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彦
- 作品数:53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经典作家关于发展党内民主基本原则的思想
- 2010年
-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建党学说中,包含着发展党内民主原则的基本思想。他们的观点和实践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发展党内民主,并根据社会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正确选择发展党内民主的策略,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和富有凝聚力、战斗力。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要求,进一步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大力宣传和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与部署,熟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实践背景,是达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取得实实在在进展不可或缺的环节。
- 王保彦
- 关键词:经典作家党内民主团结统一
- 近年来党建理论创新的主要成就与经验被引量:1
- 2014年
- 近年来,我们党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立足于世情、党情、国情的发展变化,积极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取得了党建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积累了新形势下党建理论创新的丰富经验。
- 王保彦
- 关键词:党的建设
- 关于习近平学习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 2015年
- 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学习问题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继承了重视学习这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同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提出许多新思想。习近平同志关于学习的思想具有整体实践性,可划分为立身做人、治国理政、制度机制和方法途径三大逻辑层面。从形成个因和历史条件、理论品质、思想来源、作用场域、地位和贡献等方面深入研究习近平同志学习思想,对于消除党内学习存在的积弊,丰富发展党的学习理论,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促进全民学习,建设书香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 王保彦
-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现状与途径的观点述评被引量:5
- 2009年
-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问题,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建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关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决途径的论述很多,对这些论述进行梳理和简要的评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王保彦
- 关键词:党内民主党员权利民主意识
-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状态
- 2015年
- 精神状态与行为状态互为表里。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其政治实践,其政治实践直接反映其精神状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政治作为是其精神状态的有力应证:夙夜在公、奋发有为、实干兴邦;海纳百川、心怀若谷、虚心学习;唱响革命精神、勇于自我革新;率先垂范,作风建设无止境、滴水穿石不弃滞;敢于担当,打响新的反腐败攻坚战和持久战;积极主动作为,大国外交彰显风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精神状态必将引领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状态愈加昂扬振奋。
- 王保彦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 提高干部德的考核科学化水平研究
- 当前,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品德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对官德的拷问已经成为执政合法性的焦点。本文从干部德的考核科学化入手,对天津部分国有企业、党校学员、科研单位、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初步掌...
- 王保彦
- 关键词:干部
- 文献传递
- 党性的三个维度
- 2019年
- 共产党员应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标志,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共产党员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就在于其坚强的党性。党的十九大要求全党加强党性锻炼,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那么,什么是党性呢?这是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 王保彦
- 关键词:党性修养维度党性锻炼政治本色政党
- 用大数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 2016年
- 我国在推动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十三五”规划确定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党建同样离不开科技手段的支撑。
- 王保彦
- 关键词:从严治党互联网信息化党建
- 我国主体意识的现状及省思
- 2011年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一方面为人们主体意识的发展、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动力,唤醒了人们的独立自主意识,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培育了民主意识、个性意识、发展意识和新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也呈现出雇佣意识增强、臣民意识严重、公民意识缺乏,政治主体意识激昂与冷漠并存,网络生存方式下主体意识的偏激与弱化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源发性生存事实原因是寻求解决之道的关键。
- 王保彦
-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试论斯大林的人民群众观及其实践被引量:1
- 2013年
- 斯大林的人民群众观主要包括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批评等方面。斯大林依靠人民群众把苏联建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领导苏联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维护和实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斯大林的人民群众观与实践有某些脱节,在他领导下发生的肃反、清洗损害了某些群众的利益,出现的特权和官僚主义等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既要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又要从斯大林的人民群众观及其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解决好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
- 王保彦
- 关键词:斯大林群众观官僚主义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