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存仙

作品数:36 被引量:167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卫生厅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产前
  • 6篇妊娠
  • 6篇综合征
  • 5篇蛋白
  • 5篇血清
  • 5篇孕妇
  • 5篇产前筛查
  • 4篇新生儿
  • 4篇抑制素
  • 4篇抑制素A
  • 4篇妊娠相关
  • 4篇胎儿
  • 3篇血管
  • 3篇孕期
  • 3篇保健
  • 3篇B超
  • 3篇产前诊断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损伤
  • 2篇血浆

机构

  • 28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云南省妇幼保...

作者

  • 28篇焦存仙
  • 14篇董旭东
  • 11篇朱宝生
  • 8篇刘云霞
  • 5篇苏洁
  • 5篇赵飞飞
  • 5篇吴云萍
  • 5篇朱姝
  • 4篇吴莉
  • 4篇李利
  • 4篇罗世香
  • 4篇卢晓红
  • 3篇刘宁
  • 3篇李献珍
  • 3篇李苏云
  • 3篇祝杏珍
  • 3篇章锦曼
  • 3篇史纪芳
  • 3篇陈红
  • 2篇张荣慧

传媒

  • 6篇中华妇幼临床...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云南医药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世界今日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检测孕妇血清、乳汁及新生儿血清乙肝标志物的优生学意义被引量:13
2000年
本文通过对 146例乙肝标志物阳性产妇乳汁及其新生儿静脉血清学检测两对半 ,结果 乙肝大三阳母亲乳汁内HBsAg阳性检出率为 82 .14%。单纯HBsAg阳性母亲乳汁内HBsAg阳性检出率为 3.39%。免疫法血清学检测新生儿 乙肝标志物阳性率为 16 .6 7%。结论 乙肝大三阳母亲不宜母乳喂养 ;
罗世香焦存仙刘仕萍
关键词:乳汁新生儿孕妇血清乙肝标志物
急诊介入栓塞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02年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急诊介入栓塞止血的价值。方法 本组 2 7例产后大出血 ,出血量10 0 0~ 5 0 0 0ml,出血原因为 :中央型前置胎盘 ,宫颈妊娠、产伤、胎盘粘连和滞留 ,宫缩乏力、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凝血功能障碍等 ,多数患者为复合性因素。经临床紧急抢救、输血、抗休克、清宫、使用宫缩剂、止血剂、缝合或 (和 )阴道填塞止血等处理 ,难于控制出血者行急诊介入栓塞止血 ,采用超选择髂内动脉前支插管 ,造影明确诊断后用明胶海绵条或碎片栓塞靶动脉。结果 插管成功率 96 .3% ,发现 1例异位子宫动脉。栓塞后立即止血 2 2例 (81.5 % ) ,渐止血 4例 (14 .81% ) ,总有效率 96 .3%。 8例合并产后DIC ,其中 1例伴有多脏器损伤 ;11例失血性休克均抢救成功。 1例插管未找到子宫动脉 ,而改作子宫切除术。本组无栓塞并发症及病死率。结论 急诊介入栓塞止血是抢救危及生命的产后大出血的理想方法 ,不仅能挽救产妇的生命 ,而且能保留产妇子宫 ,对抢救产后DIC也有良效 。
席嘉元任淑平吕梁焦存仙刘云霞杨珏邓刚李纪康曹新华米岚
关键词:产后大出血
IGF-1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1(IGF-1)对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18例窒息后伴心肌损伤的新生儿,其中轻度窒息11例,重度窒息7例,均为足月适于胎龄儿, 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取外周静脉血,用于IGF-1和CK...
李利董旭冬吴莉焦存仙李献珍曾明辉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IGF-1
文献传递
产科DIC13例临床分析
2001年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的危重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我院自1997-07以来共收治DIC13例,现将临床特点及治疗讨论如下。
李桂清焦存仙
关键词:产科DIC危重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生命
母血及脐血IGF-1、C肽和IGFBP-1质量浓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母体和脐血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IGF 1)、C肽 (CP)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1(IGFBP 1)质量浓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选择 12例大于胎龄儿 (LGA)、15例适于胎龄儿 (AGA)和 2 0例小于胎龄儿 (SGA) ,分为 3组 ,分别抽取脐血和其母外周静脉血 ,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IGF 1、CP和IGFBP 1。结果  (1)LGA组脐血IGF 1、CP、IGFBP 1质量浓度 (ng·mL-1)分别为 5 9 76± 14 5 0 ,1 36± 0 5 8,5 3 78±19 6 7;AGA组为 33 6 5± 12 74 ,0 90± 0 4 5 ,10 4 79± 2 7 6 0 ;SGA组为 17 0 5± 8 10 ,0 5 2± 0 2 2 ,16 9 2 1± 5 5 30 ;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2 )LGA组新生儿母亲血清IGF 1、CP、IGFBP 1质量浓度 (ng·mL-1)分别为2 6 7 15± 99 4 3,2 84± 0 93,15 8 5 0± 5 1 2 5 ;AGA组母亲分别为 2 37 34± 10 5 5 6 ,2 71± 0 72 ,170 78± 6 3 6 9;SGA组分别为 2 2 9 5 3± 94 17,2 5 9± 0 83,188 90± 74 0 4 ;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但同组患儿母血IGF 1、CP及IGFBP 1均显著高于脐血水平 (除SGA组母血与脐血IGFBP 1差异无显著性外 )。 (3)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脐血IGF 1、CP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814、0 6 5 4 ,P <0 0 1) ;与IGFBP 1?
李利吴莉张云董旭东焦存仙李春华李献珍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C肽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根据中医理论用妊娠平安汤为基本方配合西药治疗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52例收到 了显著的效果,改善了临床症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比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明显提高。
周映华任淑平焦存仙祝杏珍王淑荣刘云霞
关键词:胆汁瘀积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并发症
水针减痛分娩扩充应用临床观察
2005年
赵飞飞焦存仙
关键词:水针分娩镇痛
降低出生缺陷关键技术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探讨降低出生缺陷的关键技术及干预措施。方法以Duchenne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脊肌萎缩症(SMA)、地中海贫血(地贫)、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唐氏综合征(DS)、18三体综合征(ES)、神经管缺陷(NTD)等为目标疾病,调查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昆明市盘龙区、五华区共5004例孕妇补充叶酸的情况;对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曲靖市妇幼医院、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昆明玛利亚女子医院、昆明市盘龙区妇幼保健所、云南省大理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7660例孕妇,在孕8~20周^+6进行血清学筛查;对筛查高风险或有其他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经遗传咨询后进行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和胎儿超声检查;对有DMD、SMA、地贫、G6PD患儿生育史或家族史的孕妇,用相应的DNA分析技术进行产前基因诊断;随访妊娠结局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5004例孕妇中围孕期补充叶酸者占30.10%(1506/5004);接受血清学筛查的27660例孕妇中发现DS、ES、NTD高风险孕妇2313例,其中2096例孕妇自愿接受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其中2例为双胎);另有67例DMD、SMA、地贫、G6PD高风险的孕妇通过遗传咨询自愿接受产前基因诊断。对以上2163例高风险孕妇(共2165例胎儿)进行产前诊断,确诊染色体异常胎儿102例、NTD17例、DMD4例,重型仅地贫1例;经遗传咨询后自愿终止妊娠91例严重出生缺陷胎儿,另有1例双胎之一为DS于孕24周胎死宫内,32例染色体平衡易位或倒位胎儿继续妊娠。接受产前诊断的2163例孕妇足月分娩新生儿2071例,羊膜腔穿刺术后1周内流产2例(胎儿染色体均正常);有4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孕妇因拒绝接受产前诊断而生育了4例Ds患儿。随机抽样随访5000例血清学筛查低风险孕妇的�
朱宝生苏洁卢晓红贺静朱妹焦存仙章锦曼唐新华陶滢林克萍陈红李苏云
关键词:先天畸形血清学试验产前诊断产前保健
唐氏综合征发生率及其受产前筛查干预的研究被引量:31
2005年
目的探讨住院分娩活产婴儿中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以及产前筛查对降低唐氏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方法计算唐氏综合征的发生率,分析产前筛查率与唐氏综合征发生率的相关性,评估产前筛查对降低唐氏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结果 2000年至2002年门诊的24.3%孕早、中期孕妇参与产前筛查,筛查出并经产前诊断证实1例唐氏综合征胎儿,同期分娩活产婴儿7063名中有唐氏综合征患儿7例, 合计发生率为1/883;2003年至2004年产前筛查率上升至81.6%,在5273名活产婴儿中有唐氏综合征3 例,发生率降至1/1758。结论本组唐氏综合征的近似发生率可能高于1/785,产前筛查是能够在孕早、中期筛查出高风险患者的有效方法,提高产前筛查率可降低唐氏综合征发生率。
朱宝生焦存仙朱姝董旭东胡云英刘云霞冯怀英刘娟唐新华张云霞王瑞红祝杏珍章晓梅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发生率产前筛查
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1999年
焦存仙陆琼董旭东
关键词:围产儿死亡率产科并发症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孕期保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