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晔 作品数:11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化学工程 更多>>
转基因介导的RNA干扰抵抗口蹄疫病毒感染的研究 口蹄疫病毒(FMDV)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畜牧业的巨大损失。现有防疫手段的不足使新型抗病毒办法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RNA干扰(RNAi)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后调控的分子机制,并且已对其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开... 焦晔关键词:转基因 SHRNA 文献传递 利用大肠杆菌tyrB-aspA基因串联表达制备L-苯丙氨酸 2005年 从大肠杆菌K12菌株中获得tyrB和aspA基因,将2个基因串联并克隆到pλPR质粒上,然后转化到E·coliP2392菌株进行表达。相应酶活力和氨基酸产量检测结果表明,单基因表达和双串联基因串联表达菌株的酶活性成倍提高,与原始菌株相比,AspA活力分别提高243%与239%,TyrB活力分别提高到247%和236%。以基因双串联表达菌株E·coliPBA的菌体悬浮液为酶原,以铵盐、反丁烯二酸和苯丙酮酸为酶转化底物,反应3h后,苯丙酮酸转化苯丙氨酸的效率为93%,苯丙氨酸产率达到0·6g/(g·h)(细胞),是对照菌株的4·7倍。 范长胜 李欣 高山峨 王海蛟 焦晔 王建刚 梁国新 陶菊红关键词:天冬氨酸酶 苯丙氨酸 L-苯丙氨酸 串联基因 大肠杆菌 E.COLI 利用aspA与tyrB基因串联表达制备苯丙氨酸 本文报道从大肠杆菌K12菌株中获得aspA和tyrB基因,将两个基因串联并克隆到pλPR质粒上,然后转化到E.coliP2392菌株进行表达.相应酶活力和氨基酸产量检测结果表明单基因表达和双串联基因串联表达菌株的酶活性都... 范长胜 焦晔 王建刚 李欣 高山峨 王海蛟 梁国新 陶菊红关键词:天冬氨酸酶 苯丙氨酸 文献传递 抗家畜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多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家畜口蹄疫病毒工程多肽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多肽疫苗以截短的β-半乳糖苷酶pWR280作为抗原载体蛋白,以化学合成法合成编码口蹄疫病毒VP1蛋白中具有抗原性的氨基酸肽段的DNA... 刘明秋 严维耀 郑兆鑫 焦晔文献传递 家猪Ⅲ型干扰素的生物化学性质与抗病毒能力研究 2014年 根据(GenBank公布的家猪Ⅲ型干扰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猪肾细胞PK-15中调取了家猪干扰素PoIFN-λ1,-λ3的cDNA序列,构建成pcDNA3.1B-/PoIFN-λs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及性质研究.首先检测了在中华仓鼠肾细胞(BHK-21)中的转录及翻译水平,发现PoIFN-λ1,-λ3分别具有1个及2个N端糖基化位点.其次,鉴定了PoIFN-λs在猪肾细胞IBRS-2及PK-15中对合成双链RNA poly I:C、口蹄疫病毒(FMDV)及伪狂犬病毒(PRV)的应答表达谱.此外,检测了PoIFN-λs在IBRS-2中诱导抗病毒基因及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oIFN-λs可显著诱导MX、OAS、PKR等干扰素激活基因(ISGs)及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抗病毒实验表明,PoIFN-λs在PK-15/PRV及IBRS-2/FMDV系统均具有低于PoIFN-α12的抗病毒活性;但在与PoIFN-α12联合使用时,抗FMDDV效果增强,Real time PCR检测发现ISGs表达量协同升高. 陈琳琳 冯抒宇 栾喜梅 焦晔 刘明秋 郑兆鑫关键词:口蹄疫病毒 伪狂犬病毒 抗病毒活性 靶向HBV C基因的siRNA在HepG2.2.15细胞中对HBV的抑制作用 2012年 目的研究靶向HBV C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表达质粒对HepG2.2.15细胞中HBV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构建两个靶向HBV C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S1和S2,以及用于对照的非同源shRNA表达质粒S3。转染HepG2.2.15细胞后,通过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中HBV C基因表达和细胞上清中HBV DNA、HBsAg和HBeAg表达。结果在转染后24 h时,HBV C基因mRNA表达量下降58%~83%,HBV DNA下降了2.44~3.36个log值,HBsAg和HBeAg的表达水平分别降低了51%~79%和50%~77%。S1、S2联合运用可以提高对HBV的抑制作用,而S3无抑制效果。结论靶向HBV C基因的shRNA表达质粒S1、S2及其联合运用,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和表达。 肖安 刘斌 焦晔 赵欣 刘明秋 严维耀 郑兆鑫关键词:小干扰RNA 短发夹状RNA 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基因工程多肽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为了构建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多肽疫苗,用反转录PCR方法扩增VP1基因并测得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将VP1(133AA^163AA)、VP2(1AA^33AA)抗原表位基因分别与β-半乳糖苷酶基因(简称LacZ’)3′末端相连构建表达质粒LacZ’-VP1和LacZ’-VP2.化学合成VP1(133AA^163AA)-VP2(1AA^33AA)-VP1(133AA^163AA)串联重复抗原表位DNA,然后分别连接在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IgG重链恒定区基因的3′末端,构建两种重组表达质粒LacZ’-VP1(133AA^163AA)-VP2(1AA^33AA)-VP1(133AA^163AA)(命名为pT1)和IgG-VP1(133AA^163AA)-VP2(1AA^33AA)-VP1(133AA^163AA)(命名为pT2).通过Western blot、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测定、T细胞增殖反应及豚鼠抗病毒保护实验分析所构建疫苗的免疫原性及有效性.结果显示pT1、pT2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诱发豚鼠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及刺激豚鼠T细胞增殖.pT1、pT2两种融合蛋白分别2次免疫豚鼠后,100%的豚鼠能抵抗100 ID50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攻击.pT2融合蛋白1次免疫豚鼠后70%的豚鼠能抵抗100 ID50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攻击. 韩姬 王加龙 焦晔 刘明秋 严维耀 郑兆鑫关键词:FMDV ASIA 抗原表位 抗口蹄疫病毒siRNA在HEK-293细胞诱导β-干扰素的研究 2008年 利用shRNA(short-hairpin RNA)表达质粒在HEK-293细胞上评估了多个dsRNA诱发产生干扰素(IFN)的能力.结果显示,p3D3(19 nt),pPol(56 nt),p21NT(21 nt)和p63NT(63 nt)能够诱发IFN-β的产生,其中p3D3和p63NT能强烈诱导IFN-β;而p3D1(19 nt),p3D2(19 nt)和pLacZ(83 nt)没有明显的IFN-β诱发能力.结果显示,诱发干扰素产生的能力与dsRNA的片段长度没有关系,可能与其序列有一定相关性. 崔少强 丛薇 焦晔 刘明秋 严维耀 郑兆鑫关键词:3D基因 DSRNA SHRNA SIRNA 干扰素 能抑制口蹄疫病毒的shRNA转基因重组质粒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抑制口蹄疫病毒的转基因重组质粒及其应用。该质粒含有两个shRNA表达基因,能同时编码两种分别靶向口蹄疫病毒基因组3D RNA聚合酶和2B非结构蛋白保守区域的特异shRNA;两个sh... 刘明秋 郑兆鑫 曾溢滔 焦晔 严维耀文献传递 能抑制口蹄疫病毒的shRNA转基因重组质粒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遗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抑制口蹄疫病毒的转基因重组质粒及其应用。该质粒含有两个shRNA表达基因,能同时编码两种分别靶向口蹄疫病毒基因组3DRNA聚合酶和2B非结构蛋白保守区域的特异shRNA;两个shR... 刘明秋 郑兆鑫 曾溢滔 焦晔 严维耀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