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灵峰

作品数:11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窥镜
  • 2篇窥镜
  • 2篇鼓膜
  • 2篇鼻炎
  • 1篇地奈德
  • 1篇咽喉反流
  • 1篇食管
  • 1篇食管PH监测
  • 1篇食管反流
  • 1篇手术
  • 1篇水温
  • 1篇透射
  • 1篇突发性耳聋
  • 1篇清肺
  • 1篇染色
  • 1篇染色法
  • 1篇黏膜
  • 1篇脱敏
  • 1篇脱敏汤
  • 1篇胃食管

机构

  • 6篇凉山彝族自治...
  • 4篇凉山州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0篇熊灵峰
  • 5篇吴同祥
  • 4篇石柱
  • 4篇康琦
  • 2篇张学华
  • 2篇龙靓
  • 2篇李艺梅
  • 2篇石柱
  • 1篇韩琳
  • 1篇王仁利
  • 1篇张立红
  • 1篇郑宏伟
  • 1篇冯江
  • 1篇冯江

传媒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50例
2008年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方法、疗效及优点。方法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共50例(62眼)。结果 治愈58眼,好转2眼,无效2眼,总有效率为97%(60/62)。结论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在美容及造口设计合理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鼻外法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成功的关键主要与造口位置的选择及射频的应用等方面有关。
石柱龙靓吴同祥熊灵峰
关键词:泪囊炎内窥镜泪囊鼻腔吻合术
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7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患者的发病类型、临床表现、听力学特征以及影像学特点,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5月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患者的发病类型、临床表现、颞骨CT结果、术中探查以及手术听力重建结果,以鼓室探查结果为基础进行术前纯音测听、中耳共振频率以及静态声导抗的结果分析。结果结合手术资料发现,78例患者中先天性中耳畸形37例(47.4%)、耳硬化症25例(32.1%)、先天性中耳胆脂瘤9例(11.5%)、先天性中耳胆脂瘤合并听骨链畸形3例(3.8%)以及外伤致传导性聋4例(5.1%);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颞骨CT对先天性中耳畸形、耳硬化症、先天性中耳胆脂瘤诊断率分别为41.2%、50.0%及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中对先天性中耳畸形和耳硬化症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重建术后患者平均气导阈值以及平均气骨导差均有所降低,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主要发病类型包括先天性中耳畸形、耳硬化症以及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手术重建听力对于鼓膜完整的单耳传导性聋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康琦吴同祥石柱熊灵峰
关键词:发病类型
联合径路行上颌骨骨折复位术
2011年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鼻腔中鼻道入路联合尖牙窝入路行上颌骨骨折复位术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6例经鼻内镜鼻腔中鼻道入路联合尖牙窝入路行上颌骨骨折复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手术效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7d拆线,1个月后取出上颌窦内带气囊硅胶管,6例患者均创面愈合良好,眼球运动正常,复视均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见面部肿胀消退,面部与外鼻无畸形。结论经鼻内镜鼻腔中鼻道入路联合尖牙窝入路行上颌骨骨折复位术是简单可行,疗效可靠,合并症少的手术方式。
熊灵峰
关键词:联合径路
布地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减轻扁桃体术后疼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扁桃体手术术后常出现明显的咽喉疼痛,咽部异物感,张口困难,耳痛等不适症状,这些不适症状的改善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疾病恢复。糖皮质激素和利多卡因已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2011年5月~2014年1月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减轻扁桃体术后咽喉疼痛及咽部异物感的疗效,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1临床资料。扁桃体切除术患者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12~47岁,中位年龄28岁,均无糖皮质激素禁忌证,无利多卡因过敏者。
康琦吴同祥石柱熊灵峰
水温对大鼠鼻黏膜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不同水温刺激后大鼠鼻黏膜的损伤及修复过程的形态学变化。方法144只大鼠随机分为37、50、70℃组,每组以相应温度的生理盐水滴在大鼠双侧鼻中隔黏膜(各0.05ml)30次,每分钟1次。每组分别在滴鼻的第15、30分钟以及滴鼻后第1、3、7、14、28、42天取刺激区鼻中隔黏膜行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结果与37℃比较,50、70℃组在滴鼻的第15、30分钟以及滴鼻后第1、3天,黏膜损伤明显,尤其70℃组在滴鼻后第3天的黏膜损伤最为严重。50℃组第7天渐恢复,第14天基本恢复,70℃组在第28天仅少数恢复,42天后仍未完全恢复。结论50、70℃水温均可损伤鼻黏膜,50℃组2周后可修复,70℃组预后较差。
石柱龙靓吴同祥熊灵峰康琦张学华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鼻黏膜HE染色法
突发性耳聋治疗方法探讨和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的分型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均为发病后两周以内收入院治疗。根据患者听力损失的类型将其分型,不同的类型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并分析结果。结果:根据听力损失类型并依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1996)疗效分级标准,低频下降型(250~500 Hz处听力下降)预后最好;中频下降型(500~4 000 Hz处听力下降)与平坦型预后较好;高频下降型(4 kHz以上听力下降)与不规则型预后较差;全聋型预后最差。结论:各类型的突发性耳聋由于发病机制的不同,其预后也有较大的差异。
熊灵峰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临床分型
凉山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张学华石柱吴同祥熊灵峰马阿依王仁利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常见疾病流行病学AR
清肺脱敏汤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研究清肺脱敏汤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A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n=150)与对照组(清肺脱敏汤+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n=150),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及体征量化得分、免疫球蛋白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效果、用药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及鼻甲肿大症状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gG、IgE及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物质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活动、睡眠、非鼻部症状、实际问题、鼻部症状、眼部症状及情绪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得分更低(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脱敏汤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能有效减轻AR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其免疫功能及治疗有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并降低复发率,减轻复发症状,且药物安全性高。
熊灵峰石柱冯江李艺梅康琦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对咽喉反流的诊断价值及特点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对咽喉反流患者用食道测压定位法行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探讨其诊断价值及特点。方法对53例疑咽喉反流患者用食道测压定位法行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同时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2个量表评估。结果 53例患者中31例咽喉反流阳性,与吸烟有相关性。RSI中以声嘶、咽异物感、持续清嗓为主要症状,RFS中以后连合增生、假声带沟、喉内黏液附着为主要体征。咽喉部酸反流主要发生在直立位,其中9例患者只有咽喉反流性疾病,10例只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酸反流次数、酸暴露时间(即pH<4.0的总时间)与2个量表的评估有显著性差异。咽喉部pH监测结果与2个量表评估结果程度一致。结论咽喉反流性疾病可不伴发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减少酸反流次数及减少酸在咽喉部停留时间在治疗疾病中较为重要,RSI和RFS 2个量表可作为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的初筛。
张立红熊灵峰郑宏伟韩琳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食管PH监测咽喉反流
耳内镜鼓膜成形显微手术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耳内镜鼓膜成形显微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8例鼓膜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耳内镜鼓膜成形显微手术,并连续随访半年。术前及术后行纯音测试,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听力变化情况,并统计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患者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分别为(30.61±4.55)d B HL、(8.07±5.14)d B HL,与手术前比较显著较高(P〈0.05);术后随访半年发现,48例患者中有46例(87.50%)完全愈合,1例(2.08%)遗留有小孔,2例(4.17%)出现中耳感染,1例(2.08%)再次穿孔,2例(4.17%)鼓膜内陷。结论 耳内镜鼓膜成形显微手术治疗鼓膜穿孔疗效显著,手术视野好,患者术后半年听力显著提高,并且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熊灵峰康崎李艺梅冯江
关键词:显微手术鼓膜穿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