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晓丹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梅毒
  • 4篇早期梅毒
  • 4篇HIV
  • 3篇脱发
  • 3篇细胞
  • 3篇HIV感染
  • 3篇MSM人群
  • 2篇青霉
  • 2篇青霉素
  • 2篇苄星青霉素
  • 2篇毛发
  • 1篇凋亡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毒性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性
  • 1篇雄激素性脱发
  • 1篇阳性
  • 1篇液体敷料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房山区...

作者

  • 9篇高艳青
  • 9篇汪晓丹
  • 6篇张明
  • 3篇李娟
  • 2篇吴昊
  • 1篇闫俊玲
  • 1篇崔文颖
  • 1篇焦艳梅

传媒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MSM人群早期梅毒合并HIV感染NK和DC细胞数目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梅毒合并HIV感染者与单纯梅毒、单纯HIV感染者NK、DC细胞,探讨梅毒合并HIV感染的免疫学特点。方法在男男性接触(MSM)队列中入选26例早期梅毒患组,18例HIV感染组,18例早期梅毒梅毒合并HIV感染组的临床资料,并选取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分析各组NK、DC细胞的数目。对比HIV感染组、早期梅毒组、梅毒合并HIV感染组与健康组各项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四组间NK细胞比率比较,合并组比健康组明显降低(P<0.05)。四组间DC细胞比较,mDC比率HIV感染组明显低于早期梅毒组(P<0.001)、合并组(P<0.05)和健康组(P<0.05),早期梅毒组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pDC的比率在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NK细胞在合并感染组的比率明显降低,提示梅毒合并HIV感染者的固有免疫损伤较为明显;梅毒合并HIV感染者体内mDC变化是一个消耗与介导细胞免疫增强的综合结果。
汪晓丹张明李娟翁文佳高艳青
关键词:早期梅毒HIV
早期梅毒合并HIV感染的MSM人群Treg细胞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通过调节性T细胞初步探讨梅毒合并HIV感染的免疫特点。方法在男男性接触者队列中收集26例早期梅毒、18例HIV感染、18例早期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流式细胞术统计分析以上四组及早期梅毒组、合并组梅毒不同分期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水平差异。结果HIV组和早期梅毒组Treg细胞占PBMC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组(0.80%±0.10%,0.74%±0.07%vs 0.32%±0.05%,均P<0.05);合并感染组Treg细胞所占PBMC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组(1.01%±0.09%vs 0.32%±0.05%,P<0.001)。将单纯梅毒与合并感染患者按照不同临床分期进行分组,在一期进展为二期梅毒时Treg细胞占PBMC百分比均升高,但合并感染患者上升斜率更高。结论Treg细胞占PBMC百分比在早期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中明显升高,提示梅毒合并HIV感染时,机体的免疫抑制更明显。
汪晓丹张明李娟翁文佳高艳青
关键词:早期梅毒HIV调节性T细胞
外用域发液体敷料联合微针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观察外用域发液体敷料联合微针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组的27例AGA患者脱发区随机分为两组,一侧给予外用域发液体敷料单药治疗(对照组),每天两次,另一侧头皮给予外用域发液体敷料外用治疗结合微针导入治疗(治疗组),微针治疗每周1次,12周为一个疗程。应用毛发镜联合毛发图像分析比较毛发密度及毛干直径、终毛毳毛比例和单根毛发毛囊比例差异。结果: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毛发平均密度由(132.4±25.9)fu/cm^(2)增加至(138.8±28.7)fu/cm^(2);治疗组毛发平均密度由(127.3±27.6)fu/cm^(2)增加至(152.2±30.0)fu/cm^(2),治疗组毛发平均直径由(0.069±0.013)mm增加至(0.074±0.015)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发平均密度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终毛毳毛比值从(7.9±6.0)增加至(9.1±7.7),单根毛发毛囊比例由57.1%±10.0%降低至48.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终毛毳毛比值和单根毛发毛囊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用域发液体敷料联合微针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安全、有效。
汪晓丹翁文佳张明李娟高艳青
关键词:微针雄激素性脱发
梅毒性脱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梅毒性脱发是二期梅毒的一种临床表现,易被临床医师漏诊或误诊为其他原因引起的脱发.如斑秃、秃发性毛囊炎、拔毛癖等,从而延误了治疗。本文主要从毛发镜诊断方面对梅毒性脱发作一综述。
汪晓丹高艳青崔文颖
关键词:梅毒性脱发
梅毒及其合并艾滋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决定了其临床症状与分期。但由于梅毒螺旋体体外培养困难及缺乏合适的免疫动物模型,对梅毒免疫学和病原学的研究一直受到限制。此文就近年来梅毒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梅毒合并HIV的免疫学协同作用进行综述。
汪晓丹吴昊焦艳梅高艳青
关键词:梅毒免疫学HIV
苄星青霉素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合并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近年来,HIV合并梅毒的感染率显著上升。由于HIV患者特殊的免疫状态以及HIV对梅毒的影响,混合感染的最佳治疗方案一直存在争议。另外,关于混合感染者与单纯感染者的治疗反应也存在不同的结论。此文综述了苄星青霉素治疗HIV合并梅毒的情况,对此类人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张明吴昊汪晓丹高艳青
关键词:HIV梅毒青霉素G
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理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脱发治疗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治疗脱发的理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右侧固定安装有坐垫,所述坐垫左侧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靠垫,所述靠垫活动铰接与坐垫左侧,所述靠垫左侧活动铰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底部...
汪晓丹高艳青 闫桢桢
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阳性早期梅毒患者与单纯早期梅毒患者治疗后RPR阴转率比较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比较HIV合并早期梅毒及单纯早期梅毒患者经过苄星青霉素治疗后快速梅毒血清反应素(RPR)的阴转率。方法 HIV阳性组和HIV阴性组各入组93例患者。对HIV阳性和HIV阴性早期梅毒患者均给与240万苄星青霉素肌注,每周一次共3周。于最后一次治疗后3,6,9,12个月进行随诊,比较两者的阴转率。HIV阳性组患者根据基线CD4水平进行了分组,进一步对比了两组的阴转率。结果 HIV阳性组在各个随访点的RPR阴转率为11. 8%,32. 3%,40. 9%,44. 1%,HIV阴性组为20. 4%,46. 2%,47. 3%,52. 7%,各个随访点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IV阳性组内,CD4≥350个/μl(n=51)与CD4 <350个/μl(n=29)的两组患者在12个月时RPR阴转率分别为51. 0%和27. 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2)。结论 HIV阳性合并早期梅毒患者可以使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疗效与单纯梅毒患者相当。对于CD4<350个/μl的HIV阳性患者,可能需要加强治疗。
张明汪晓丹闫俊玲高艳青
关键词:早期梅毒苄星青霉素阴转率
MSM人群早期梅毒合并HIV感染CD8细胞的活化与凋亡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比研究梅毒合并HIV感染者与单纯梅毒、单纯HIV感染者CD8的活化与凋亡水平。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26例早期梅毒患者,18例HIV感染者,18例早期梅毒合并HIV患者(以下简称合并组),20例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流式细胞术统计分析四组CD8细胞活化标志物CD38、HLA-DR与凋亡标志物caspase-3水平。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较,HIV组和合并组CD38阳性率显著升高(5. 97%±0. 66%vs 9. 44%±0. 90%,9. 87%±0. 99%,均P <0. 05);与健康组相比较,HIV组和合并组HLA-DR阳性率显著升高(4. 35%±0. 74%vs 23. 11%±1. 90%,21. 72%±2. 15%,均P <0. 05)。合并组与HIV组比较,caspase-3阳性率升高(13. 09%±2. 37%vs 8. 21%±3. 29%,P <0. 05);合并组与梅毒组(1. 81%±0. 97%)、健康组(0. 24%±0. 17%)相比较,caspase-3阳性率也显著升高(P <0. 001)。HIV组与健康组相比较,caspase-3阳性率显著升高(均P <0. 05)。二期梅毒组caspase-3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17. 91%±2. 99%vs 7. 25%±5. 65%,P <0. 05)。结论合并梅毒螺旋体感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HIV感染者CD8细胞的凋亡,而这部分凋亡不仅仅是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所致。
汪晓丹赵金雪张明翁文佳高艳青
关键词:CD8细胞活化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