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伯芳
-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网络环境下护理管理模式的转变与效果被引量:6
- 2011年
-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HIS)、图像存档、传输系统(PACS)、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和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的广泛应用,临床护理工作模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而导致了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与改变。我院从2006年开始,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改变固有的护理管理模式,开发应用护理效率评价系统、护理质量检测与反馈系统、
- 蔡宝英迟凤玉金霞熊伯芳
- 关键词:护理管理模式网络环境临床检验信息系统护理工作模式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
- 病人身份标识带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08年
- 熊伯芳迟凤玉蔡宝英李惠敏王秋华
- 关键词:住院病人医护人员腕带
- 临床护理综合信息实时采集处理评价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创建临床护理信息化平台,使护士能够充分利用现代化工具及手段直接服务于病人,科学评价护理工作。方法:利用掌上电脑(PDA)移动、便捷及扫描腕带标识功能,研制"临床信息实时采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护理信息综合评价",为一体的采集、识别、记录、处理、评价系统。结果:减少了临床护理中间环节及人工标识等繁杂重复工作,使临床护理等工作流程再造,简捷工作程序。结论:利用智能化避免了人工识别出错的几率,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通过数据平台自动统计护理工作量,为促进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向科学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 迟凤玉翟树悦蔡宝英熊伯芳赵长江李明哲杨炎
- 关键词:护理信息腕带标识综合评价
- 掌上电脑与腕带标识在检验标本采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7年
- 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利用掌上电脑方便、快捷的方式将护士工作站部分功能前移,护士可携带掌上电脑,直接到床旁处理检验医嘱,扫描病人腕带上的条形码,进行身份识别,同时以快捷键方式直接进入该病人检验医嘱界面,扫描试管确认后为病人采血,保证检验医嘱与病人、标本识别的唯一准确性。改变了传统采血工作模式,解决多年来此项护理工作多班重复、反复查对还难免不出现错误的工作状况。再造工作流程,使检验标本采集严谨规范,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 迟凤玉蔡宝英王秋华白俊萍熊伯芳
- 关键词:掌上电脑腕带检验标本
- 血液透析隧道式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并发症的护理被引量:2
- 2007年
- 熊伯芳李娟
- 关键词:长期血液透析颈内静脉留置隧道式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
- 血液净化中心目标管理初探被引量:2
- 2004年
- 何兰珍刘爱霞熊伯芳王俊玲
- 关键词:参与式血液净化中心
-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识别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和掌上电脑的方便、快捷功能,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识别系统"集成在移动护士工作站中。方法通过在床旁扫描病人佩戴的腕带条码,系统自动通过无线网络从医院信息系统获取病人的相关信息和医嘱,并从临床检验信息系统获取病人的检验项目、试管类型、标本类型等;护士根据系统提示为病人采集标本,扫描试管条码后,系统对试管的条码进行确认,并将试管和该病人的信息通过临床检验信息系统进行对应。结果减少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的中间环节及人工标识等繁杂重复工作,简化了工作程序,缩短了间接护理时间,降低了由于护理操作产生的危险因素和差错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结论护士采集的标本能够实时地进入检验信息系统,检验科通过系统可直接获取检验信息并及时将检验结果反馈给临床科室。
- 迟凤玉蔡宝英王秋华杨炎白俊萍熊伯芳
- 关键词:腕带检验标本
- 急性重度中毒应用血液灌流抢救的临床体会
- 某院自1996年5月至2006年3月采用血液灌流(HP)技术对71例急性重度中毒患者进行94例次抢救,取得良好的效果。
- 何兰珍熊伯芳李娟
- 关键词:急性重度中毒血液灌流技术抢救治疗
- 文献传递
- 甲硝唑、庆大霉素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褥疮20例
- 2006年
- 柳转岭李娟熊伯芳荷兰珍
- 关键词:甲硝唑庆大霉素褥疮
- 网络模式下应用PDA对护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被引量:3
- 2008年
- 迟凤玉蔡宝英金霞熊伯芳王秋华
- 关键词:网络护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