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帅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个月期间对132例STEMI实施直接PCI,13例(9.8%)梗死相关动脉(IRA)出现无复流。冠状动脉内处理包括注射各种药物、生理盐水或动脉血冲洗和主动脉气囊反搏术。结果 13例无复流患者中,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65.7岁(34~85岁)。6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其中5例IRA粗大。10例合并有高血压(其中9例还合并2型糖尿病),9例合并高脂血症。经过处理,9例IRA为3级TIMI前向血流,以后临床经过良好。3例TIMI2级血流,1例术后临床经过良好,1例在术后24h死亡。1例TIMI0-1级血流,术中死亡。结论直接PCI的无复流发生率为9.8%,病死率达15.4%。无复流主要见于IRA为粗大右冠状动脉合并高血压病以及高脂血症的患者。无复流的处理应当是综合性的,但并非总是有效。
- 王东方王宗帅陈俭
- 关键词: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无复流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入院均采取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扩张冠状动脉、吸氧、控制脑水肿、降颅内压、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保护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0.97%),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内皮素-1(ET-1)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ADL评分、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LDL-C、TG和T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血清NO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血清TNF-α、hs-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多酚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疗效良好,且可改善患者血脂紊乱及血�
- 宋巍巍徐鹏飞杜琳王宗帅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缺血性脑卒中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
- 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及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脂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03—2016-03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9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脂相关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研究组HDL-C、LDL-C、TG、T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阿托伐他汀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取得良好效果,能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安全性。
- 王宗帅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苯磺酸氨氯地平冠心病脑梗死血脂
- 替罗非班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和炎性标志物浓度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和炎性标志物浓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4~2015-04该院收治的NSTE-ACS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及伊诺肝素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持续治疗1周。对两组血小板聚集情况、炎性标志物浓度、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炎性标志物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老年NSTE-ACS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心肌损伤,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及炎性标志物浓度,改善临床预后。
- 王宗帅
-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冠脉综合征炎性标志物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