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飞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纳米二氧化钛膜的制备及体外生物学评价
- 2013年
- 目的:研究微纳米形貌二氧化钛膜的体外生物学性能,旨在寻找适合牙种植颈部软组织附着的钛表面微结构。方法:依据阳极氧化电压分为150V、180V、200V组,及机械抛光组;BCA法测定材料表面蛋白吸附;通过变形链球菌粘附和L929细胞粘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检测结果为机械抛光组呈浅的微沟纹,等向排列,表面光滑;阳极氧化组表面粗糙,呈椭圆形微孔,大小分布不一,直径约10 nm~2μm,孔间隔为半圆形突起,突起直径为100-500 nm。BSA吸附量,180V组吸附牛血清白蛋白量最大;变形链球菌菌悬液OD值提示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180V组和200V组间差异最大,180V组菌悬液细菌量最少;L929细胞在各组钛片表面生长良好,各组钛片对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cck-8测量值提示,180V组和200V组表面细胞粘附量均大于其它组(p<0.05)。讨论:钛表面的微纳米结构设计是构建种植体颈部生物学宽度、类天然牙龈牙附着的结构基础。结论:阳极氧化180V组表面形成微纳米结构的二氧化钛膜促进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抑制细菌的粘附同时增强了成纤维细胞的粘附,对生物学封闭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
- 吴孟纯李娟娟陈皓华张绮滕飞吴嫣云欧国敏
- 关键词:钛阳极氧化
- 前牙区严重骨缺损应用GBR技术同期植入种植体
- 目的:在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时,应用改良膜引导骨再生技术(GBR技术)完成骨增量和同期植入种植体,获得满意的临床修复效果.
方法:男性患者,36岁,上颌右侧中切牙、下颌左侧中切牙缺失伴有唇、舌侧严重骨凹陷缺损,上颌...
- 吴孟纯蔡潇潇张绮陈皓华李景貌滕飞杨树亮宫苹欧国敏
- 关键词:前牙区骨缺损种植体植入骨增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