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伊鹏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氟西汀治疗慢性脊柱退行性疾病伴发抑郁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慢性脊柱退行性疾病伴发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7例慢性脊柱退行性疾病伴发抑郁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给予氟西汀每天20 mg;对照组49例,给予安慰剂1片/天。分别于治疗第28天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总体疗效,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抑郁变化情况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治疗组病人治疗前VAS评分为7.3±1.5分,28天后为2.2±1.3分,而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为6.9±1.3分,28天后为4.2±1.4分,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28天后两组VAS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组病人治疗前HAMD评分为23.4±5.2分,对照组治疗前评分为24.9±6.分,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分别为11.6±4.3分和21.1±5.7分。治疗前两组病人治疗前抑郁HAMD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治疗28天后两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是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01),对照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12)。治疗组病人治疗前TESS评分在用药后第7天为1.3±0.7,对照组则为0.9±0.4,两组病人的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但是在继续使用药物后,在第14天及第28天发现两组病人TESS评分的差异无显著性,且两组病人的TESS评分的平均值在第28天基本接近。结论:氟西汀对慢性脊柱退行性疾病伴发抑郁治疗效果好,可作为慢性疼痛合并抑郁病人的治疗药物。
- 王伊鹏李上智刘延青
- 关键词:慢性疼痛抑郁氟西汀
- 胶原酶溶解术致瘫机制及远期疗效研究
- 刘延青牟桂玲康妹娟王平王伊鹏王文刘红兵
- 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椎间盘微创治疗技术在全国各级医院发展迅速,其中开展较早的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已为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的优势在于其创伤小,但是临床偶见报道出现术后化学性脑脊髓膜炎...
- 关键词: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动物实验
- 舍曲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舍曲林(sertraline)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舍曲林每次50 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片,1片/次,3次/日,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第1周、2周、4周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测定疼痛缓解度(pain anesis rate,PAR),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观察时点的VAS评分和疼痛缓解率。结果:本研究治疗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为8.2±1.7分,4周后降到4.0±1.3分,而对照组治疗前VAS评分为8.0±1.5分,4周后为6.3±1.6分,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第1、2、4周时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舍曲林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效果好,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的药物治疗选择之一。
- 王伊鹏李上智张彩君刘延青
- 关键词:舍曲林脑卒中安全性有效性
- Moyamoya病免疫机制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分析Moyamoya病(MMD)患者免疫机制的异常。方法分别采集22例MMD患者和22例健康正常人的血液样本,进行C3、C4、IgA、IgM、IgG、CRP以及自身抗体ANA、ENA、ANCA的检测。并提取烟雾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总RNA,将mRNA逆转录为cDNA,用Cy5和Cy3标记作为探针,与含有492个基因的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基因芯片进行杂交。以Scan Array4000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上两种荧光信号,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MMD患者各项临床免疫功能检查与健康正常人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烟雾病患者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和正常人血液淋巴细胞比较,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共有32个,其中19个基因表达增加,13个基因表达降低。结论MMD为一种局部因素所致疾病,烟雾病发生与患者的免疫相关基因异常有关。
- 陈赞叶伟王伊鹏菅凤增李萌凌锋
- 关键词:免疫基因表达芯片
- 烟雾病免疫相关基因研究被引量:23
- 2005年
- 目的通过分析烟雾(moyamoya)病患者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探讨烟雾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分别采集烟雾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液标本各22份,提取烟雾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总RNA,将mRNA逆转录为cDNA,用Cy5和Cy3标记作为探针,与含有492个基因的自身免疫和炎症反应基因芯片进行杂交。以ScanArray4000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上两种荧光信号,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烟雾病患者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和正常人血液淋巴细胞比较,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共有32个,其中19个基因表达增加,13个基因表达降低。结论烟雾病发生与患者的免疫相关基因异常有关。
- 陈赞菅凤增王伊鹏何川凌锋
- 关键词:烟雾病相关基因研究血液标本基因异常逆转录
- 劳拉西泮缓解脊膜瘤切除术后伤口疼痛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劳拉西泮对行脊膜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和焦虑情绪的缓解作用。方法共106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脊膜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劳拉西泮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劳拉西泮组于手术前一晚和术后6 h服用劳拉西泮0.50 mg、对照组于手术前一晚和术后6 h服用复合维生素B,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8 h采用Mc Cormick神经功能分级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脊髓功能和焦虑情绪,术后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伤口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均于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发生感染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恢复,无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劳拉西泮组患者术后48 h SAS评分降低(P=0.000);与治疗前相比,术后48 h劳拉西泮组患者SAS评分降低(P=0.000)。劳拉西泮组患者术后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5.40±1.24)分对(7.15±1.12)分;t=7.593,P=0.000]。结论脊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和术后应用劳拉西泮抗焦虑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术后伤口疼痛。
- 王伊鹏王文彬
- 关键词:劳拉西泮脑膜肿瘤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