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兰萍
- 作品数:74 被引量:263H指数:8
-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牛生长激素基因外显子5序列变异及其分子进化特征被引量:5
- 2009年
- 通过双向直接测序法测定中国5个牛种生长激素(GH)基因外显子5序列,并且在分析序列变异的基础上探讨GH基因外显子5序列的分子进化特征。序列分析表明,5个牛种GH基因外显子5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平均核苷酸变异率约为3.48%,而且绝大多数位点的核苷酸替换是同义突变,仅发现1个错义突变位点;从GH基因外显子5序列单倍型构建的分子进化树来看,水牛与普通牛、瘤牛、牦牛及大额牛的分化相对比较明显,其他4个牛种之间并无明显分化,还享有共同的祖先序列。研究结果也说明牛GH基因外显子5在进化过程中由于功能的约束表现相当保守,进化速率缓慢。
- 耿荣庆王兰萍常洪李永红冀德君常春芳
- 关键词:生长激素基因分子进化
- 雷琼牛母系起源的遗传学证据被引量:10
- 2008年
- 在测定雷琼牛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的基础上,引用其它牛种的序列资料,以探讨雷琼牛的起源演化。雷琼牛Cyt b基因全长1 140 bp,存在2个突变位点,碱基A+T的平均含量(56.8%)明显高于碱基G+C的平均含量(43.2%),第3密码子表现出较强的碱基组成偏倚。以Cyt b基因单倍型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雷琼牛3个地域群Cyt b基因所有的单倍型都与瘤牛聚为一类,从母系遗传的角度确认雷琼牛起源于瘤牛。Cyt b基因单倍型间的进化网络关系分析发现,雷琼牛与亚洲其它地区的瘤牛共享一条祖先序列,表明它们可能是在不同的地点由野生的瘤原牛独立驯化而来的,进一步推论中国南方某些地区在史前也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瘤原牛驯化中心。
- 耿荣庆常洪冀德君王兰萍常国斌李世平马国龙陈宏宇常春芳李永红
- 关键词:CYTB基因母系起源
-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以结构基因座和微卫星标记检测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9个结构基因座上的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176 7、0.145 7和1.283 7;7个微卫星座位的平均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及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886 7、0.877 4和11.290 7。微卫星标记揭示的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于结构基因座。
- 王兰萍常洪耿荣庆杨章平孙伟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结构基因座微卫星标记
- 江苏沿海地区主要外来植物种类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在对江苏沿海地区主要外来植物种类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植物入侵的途径和危害,提出了科学防控生物入侵的措施。
- 张翱王兰萍耿荣庆刘忠权于延球
- 江苏地方山羊品种H-FABP基因的SNPs检测及群体遗传学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2个江苏地方山羊品种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和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扩增的片段中,仅在H-FABP基因外显子2的第132位检测到G/C碱基突变,形成GG和GC基因型,2个山羊群体均是纯合GG基因型占主导优势,且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黄淮山羊群体的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多态信息含量指标均高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表明其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大、遗传多样性也更为丰富。
- 王兰萍耿荣庆冀德君常洪
- 关键词:山羊H-FABP基因SNPSPCR-SSCP
- 青蛤不同地域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采集江苏3个不同地域青蛤(Cyclina sinensis)群体样本,运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群体的遗传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条引物可用于遗传学分析;启东群体、东台群体和射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依次递增,且遗传多样性水平相对较高。不同地域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表现出随地理距离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 王兰萍耿荣庆冯俊尤梁惠张华彬洪键袁挺刘意刘忠权
- 关键词:青蛤遗传分化
- 牧草-鹅-鲜食葡萄循环生态种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4
- 2013年
- 为了提高葡萄园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构建了牧草-鹅-鲜食葡萄循环生态种养体系。实践表明,在设施葡萄园推广套种牧草养鹅、鹅粪生产有机肥料、有机肥料种植葡萄和牧草等高效配套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牧草-鹅-鲜食葡萄循环生态种养是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有效生产模式。
- 周步海耿荣庆王兰萍葛兆健杨华顾克余朱明曹婷
- 关键词:高效配套技术资源化利用
- 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中国牛亚科家畜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中国牛亚科家畜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牛亚科家畜的系统演化历史提供分子证据。【方法】采用PCR产物直接双向测序法,获得普通牛、瘤牛、牦牛、大额牛、沼泽型亚洲水牛和河流型亚洲水牛共6个物种的线粒体DNA Cyt b基因全长序列,运用分子进化软件分析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6个牛种的Cyt b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 140 bp,没有观察到插入/缺失突变,共检测到220个变异位点,包含213个简约信息位点;Cyt b基因序列变异中转换数明显高于颠换数,转换数和颠换数的比值为5.2,突变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由遗传距离可知,普通牛与瘤牛的亲缘关系最近,而它们与大额牛、牦牛、沼泽型亚洲水牛、河流型亚洲水牛的亲缘关系依次逐渐疏远。牛亚科家畜6个物种分布于4个主要的单系群分支,可划归为家牛属、牦牛属、准野牛属和水牛属;牛种间的分歧时间在0.775—6.43 MYA,亚洲水牛与其它牛种间的分歧时间最长,普通牛与瘤牛的分歧时间最短。大额牛和印度野牛的单系性都没有得到显现,大额牛和印度野牛在线粒体DNA水平上不能清晰地相互区分。【结论】中国牛亚科6个牛种划分为4个分支,分别对应于家牛属、牦牛属、准野牛属和水牛属,家牛属与准野牛属、牦牛属、水牛属的亲缘关系逐渐疏远;6个牛种间的进化分歧时间在0.775—6.43 MYA。大额牛与印度野牛的亲缘关系非常近,两者在较早的世代具有共同的母系起源;不支持大额牛是印度野牛的家养型或驯化种的观点,它们有可能都是现已灭绝的某种野生牛的后代。
- 耿荣庆王兰萍冀德君常洪李永红常春芳
- 关键词:细胞色素B基因系统发育分歧时间
- 在动物学实验教学中贯彻落实动物福利的理念被引量:2
- 2012年
- 在动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动物是探究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系统分类与进化及其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材料,成为动物学研究领域必要的支撑性保障条件.关心和爱护实验动物、维护实验动物的福利成为提高公民基本素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此外,实验动物福利不仅影响实验动物身心健康和动物实验的质量,而且关系到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在实验动物福利问题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引起广泛关注的今天,动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落实动物福利的理念.
- 王兰萍耿荣庆王加连刘忠权唐伯平
- 关键词:动物学实验动物福利实验教学实验动物
- 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间的基因流被引量:1
- 2009年
- 用淀粉凝胶电泳法检测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地理群体12个结构基因座位上的变异,探讨了群体间的基因流动情况。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水平很低,群体间基因流平均为23.6208,并且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位置的相距远近存在线性相关性。较大的基因流是长江三角洲白山羊不同地理群体间遗传分化水平很低的主要原因。
- 王兰萍耿荣庆常洪杨章平孙伟冀德君王庆华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基因流遗传分化地理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