抗性
  • 4篇抗性基因
  • 4篇谷蛋白
  • 4篇不育系
  • 3篇育性

机构

  • 14篇莱阳农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遗...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4篇菏泽学院
  • 3篇北京农业大学
  • 3篇塔里木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国家杂交水稻...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省农业厅

作者

  • 35篇王岳光
  • 10篇王斌
  • 8篇刘广田
  • 7篇杨典洱
  • 7篇王月福
  • 5篇金德敏
  • 5篇胡文明
  • 5篇陈翠霞
  • 5篇张承亮
  • 4篇陈绍江
  • 4篇张明
  • 3篇徐翠莲
  • 3篇王琳清
  • 3篇刘鹏起
  • 3篇梁凤山
  • 2篇王玉叶
  • 2篇邓启云
  • 2篇王建设
  • 2篇李素美
  • 1篇孙辉

传媒

  • 9篇莱阳农学院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Journa...
  • 2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玉米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当代生态农业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4
  • 1篇199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遗传规律研究被引量:51
2000年
采用 SDS- PAGE法 ,对 4个优质亲本与 3个农艺亲本及其杂交获得的正反交 F1,F2 ,BC1F1,BC1F1′籽粒进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HMW- GS)遗传分析表明 :1普通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受遗传控制 ,不受环境影响 ,具有品种的特性 ;2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 F1代中呈共显性和倾母遗传现象 ;
孙辉刘广田李保云刘桂芳王岳光
关键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小麦辐射雄性不育系89AR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8 9AR是通过辐射结合远缘杂交获得的新疆小麦亚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采用 RAPD技术对 89AR及其保持系原冬 3号和恢复系 BPM1 5的线粒体 DNA(m t DNA)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89AR与其保持系原冬 3号之间扩增带的差异率为 38.9% ,而原冬 3号和 BPM1 5之间差异仅为 14 .9% ,不育系与保持系 m t DNA之间的差异显著 ,推测这种差异与不育性有关。为了进一步研究 89AR的雄性不育机理 ,我们采用 RAPD技术分析了同质异核的不育系 89AR(原冬 3号 )与 89AR(原冬 3号 )× BPM1 5杂种 F1 的 m t DNA的多态性扩增 ,结果表明 ,不育系与其杂种F1 之间即同质异核间 mt DNA扩增带存在差异 。
王岳光杨典洱王琳清王斌
关键词:保持系恢复系小麦雄性不育系MTDNARAPD分析
普通小麦不同组合方式对后代产量和品质性状遗传表现的影响
王岳光
关键词:小麦
普通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相关及遗传力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研究单交F2群体籽粒品质性状间的相关表明,在F2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干湿面筋含量和S.D.S沉淀值与高亲值、低亲值和中亲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干、湿面筋含量之间呈现极显著正相关,而它们与S.D.S沉淀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盲目地追求高蛋白对改善烘烤品质不利。本试验的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S.D.S沉淀值狭义遗传力比较高。
王岳光刘广田王玉叶王月福刘鹏起
关键词:小麦品质性状遗传力
普通小麦农艺及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性状相关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本文利用5×3NCⅡ设计,对普通小麦的8个农艺性状和4个品质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及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以千粒重和单株粒重的杂种优势为最大,分别为17.10%和9.62%;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的优势最小,分别为-6.57%和-7.34%,温面筋含量和干面筋含量的优势居中,分别为3.31%和1.56%。(2)性状相关分析表明:除穗长和千粒重外,其它农艺性状与4个品质性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而4个品质性状间均为显著正相关。
刘广田张树榛侯广云王岳光
关键词:普通小麦农艺性状杂种优势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及早代选择效应Ⅰ.籽粒品质性状间及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性被引量:11
1994年
研究 F_2分离群体,F_3混合群体以及 F_3家系的性状相关表明:籽粒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在 F_2和 F_3表现基本一致。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干、湿面筋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eleny 沉淀值与干、湿面筋含量间均显著的正相关,但 Zeleny 沉淀值与籽粒蛋白质含量间的相关,因组合而异,表现出相关不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说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烘烤品质同时得到改良完全有可能的。不同世代籽粒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虽有时出现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但有多数情况下为弱度的负相关,有时出现弱度的正相关。说明在不降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不变劣的情况下,提高和改善小麦籽粒品质性状或二者同步改良是可能的.
王建设刘广田王岳光
关键词:小麦性状相关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及早代选择效应:Ⅱ.亲子相关及杂种后代品质性状的分离被引量:14
1994年
研究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亲子相关表明:在 F_1代和 F_2代,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干、湿面筋含量与中亲值和低亲值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eleny 沉淀值在 F_1代与高亲值、中亲值及低亲值的正样关均不显著,在 F_2代,与高亲值和中亲值呈极显著正相关。F_2对 F_1仅仅干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F_3家系对 F_2单株除湿面筋含量外,籽粒蛋白质含量、Zeleny 沉淀值和干面筋含量在多数组合中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力因材料和方法而异。表现为中等偏上,其排列顺序为: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Zeleny 沉淀值。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在 F_2分离群体和 F_3混合群体的遗传表现基本一致,呈连续性分布,且存在超亲分离现象。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干、湿面筋含量以偏低亲和近中亲分布为主,Zeleny 沉淀值以偏高亲和超高亲分布为主。
王岳光王建设刘广田Ch.I.Kling
关键词:籽粒品质性状亲子相关早代选择小麦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采用SDS-PAGE法,分析168个国内推广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组成以及不同亚基位点对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亚基对GMP含量的贡献不同,其中,亚基5+10大于2+12;亚基1大于Null;亚基2*与Null,7+8和7+9的作用相近。Glu-1品质评分与GMP含量之间呈正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而Glu-Al和Glu-Dl与GMP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张明栾涛王岳光
关键词:小麦GMP
耐旱小麦品种选育指标的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耐旱小麦品种 (系 )的产量及其它农艺性状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干旱条件下 ,小麦产量与单株穗数、单株粒重、株高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955,0 .53 83和0 .4 977,而与千粒重和穗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42 3和 -0 .4 570。因此 ,在耐旱品种选育过程中 ,以选择单株穗数多、成穗率高的材料为宜。另外 ,根据耐旱性和产量表现 ,对试验材料进行分类。
王岳光李扬王月福宋修建张华娟
关键词:耐旱小麦选育指标
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不同品质类型的3组共18个亲本配置了108个组合,采用6×6NCⅡ设计,分析了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GMP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沉淀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吸水率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揉面仪参数PT,PW,HAP-2,WAP-2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说明GMP含量可以作为品质选择的一个指标。
张明冯丽雅周洪军黄英雄胡文明王岳光
关键词: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品质性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