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诱发电位
  • 1篇语言研究
  • 1篇原料肉
  • 1篇鼠脑
  • 1篇体感
  • 1篇躯体
  • 1篇躯体感觉
  • 1篇躯体感觉诱发...
  • 1篇缺血
  • 1篇注水肉
  • 1篇逻辑
  • 1篇脑缺血
  • 1篇功率谱
  • 1篇感觉诱发电位
  • 1篇大鼠脑
  • 1篇大鼠脑缺血

机构

  • 3篇安徽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作者

  • 3篇王修力
  • 2篇郝冬梅
  • 1篇田蕴青
  • 1篇林凌
  • 1篇张琰
  • 1篇张松
  • 1篇杨益民
  • 1篇吕岫华
  • 1篇周亚男
  • 1篇李刚
  • 1篇王玉

传媒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自然语言研究中几个与逻辑有关的问题
本文说明自然语言研究中几个与逻辑有关的问题,自然语言的可学习问题,基于模型论的语义问题,自然语言所属r.c.(c.e.)语言层级问题,说明问题的由来、相关的研究进展,探讨可能的解决途径.
王修力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与稀疏表示的注水肉识别被引量:9
2015年
为了能快速准确的识别原料肉与注水肉,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和稀疏表示的无损的识别方法。通过向猪肉样本(包括猪皮、脂肪层和肌肉层)注水的方法建立注水肉模型,采集未注水的原料肉和6类不同注水量的注水肉的可见和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数据。为了消除光谱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并提高分类效果,对光谱数据进行光调制和归一化等预处理并截取有效波段,根据是否注水以及注水量的多少对样本进行分类。用所有训练样本构成原子库(字典),通过l1最小化将测试样本表示为这些原子的最稀疏的线性组合。计算测试样本与各类的投影误差,将最小投影误差对应的类作为测试样本的所属类别,并应用留一法进行交叉检验,比较了稀疏表示法与支持向量机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稀疏表示法对于原料肉与注水肉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获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优于支持向量机的识别结果。而对于不同注水量的注水肉识别准确率与注水量之差正相关。稀疏方法不需要进行传统模式识别模型的前期学习与特征提取,适用于高维、小样本量数据的处理,计算成本低,将其用于注水肉的光谱数据识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为原料肉和注水肉的无损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郝冬梅周亚男王玉张松杨益民林凌李刚王修力
关键词:注水肉原料肉
大鼠脑缺血不同时期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脑电信号(EEG)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可观测脑内活动的动态变化、完全无损检测等优点,常用于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本研究探讨脑缺血后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变化及大脑皮层的功能恢复。利用线栓法建模成功的25只SD雄性大鼠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和左侧中动脉缺血术后4、24、48 h和1周4个实验组。采用SEP记录法,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电刺激大鼠的右前爪正中神经支配区,记录对照组和实验组左侧皮层脑电信号,提取SEP,并对安静状态下的脑电进行频谱分析,定量评价左侧中动脉缺血后初级体感皮层SEP及功率谱变化过程。实验结果显示,术后4 h,SD大鼠左侧大脑皮层测得的SEP潜伏期较正常状态显著增大((16.0±1.1)ms vs(33.7±1.3)ms,P<0.01),波幅变小((197.2±13.0)μV vs(25.1±2.0)μV,P<0.01),θ波、α波、β波、γ波的能量明显变小。θ波:(139 367.86±178.66)μV2vs(2.22±0.40)μV2,P<0.01;α波:(5389.33±25.55)μV2vs(0.23±0.01)μV2,P<0.01;β波:(79.11±4.16)μV2vs(0.01±0.01)μV2,P<0.01;γ波:(0.30±0.12)μV2vs(0.00±0.00)μV2,P<0.01。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上述特征与对照组的差距逐渐缩小,但还不能达到正常状态的水平。研究提示,SEP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缺血大鼠大脑皮层功能的变化。
张琰郝冬梅吕岫华王修力田蕴青
关键词:脑缺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功率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