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少辉
- 作品数:16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马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介入放射诊治恶性葡萄胎12例疗效观察
- 2003年
- [目的]探讨介入放射治疗恶性葡萄胎(以下简称恶葡)的价值。[方法]自1989年10月~1992年12月对12例恶葡病人进行超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化疗栓塞,并进行短期及长期疗效观察。[结果]12例恶葡病人介入治疗后全部存活,6例再妊娠后正常生育。[结论]髂内动脉插管化疗可提高疗效,并使用明胶海绵粉和条对子宫动脉远端末梢和近端主干的双重栓塞可进一步提高效果;化疗药物经动脉内给药可保留生育能力,但对致畸率的影响要做长期观察。
- 潘少辉
- 关键词:放射学恶性葡萄胎髂内动脉造影栓塞疗法
- 胸部双斜位CT扫描在支气管及肺部病变中的应用评价
- 2006年
- 目的:探讨机架倾斜支气管侧后斜位CT扫描在支气管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根据常规轴位显示的病变部位,取患侧近台的躯体与机架双斜位扫描设计,躯体向背侧、机架向尾侧倾斜25°-30°角包括主支气管、叶段支气竹区域于平静状态下屏气后逐层扫描。结果:共计检查病变55例,包括中央型肺癌27例,剧围型肺癌12例,支气竹内膜结核6例,炎性病变10例。均比常规轴位显示更多的诊断信息。结论:机架倾斜支气管侧后斜位CT扫描有利于补充常规轴位的不足,剥支气管及肺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 舒荣宝潘少辉王粮钢陶自坚钟康
- 关键词:体位设计支气管X线计算机
- 双倾斜角度CT扫描在肺部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肺末梢结节不同角度CT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并评价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12例原发性肺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横轴位CT扫描及双倾斜角度CT扫描。从毛刺征、切迹征、棘状突起征、胸膜凹陷征、血管关联征、空气支气管征像等方面,观测肺末梢型结节在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上的显示率,并与常规横轴位CT扫描作比较。 结果 毛刺征、切迹征、棘状突起征、血管关联征在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上的显示率达100%,空气支气管征66.66%,胸膜凹陷征83.33%:而常规横轴位CT扫描空气支气管征显示仅1例,显示率为8.34%;胸膜凹陷征显示率亦低,显示不清楚达5/12(41.66%)。 结论 双倾斜角度CT扫描与常规横轴位CT扫描比较,影像学特征表现显示更明显,特别是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征的显示更优。
- 潘少辉舒荣宝王粮钢陶自坚钟康
- 关键词:CT扫描空气支气管征显示率轴位胸膜凹陷征结节性病变
- 恶性葡萄胎超选择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5年随访被引量:2
- 1997年
- 5年前,我们对12例恶性葡萄胎(下称恶葡)患者运用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进行21次动脉化疗和栓塞,目前全部病例存活,并部分妊娠分娩,现将临床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 潘少辉赵中伟范兆轩张克健王灏叶世培
- 关键词:葡萄胎髂内动脉动脉栓塞
- MRI结合血清CA125对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MRI常规扫描、DWI及血清CA125对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收集76例卵巢肿块患者MRI及临床资料。使用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机,行常规矢状位T2WI、横轴位T1WI及抑脂T2WI,DWI取b值为50、500、800s/mm2。在西门子后处理工作站分析卵巢肿块的信号特征,测量良、恶性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结果卵巢良性(非畸胎瘤)、恶性肿瘤实性部分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0.904,最佳诊断阈值为1.281×10-3mm2/s。MRI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92.2%,约登指数为72.2%,Kappa值为0.729;MRI结合血清CA125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94.1%,约登指数为82.1%,Kappa值为0.821。结论 MRI多序列扫描结合ADC值定量分析、并参照血清CA125对卵巢肿块的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能有效提高鉴别诊断水平。
- 杨宏楷何永胜潘少辉王梦雅
- 关键词:卵巢肿块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CA125
- 恶性葡萄胎超选择性髂内动脉造影化疗栓塞的初步研究
- 1992年
- 三年来我们运用超选择性髂内动脉插管对7例恶性葡萄胎(下称恶葡)进行15次造影、化疗和栓塞。资料和方法 7例患者,年龄21~33岁,均有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史,清宫见葡萄胎组织和血块,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持续升高。7例均进行了B超、髂内动脉造影和胸片检查,1例还经手术证实。临床分期7例中Ⅰ期4例,Ⅱ期2例,Ⅲ_a1例。1例动脉化疗前行2疗程静脉化疗,1例动脉化疗间静脉化疗10天,余均未行静脉化疗。
- 潘少辉叶世培
- 关键词:葡萄胎栓塞术
- 胸部双倾斜位CT扫描在支气管及肺部球形病变中听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 潘少辉舒荣宝王粮刚陶自坚钟康
- 该技术的创造性主要在于自行设计的CT机架倾斜十躯体侧后倾斜的双倾斜位扫描方法,使常规CT横轴位扫描不能很好显示的斜行走向的支气管病变得到充分显示,以及能较好地显示肺部肿块的内部结构、边缘征象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病变定位...
- 关键词:
- 关键词:支气管肺部球形病变
- 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真实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8例患者的MRI和CT影像学表现,测量true-FISP序列上肝/腰大肌信号强度比值(S_(L/PM)),并与非增强CT检查肝/脾CT值比值(CT_(L/S))结果对比。结果:528例患者CT检查诊断脂肪肝阳性病例组107例,阴性组421例,两组间肝脏CT值(CT_L)、CT_(L/S)、S_(L/PM)均有显著性差异,脾脏CT值(CT_S)无统计学差异,CT_L、CT_S、CT_(L/S)、S_(L/PM)分别为(38.88±12.66)HU、(60.80±5.66)HU(t=-17.46,P<0.001);(53.22±3.85)、(52.49±3.65)(t=1.832,P=0.07);(0.73±0.24),(1.16±0.10)(t=-18.43,P<0.001);(0.73±0.24)、(1.56±0.28)(t=-23.02,P<0.001)。S_(L/PM)与CT_(L/S)正相关(r=0.43,P<0.001)。S_(L/PM)最佳诊断分界点为1.1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49(P<0.001),Kappa值0.797(P<0.001),敏感度为88.8%,特异度为94.3%,误诊率5.7%、漏诊率11.2%、总的符合率93.2%、Youden指数83.1%、比数积130.95、阳性预测值88.8%、阴性预测值94.3%。对轻、中、重度脂肪肝诊断的AUC分别为0.857、0.942、0.983(P<0.001),敏感度82.6%、100%、100%,特异度86.5%、80.5%、80.2%。结论:true-FISP序列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当发现肝脏信号强度减低且接近或低于腰大肌时可作为诊断标准,对中、重度脂肪肝的诊断效果高于轻度脂肪肝。
- 仝开军舒荣宝金元贞何永胜潘少辉朱阳阳
- 关键词:脂肪肝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CT诊断——附1例报告被引量:3
- 2004年
- 潘少辉
- 关键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CT检查血管造影
- 颈动脉狭窄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与DSA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re sonance angiography,3D CEMRA)在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3例患者的3D CEMRA及DSA资料,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两种方法对颈动脉狭窄的检出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比较3D CEMRA与DSA在不同程度血管狭窄方面的符合程度。结果与DSA相比,3D CEMRA颈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为97.5%,特异度为95.9%,两种方法对颈动脉狭窄的检出无统计学上差异(P>0.05)。在五种狭窄程度(Ⅰ-Ⅴ)3D CE-MRA与DSA比较符合度分别为97.5%,91.7%,88.9%,93.8%,100%。结论 3D CEMR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上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基本可以替代DSA。
- 何永胜潘少辉王粮钢曾光辉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