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小关节囊的改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腰椎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研究一种减少剥离范围、保留小关节囊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技术,以减少腰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损伤.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需行单节段腰椎间盘切除、椎板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手术当日日期为单双号,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自正中口剥离至双侧小关节外侧)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PLIF) 100例,B组采用新技术(自正中切口剥离至小关节突内缘,保护小关节囊)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PLIF) 110例,其中A组年龄为48.4±0.7岁,男56例,女44例,B组年龄为47.3±0.9岁,男63例,女4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置钉准确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A组为143±12min,B组为120±13min,B组明显少于A组(P<0.05);术中出血量A组为280±10ml,B组为170±7.5ml,B组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引流量A组为216±10ml,B组为125±8ml,B组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置钉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平均19个月随访,A组融合率96.0%,B组融合率93.6%,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保留小关节囊的改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对椎旁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引流量少的优点. 牛云峰 许金松 刘金榜 邹群 邱利杰关键词:腰椎 椎弓根 内固定 手术入路 国产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探讨国产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 自2001年3月~2005年5月,采用重建钉治疗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2例术中复位不良,本组无术中股骨近段骨折发生,随访9~30个月后,无远端锁钉处骨折发生.6例发生髋内翻,其中4例近端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1例近端拉力螺钉退出,1例为术中复位不良者;余40例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活动良好.近端拉力螺钉退出2例,1例不合并髋内翻.结论 国产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并发症少见,更易完成手术,但远期髋内翻发生率高,不能令人满意. 牛云峰 刘金榜 闫伟 秦本刚 郑永红关键词:重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重建钉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 2006年 牛云峰 刘金榜 郑永红 闫伟 秦本刚关键词:重建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臀大肌入路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2019年 目的:比较臀大肌入路小切口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THA手术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臀大肌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疼痛程度(VAS评分法)、术后1、4、6周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显性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4、6周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有1例(2.63%)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大肌入路小切口THA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切口,患者术后疼痛轻,髋关节功能较优。 李广贤 牛云峰 刘金榜 董方亮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国产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2006年 目的:探讨国产重建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方法:自2001年3月到2005年5月,采用重建钉治疗4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2例(4.3%)术中复位不良,无术中股骨近段骨折发生,随访9~30个月后,无远端锁钉处骨折发生,6例(13%)患者发生髋内翻,其中4例(8.7%)近端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1例近端拉力螺钉退出,1例为术中复位不良者。另有1例单纯近端拉力螺钉退出不合并髋内翻。余40(87%)例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国产重建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并发症少见,更易完成手术,但远期髋内翻发生率高,不能令人满意。 牛云峰 刘金榜 闫伟 秦本刚 郑永红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重建钉 并发症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36例疗效分析 2006年 牛云峰 刘金榜 邹群 闫伟关键词: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 疗效分析 脊髓损伤患者 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早期关闭对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两种不同的引流管使用方法对术后患者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9-12月本科室同一主刀采取膝关节正中入路、沿髌内侧缘切开关节囊术式的病例35例,术后根据不同的引流管开放形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例采用术后关闭引流管4h以上,患者自觉胀痛后再予以开放,对照组17例术后引流管处于自然开放引流状态,观察两组术后6、12、24、48h的引流量,术后1、3、5d的体温,切口愈合时间及出院时HSS评分。结果:实验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平均体温、切口愈合时间及出院时HSS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先关闭引流管4h以上可明显减少术后出血。 何雨 牛云峰 闫伟 李广贤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 引流管 术后出血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7例报告 2004年 刘金榜 郑永红 牛云峰 梁俊芳关键词:腰椎间盘术 椎间隙感染 手术治疗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小面积皮肤缺损伴钢板外露 2014年 目的:研究持续封闭负压引流用于小面积的皮肤缺损并钢板外露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2年间小面积皮肤缺损伴钢板外露面积患者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4~54岁,平均37岁,皮肤缺损面积分别为9、9、12、16 cm2,其中胫腓骨远端骨折3例,胫腓骨近端骨折1例。除外严重感染和骨髓炎及血供障碍者,接受清创手术后,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每周更换一次,直至新鲜肉芽覆盖钢板及创面。结果经平均3周(分别为2、2、3、5周)治疗,所有患者创面及钢板均被新鲜肉芽填充,没有感染患者。结论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可用于小面积皮肤缺损并钢板外露患者,具有治疗简单,避免多次手术的优点。 牛云峰 王欢 许金松关键词: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皮肤缺损 钢板外露 混合镇痛剂联合不同糖皮质激素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比较混合镇痛剂分别联合醋酸泼尼松和复方倍他米松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9例单侧TKA患者随机分为醋酸泼尼松组(40例)与复方倍他米松组(39例),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静息和活动时疼痛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72 h内吗啡的使用量;监测手术前后ESR、CRP变化;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KSS评分以及术后塞来昔布服用持续时间。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12 h静息时VAS评分醋酸泼尼松组较复方倍他米松组低(P <0. 05);两组其余时间点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膝关节活动度、术后72 h吗啡使用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醋酸泼尼松组术后1、3、5 d的CRP以及术后3、5 d的ESR下降迅速,与复方倍他米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各时间点KSS评分、塞来昔布服用持续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混合镇痛剂联合醋酸泼尼松注射于关节周围,在TKA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良好,炎性指标低,且安全性高。 李广贤 牛云峰 刘金榜 许金松 董方亮 王欢关键词:全膝关节成形术 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