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医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医药疗法
  • 2篇衰竭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疗法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对心
  • 1篇心痹
  • 1篇心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室
  • 1篇心室舒张
  • 1篇心室舒张功能
  • 1篇血分

机构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西安电力中心...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6篇王军昌
  • 4篇张宜雅
  • 3篇曹贵民
  • 3篇白秋生
  • 2篇麦永东
  • 2篇于娜
  • 2篇喻学刚
  • 1篇方刚
  • 1篇赵军礼
  • 1篇王朝宏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新中医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1999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研究资料比较零散,大量的论述散见于惊悸、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病症中,尚无一独立的病名对应心力衰竭。笔者对中医经典医籍中有关心力衰竭的论述加以归纳分析,提出粗浅的见解,供同道参考。
王军昌白秋生张宜雅曹贵民
关键词:中医疗法惊悸喘证水肿心痹
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症状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伴有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症状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简单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拜阿司匹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天麻钩藤饮颗粒剂,每日2次,对照组加用倍他乐克12.5mg,每日2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在完成方案的人群中,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在E、A、E/A、SBP、DBP、HR各指标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症状的改善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患者SBP、DBP、HR在治疗后有明显降低(P<0.01),E/A值增高(P<0.01)。说明天麻钩藤饮可以改善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大幅度减少(P<0.01),显示该方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天麻钩藤饮能够提高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峰),降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峰),提高E/A,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其作用强度与倍他乐克相当,且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王军昌张宜雅白秋生曹贵民
关键词:天麻钩藤饮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
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40~60 mg阿托伐他汀的强化降脂与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相比,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MMP)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ACS患者46例,随机分为较大剂量(40~60 mg)组和常规剂量(20 mg)组,观察服药前、服药后1 w、4 w时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hs-CRP、MMP-2、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1.强化治疗组1 w时就出现TC、LDL-C水平的下降(P<0.05),4 w时下降更明显(P<0.01),且降脂效果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P<0.05);2.强化治疗组1 w时hs-CRP、MMP-2及MMP-9水平开始下降,4 w时下降更显著,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3.强化降脂治疗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肝、肾功能,肌酸激酶(CK)均无明显改变。结论:对于ACS患者,早期的强化降脂治疗能更显著的降低血脂、hs-CRP及MMP水平,能更好的发挥他汀的抗炎及稳定斑块的作用。
喻学刚王军昌于娜麦永东张宜雅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降脂药高敏C-反应蛋白
心复宁Ⅳ号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999年
1996-06~1998-03对30例心衰患者进行心复宁Ⅳ号口服液的治疗观察,并以西药治疗做对照,结果表明心复宁Ⅳ号具有与西药相似的抗心衰作用,报道如下。
方刚赵军礼曹贵民王军昌王朝宏
关键词: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血液流变学
温胆汤加味治疗冠心病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1996年
通过对温胆汤加味治疗冠心病31例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揭示温胆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痰浊郁阻型,可以明显缓解胸闷,心绞痛等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型ST—T改变,改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血脂、血粘度。并从中医理论分析认为该方治疗冠心病可能与其行气祛痰,调理中焦气机,改善气血运行有关。
王军昌
关键词:温胆汤冠心病中医药疗法
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LVEF、BNP及HRV的变化及对近期预后的预测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LVEF)、B型利钠肽(BNP)及心率变异(HRV)的改变,探讨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32例心力衰竭患者按伴或不伴室性心律失常分为两组,通过体表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比较58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与74例无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LVEF、BNP及HRV的改变,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6月时死亡率,研究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伴和不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LVEF无显著差别(33.66±7.48vs38.25±8.47,P>0.05)。两组BNP有显著差别(769.72±75.36vs1326.98±96.42,P<0.05)。无室性心律失常组HRV部分指标(SDNN、LF、HF)较优(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6.35%和10.34%(P>0.05)。出院6月时的死亡率为12.16%和20.18%(P<0.05)。结论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死亡率明显增加。BNP对两组的死亡率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HRV与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死亡率相关,LVEF不能预测两组的死亡率。
喻学刚王军昌白秋生于娜麦永东张宜雅
关键词:室性心律失常B型利钠肽左室射血分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