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沈太基

沈太基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财贸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合作社
  • 2篇政府
  • 2篇农产
  • 2篇农产品
  • 2篇农业
  • 2篇贸易条件
  • 2篇工农产品
  • 2篇供销社
  • 1篇等价交换原则
  • 1篇有权
  • 1篇政府经济
  • 1篇政府经济职能
  • 1篇政府行为
  • 1篇市场经济
  • 1篇所有权
  • 1篇农村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农民
  • 1篇农民群众
  • 1篇农业产业

机构

  • 8篇安徽财贸学院

作者

  • 8篇沈太基
  • 2篇徐从才
  • 1篇杨文进
  • 1篇陈忠卫

传媒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学术界
  • 1篇财贸经济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中国经济问题
  • 1篇中国合作经济

年份

  • 1篇2000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合作社内部的等价交换原则被引量:1
1996年
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培育过程中,合作社必将日益成为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合作社的顺畅运行,需要处理好多种复杂的内外部关系,而正确认识和处理合作社内部的等价交换关系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合作社一方面必须坚持自身特有的一系列原则,否则就不成其为合作社,而沦为一般...
沈太基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业合作社等价交换原则
论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
1992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定,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随着改革的深入,传统体制下形成的政府职能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明显,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使之与市场经济要求一致的改革日益迫切。今后改革的重点势必转到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来。基于此。
沈太基杨文进
关键词:市场经济政府经济职能
民办──中国供销合作走向与国际合作运动接轨的首要步骤
1995年
民办──中国供销合作走向与国际合作运动接轨的首要步骤沈太基供销合作是中国合作运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市场经济的发育过程中,研究供销合作与国际合作运动的接轨,吸收各国合作运动的经验,对于指导中国合作运动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视中国供销合...
沈太基
关键词: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所有权农民群众供销社
论我国农村市场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和调控机制被引量:5
1996年
论我国农村市场培育中的政府行为和调控机制沈太基陈忠卫农村市场是国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购买力最大的市场。然而,我国目前的农村市场却滞后于城市市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并成为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一个障碍。农村市场的培育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政...
沈太基陈忠卫
关键词:政府行为
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供销合作社的地位和参与形式被引量:1
1996年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崭新课题。农业产业化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把分散在千家万户中的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联结起来,把农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形成大规模产业群,延长产业链,从而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市场化程度。大量的事实表明,农业产业化...
沈太基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供销社
我国利用外资结构问题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利用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利用外资结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此问题的兴趣。文中的利用外资指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通过对外借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利用其他方式筹措的境外现汇、设备、技术等,通常以货币单位表示。
沈太基
关键词:外资利用
工农产品贸易条件的形成机制及其完善
1993年
贸易先导是我国工农业经济流程发生历史性演变的推动力。现阶段我国工农产品贸易条件在经济转变过程中呈非对称性特征,表现为贸易基础的非对称性;贸易客体的非对称性;区域贸易的非对称性;贸易规则的非对称性。今后我们必须选择恰当的贸易战略促进我国工农产品流通与工农业的协调发展。
沈太基徐从才
关键词:农产品
论我国工农产品贸易条件及其完善——兼论我国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对策被引量:1
1993年
贸易条件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既包括贸易条件的体制性因素,如国家对工农业剩余产品的调动模型及方式等(简称贸易条件Ⅰ),也包括非体制性因素,如贸易流结构、流向、流量等流通力内容(简称贸易条件Ⅱ)。本文所指的农产品是大农业剩余产品的贸易,而工业品主要是同农产品相互交换的那一部分,以日用工业消费品为主,同时也包括农用生产资料。本文以中国的发展实践为背景,从工农业产品贸易条件的角度研究贸易与工农业发展的关系。
徐从才沈太基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条件协调发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