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
- 作品数:42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磷酸盐生物矿化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1年
- 生物矿化修复技术处理低浓度含铀废水具有环境友好、适用范围广、产物稳定性好等优点,引起了研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从生物矿化常用微生物、生物矿化作用机理及发展瓶颈等方面简单介绍生物矿化,然后从微生物群落调控、溶液参数等方面对强化生物矿化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含铀废水污染地区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
- 杨思芹王国华王国华陈翔
- 关键词:生物矿化影响因素
- 一种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外科用安全吸引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储液筒、吸引泵、出液管、进液管、外管、内管、吸引头;储液筒上设有盖子;吸引泵设置在盖子内;出液管与吸引泵连接;外管与盖子连接,外管的外壁上间隔设有第一...
- 王国华孙杨
- 人工菌群修复铀污染地下水的模拟被引量:3
- 2022年
- 基于功能互补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配菌法,将硝酸盐还原菌(NRB)、硫酸盐还原菌(SRB)及异化铁还原菌(FeRB)等比例混合,构建人工菌群并探讨其修复铀(U)污染地下水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pH=7.2、25℃、U(Ⅵ)初始浓度为20.0 mg/L的铀污染地下水中,人工菌群对溶液中U(Ⅵ)的去除率比单菌提高了20%~35%。人工菌群的固铀过程分为三阶段:首先微生物将溶液中的U(Ⅵ)吸附固定于菌体表面,同时NRB将NO_(3)还原,为U(Ⅵ)的还原创造有利条件;然后SRB、FeRB同步还原U(Ⅵ)、SO^(2)_(4);最后FeRB等微生物促进非结晶态U(Ⅳ)转化为UO_(2),提高了还原产物的稳定性。
- 王家莉王国华王国华刘颖谢水波赵发刘迎九
- 钙改性虾壳生物炭处理高磷溶液后对铀的去除影响
- 2024年
- 通过钙改性虾壳生物炭(Ca-SBC)处理高浓度磷溶液制备了富磷-钙改性虾壳生物炭(P-Ca-SBC),探讨了钙改性虾壳生物炭处理高浓度磷后对于铀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3时,P-Ca-SBC对U(Ⅵ)的去除能力最高,其平衡吸附能力达到969.768 mg/g,是Ca-SBC的三倍。BET结果显示,较于Ca-SBC,P-Ca-SBC比表面积增加了16倍以上,孔体积增加了14倍以上。XRD、FTIR结果表明,Ca-SBC在300 mg/L的高浓度磷溶液中形成了HAP。P-Ca-SBC表面的HAP对U(Ⅵ)的吸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与U(Ⅵ)接触后,在P-Ca-SBC表面的官能团与U(Ⅵ)络合,磷酸与U(Ⅵ)反应生成沉淀Ca(UO_(2))_(2)(PO_(4))_(2)·6H_(2)O。总之,在高磷浓度溶液中回收的钙改性废弃虾壳生物炭可以作为去除U(Ⅵ)有效方法。
- 肖权津田婕罗旭贺珊谭杨奕王国华
- 尖晶石及其改性材料活化过硫酸盐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归纳了不同金属基尖晶石(钴基尖晶石、铁基尖晶石、尖晶石硫化物等)活化过硫酸盐体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其氧化降解污染物的主要特点。探讨了尖晶石催化剂的多种改性方式(复合改性、元素掺杂、耦合增强、结构修饰),比较了不同实验体系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分析了改性尖晶石活化过硫酸盐体系降解性能提升的原因。阐述了该课题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 黄仕元邓简王国华王国华王振宇李赢杰
- 关键词:尖晶石改性过硫酸盐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
- 试论新形势下医院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与策略
- 首先讲述了学科建设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分析了制定学科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是医院根据学科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学科现实条件制订的中长期规划。医院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建立学科队伍,组成合理学术梯队,确立学科发展方向,...
- 王国华龙开超王继华朱华波梁力晖冯浩
- 关键词:医院管理学科建设服务质量文化建设
- 一种人工复配菌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复配菌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铀污染地下水生物修复的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人工复配菌群包括硝酸盐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三价铁还原菌,经过多次驯化后将三种还原菌混合而成。本发明的人工复配菌群,能够将铀...
- 王国华王家莉刘颖章志悦荣丽杉樊军伟张澜涛彭堃唐东辉
- 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的制备及对U(Ⅵ)的吸附机理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以三聚氰胺为原料、碳酸钙为辅助模板,采用热聚合法对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进行改性,制备了多孔石墨相氮化碳(PCN)材料,研究了g-C_(3)N_(4)改性前后对U(Ⅵ)的吸附效果,并利用SEM、BET、FT-IR、XPS等表征手段对PCN吸附U(Ⅵ)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CN比表面积显著增大(58.5 m^(2)/g),约为g-C_(3)N_(4)的4倍;在初始pH=5、吸附时间2 h、U(Ⅵ)初始浓度10 mg/L、PCN用量0.2 g/L、温度303 K条件下,PCN对U(Ⅵ)的最大吸附量为92 mg/g;整个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此外,升高温度有利于PCN对U(Ⅵ)的吸附。FT-IR、XPS表征结果表明,PCN中的含氮基团参与了PCN对U(Ⅵ)的吸附去除。
- 葛玉杰吴姣王国华王国华刘金香
- 一种利用微生物同步去除废水中硒、镉并生成纳米硒化镉的装置与方法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同步去除废水中硒、镉并生成纳米硒化镉的装置,包括:设有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的反应室(1),所述反应室(1)内储存含有微生物的厌氧颗粒污泥;气体收集部件(2),所述气体收集部件(2)设置...
- 曾涛涛王国华刘海燕李仕友荣丽杉周玉林
- 文献传递
- 一种缓解铀毒性的方法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解铀毒性的方法,步骤为,将含有铀的待缓解物质、微生物和外源物质混合,微生物培养一段时间,所述外源物质为EDTA,或者EDTA与Se的混合物,或者EDTA与MT的混合物,或者GS...
- 曾涛涛宋鑫熊芷毓沙海超王国华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