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晓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腹膜
  • 10篇腹膜透析
  • 5篇透析患者
  • 5篇腹膜透析患者
  • 3篇腹透
  • 2篇信息化
  • 2篇信息化管理
  • 2篇休整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术
  • 2篇植入术后
  • 2篇术后
  • 2篇透析管
  • 2篇流量计
  • 2篇门诊
  • 2篇门诊随访
  • 2篇护理
  • 2篇护理管理
  • 2篇废液
  • 2篇腹膜透析管

机构

  • 1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潘晓红
  • 7篇邢小红
  • 3篇毛志国
  • 3篇徐成钢
  • 3篇李林
  • 3篇赵学智
  • 3篇孙琳琳
  • 2篇郁胜强
  • 2篇陈冬平
  • 2篇吴俊
  • 2篇孙丽君
  • 2篇陈娟娟
  • 2篇马熠熠
  • 2篇丁小萍
  • 2篇戴兵
  • 2篇彭飞
  • 2篇潘晨
  • 1篇陶煜
  • 1篇杨明
  • 1篇杨丽

传媒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键接触点在腹膜透析患者宣教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关键接触点在腹膜透析(简称腹透)患者宣教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7-9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腹透门诊进行腹透且有认知能力的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进行腹透且有认知能力的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宣教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关键接触点进行宣教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对宣教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护理人员宣教态度的认可程度均高于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关键接触点对腹透患者进行宣教及护理,可找出腹透患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护理工作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邢小红毛志国张晓萍潘晓红陈静陈娟娟
关键词:腹膜透析健康宣教
腹透液引流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腹透液引流监测装置,包括进液管和积液袋,进液管上具有输液报警器和墨菲式滴壶,进液管的出液口与积液袋连接,积液袋上设有测试隔离区,测试隔离区内放置有尿液分析试纸条,测试隔离区外侧面为透明观察窗。在本实用新型...
宫婵娟邢小红杨明李林潘晓红邰宏琴
文献传递
信息化管理在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探索腹膜透析中心采用信息化管理在门诊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腹透中心的工作特点及护理管理需求,设计开发软件《腹膜透析管理系统》。对照组采用传统门诊随访及记录方式,改进组采用《腹膜透析管理系统》管理,分析2组患者腹膜透析管理质量和治疗效果、腹透中心护士护理文书书写所耗时间。结果在2组患者入组初期临床病情等基本信息无差异的情况下,改进组护士书写文书时间明显缩短(P〈0.05);掉队率、失访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水肿及营养不良的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采用《腹膜透析管理系统》管理,可使腹透患者透析数据更加准确、全面、动态、及时,缩短护士文书书写时间,降低失访率,减少并发症,提高中心管理效率,该软件对应用医院信息系统的医院有较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王莉莉邢小红潘晓红潘晨
关键词:腹膜透析护理管理信息化门诊随访
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后休整期与腹透导管相关并发症间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后至开始腹膜透析时的时间间隔(手术后休整期)与患者腹透导管相关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寻找合适的腹膜透析导管术后休整期。方法:回顾性总结本科室从1997年以来部分实行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并长期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154例,根据腹透管置管植入术后休整期长短不同分为3组,7 d以内组(时间<7 d)、7 d以上组(7 d≤时间<14 d)和14 d以上组(时间≥14 d),分析3组患者的原发疾病,术前白蛋白和肌酐水平、腹透液渗漏、腹透管移位、大网膜包裹等腹透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干预的例次。结果:各组中疾病谱分布、术前血清白蛋白及肌酐值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以内组患者发生腹透液渗漏发生率(10.0%)、腹透管移位发生率(22.5%)、大网膜包裹发生率(20.0%)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7 d以上组和14 d以上组之间上述并发症发生率相当(P>0.05);7 d以内组需手术处理的并发症(81.0%)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管植入术后7~14 d的休整期能明显减少腹透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是比较合适的休整期。
陈冬平马熠熠徐成钢赵学智孙琳琳孙丽君潘晓红
关键词: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退出治疗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分析进入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患者基线的相关检测指标和临床资料,探究可能影响PD患者最终退出的危险因素,为患者透析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PD中心99例ESKD行PD管植入术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信息,根据患者在随后3年内是否退出PD将其分为退出组(包括死亡组和转血液透析组)和维持PD组,对术前相关检测指标和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可能影响PD退出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排除肾移植(10例)及失访(6例)后,共有83例纳入分析。维持PD组50例,退出组33例,其中死亡19例,转血液透析14例。多因素逐步Cox回归分析提示,患者术前患有糖尿病(P=0.003,HR:3.61,95%CI:1.57~8.30)、高磷血症(P〈0.001,HR:1.65,95%CI:1.26~2.13)、高血清总胆红素(P=0.006,HR:1.11,95%CI:1.03~1.19)是影响患者退出PD的独立危险因素;除上述指标外,年龄(P=0.035,HR:1.05,95%CI:1.00~1.07)、低血红蛋白(P=0.016,HR:0.96,95%CI:0.94~0.99)是影响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高磷血症、高血清总胆红素是影响PD患者退出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旭娇庹素馨陶煜卞蓉蓉邢小红潘晓红陈娟娟毛志国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COX回归分析总胆红素
信息化管理在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腹膜透析中心采用信息化管理在门诊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腹透中心的工作特点及护理管理需求,设计开发软件《腹膜透析管理系统》.对照组采用传统门诊随访及记录方式,改进组采用《腹膜透析管理系统》管理,分析两组患者...
邢小红潘晓红潘晨
关键词:腹膜透析护理管理信息化门诊随访
一种腹膜透析标本留取及废液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腹膜透析标本留取及废液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条废液袋连接管、泵、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和流量计,进液管路的进液口与废液袋连接管的出液口相连,进液管路的出液口与泵的进液口相连,泵的出液口与出液管路的进液口相连,流...
邰宏琴彭飞丁小萍邢小红郁胜强吴俊戴兵李林宫婵娟潘晓红
文献传递
一种腹膜透析标本留取及废液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出的腹膜透析标本留取及废液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条废液袋连接管、泵、进液管路、出液管路和流量计,进液管路的进液口与废液袋连接管的出液口相连,进液管路的出液口与泵的进液口相连,泵的出液口与出液管路的进液口相连,流量计...
邰宏琴彭飞丁小萍邢小红郁胜强吴俊戴兵李林宫婵娟潘晓红
文献传递
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调查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并讨论对策。方法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3年1月—2008年7月112例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退出原因。结果112例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是死亡(65.2%),其次为肾移植(17.0%)、转血液透析(12.5%)、转院(3.6%)及失访(1.8%)。原发病为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为78.6%(22/28),高血压患者为71.0%(22/31),均显著高于慢性肾炎患者的29.4%(10/34,P值均<0.05),前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的首位原因是感染(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43.8%),其次为心血管事件(20.6%)、脑血管事件(19.2%)、呼吸系统疾病(5.4%)、消化道出血(4.2%)、肿瘤(1.4%)。转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包括透析不充分(42.9%)、腹膜透析相关感染(28.6%)。腹膜透析早期(1年内)转血液透析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失败(堵管、漂管、渗液等,28.6%)。结论目前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主要原因是死亡,而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感染和心脑血管并发症。
杨丽潘晓红毛志国孙琳琳徐成钢张玉强赵学智梅长林
关键词:腹膜透析腹膜炎
护患对首次行腹膜透析患者出院准备度评估的差异性现状分析
目的:本研究主要了解首次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现状以及护士对患者出院准备度的评估之间的差异。由于尿毒症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腹膜透析的好坏又关系到患者生命延续的程度,患者出院后离开了医护的指导心里压力较大,对于疾病的...
张三利潘晓红裴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