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方曲 作品数:66 被引量:731 H指数:15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天文地球 建筑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城市土地利用—交通集成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2 2018年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城市化转型,科学合理的空间政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开展政策情景实验、辅助空间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土地利用—交通集成模型,模拟城市活动空间分布,称作SDA(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ctivities)模型。该模型主要包含4个子模型:交通模型、家庭区位模型、经济活动区位模型、房租模型;并以北京市为例模拟土地利用政策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延续过去5年(2009-2013年)房地产开发模式至2030年,则由于周边房地产开发数量较高、房租较低,越来越多的人口和企业将向郊区聚集(增长速度更大)。该趋势与目前疏解北京社会经济活动、缓解交通拥堵的规划目标相一致,模型可以很好地检验土地利用政策情景影响。而"基于活动"的模型被认为是模型发展趋势,因此,本文构建的SDA模型不仅可以检验不同政策对城市空间影响、辅助城市空间决策,也有助于推动LUTI模型的发展及其在国内的应用,丰富和发展国内城市空间模拟分析的研究内容。 牛方曲 王芳关键词:可达性 基于新闻大数据的北极地区地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19 2021年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海冰大面积消融,引发了严重环境问题,同时使得北极航道成为可能,北极地区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作为近北极国家,北极地区国际关系变化对中国的北极政策有直接影响。全面实时地分析北极地区地缘关系及其变化特征,对中国制定北极地区的政治、经济、外交政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海量全球实时开放数据库的出现以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如GDELT新闻事件数据库提供了覆盖全世界的源于各国主要媒体服务平台的新闻数据,为地缘关系实时监控及分析提供了可能性。本文利用GDELT数据库,引入labeledLDA主题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挖掘了2013—2019年北极圈内8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关键要素,构建了国家(地区)交互网络,发现了北极地区国家(地区)之间关系的演变格局。主要结论为:(1)北极地区热点新闻主题聚焦于气候变化/冰盖融化,冰盖融化是北极地缘关系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2)冰盖融化新闻热度与海冰监测数据变化存在极强的相关性;(3)随着冰盖融化,北极地区的社会经济军事活动激增,其主导权的争夺日趋激烈,总体呈现出俄罗斯、加拿大主导的格局。 李萌 袁文 袁武 牛方曲 李汉青 胡段牧关键词:地缘关系 时空数据挖掘 主题模型 交互网络 大数据 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算法及其应用——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65 2015年 日益受关注的城市群是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地域单元。在定义城市群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算法。该方法在评价城市综合实力的基础上确定核心城市,依据核心城市的通勤圈确定研究区域;在计算城市间多模式交通可达性的基础上评价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利用城市综合实力指数及相互作用强度进行城市群多层次空间结构分析,从复杂的城市群相互作用网络中分析确定其等级结构体系——多层次空间结构树。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城市群边界和空间结构。研究认为北京城区周边缺乏成熟的二级中心城市,而在天津地区,天津市城区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形成相应的辐射圈,与天津滨海新区形成双核结构。最后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提出的模型架构为利用计算机的大数据快速处理能力进行城市群复杂网络分析提供了有益探索,将为城市群空间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撑。 牛方曲 刘卫东 宋涛 胡志丁关键词:城市群 空间结构 可达性 树结构 城市群形成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产业演进视角 被引量:1 2021年 城市群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日益得到重视,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关于城市群形成扩展机制的研究仍然薄弱,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文章构建了城市群研究理论框架,基于此解析了城市群扩张过程,认为:在城市群空间形成过程中,核心城市制造业首先得以发展,在经济发展至一定水平后,用地开始紧张、地价逐步攀升、经营成本上升;为寻求更低成本,部分制造业逐步外推至周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同时核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得以集聚并服务于整个城市群;城市群空间扩张、产业结构演变将导致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形成高收入群体,引发收入分配、空间公平性等社会秩序问题,同时经济的发展会引起资源环境等问题;此外,随着周边城市的不断发展,彼此联系不断加强,形成复杂的城市网络。基于该框架,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解析了城市群扩张过程,并对比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发育滞后的原因。文章对城市群这一“黑盒”做了进一步破解,在探索城市群扩张机理、建构城市群研究理论体系上迈出了一步,理论框架给出了亟须进一步探索的研究内容。 牛方曲 王芳关键词:城市群 制造业 京津冀 长三角 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压力时空耦合过程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低碳、高效集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灰色关联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辽宁省城市化进程与资源环境压力的时空耦合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6—2017年辽宁省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压力呈下降趋势;两者的耦合作用一直处于颉颃阶段,耦合协调关系经历了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再向高度协调转变的过程;建成区面积是最典型的城市化限制因素,土地资源占用是最典型的资源环境限制因素。辽宁省14地市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差异较大,沈阳、大连始终居于省内城市化发展前列,而朝阳和铁岭较为落后;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这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呈现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 杨欣雨 牛方曲关键词:城市化 资源环境压力 区域房屋震灾脆弱性模拟评估系统 被引量:2 2012年 以中国县级尺度房屋结构数据库为基础,基于B/S(Browser/Server)架构,利用地震烈度图、地震烈度与房屋受损关系研究成果,构建了区域房屋震灾脆弱性模拟评估系统,实现了对各区域在不同等级地震发生时的房屋受损、受灾人口等情况进行模拟评估,分行政区和地震烈度区对灾害损失进行各种统计与GIS可视化表达,以及根据损失情况对灾害影响区进行脆弱性等级划分等功能。基于B/S架构的系统便于系统的应用普及,将进一步促进研究成果向应用的转化。本系统的构建将为从全国尺度和区域尺度把握房屋震灾脆弱性,以及制定各地区的防灾、减灾规划和灾后应急对策提供有效支撑,并为实现灾害防治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牛方曲 高晓路 季珏 郜允兵关键词:房屋结构 脆弱性评估 模拟系统 区域中长期房屋震灾损失评估系统 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中国县级尺度房屋结构、人口数据库、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研究建立了中国区域中长期房屋震灾损失评估系统。实现了对中国各区域未来可能的震灾房屋破坏情况的损失评估,基于此实现对灾害损失的各种统计与GIS可视化表达功能。利用该评估系统,决策人员可直观的把握各区域的房屋震灾可能的损失情况,为制定防灾、减灾规划和灾后应急机制提供可靠依据。由于采用了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便于不同的用户远程访问,促进了研究成果到应用的转化和应用普及。该系统的构建为研究灾害防治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参考。 牛方曲 高晓路 季珏关键词:地震 房屋结构 地震烈度 基于XML技术的文件的数据库存储 被引量:7 2006年 为解决C/S结构下客户端文档文件的共享问题,采用XML技术将不同类型文件转化为XML字符串统一存入数据库,读取时只需从数据库中读出XML字符并将其恢复为原文件即可。各客户端可对数据进行存取和修改,从而实现了客户端数据的共享操作。操作均在客户端完成,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系统性能,同时把文件统一存入数据库,简化了基于数据库应用开发的复杂度。本方案在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的土地整理项目审批系统中成功运用,解决了多种数据的统一管理问题。 牛方曲 朱德海 程昌秀 崔小刚关键词:可扩展标记语言 文档对象模型 一种人流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人流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本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区域的第一人流量数据和第二区域的第二人流量数据,第一人流量数据和第二人流量数据包含已有的数据,且第一人流量数据和第二人流量数据中至少之一还包含变化的数据;获取分... 牛方曲 刘卫东城市空间发展趋势预测——土地利用-交通相互作用模型构建与应用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城市化转型,科学合理的空间政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开展政策情景实验、预测城市空间发展趋势、辅助空间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土地利用-交通相互作用模型(Land-use Transport In... 牛方曲关键词:可达性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