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滢河
- 作品数:20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历史系更多>>
- 发文基金:澳门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 18世纪瑞典的中国趣味与中国宫的建造被引量:2
- 2010年
- 18世纪欧洲各国流行的中国趣味表现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时尚的各个方面。1753年,瑞典国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区的王家花园中建造了世界闻名的中国宫(Chinese Pavilion),作为送给王后的生日礼物。中国宫的建造过程、开幕仪式、建筑风格、室内装饰等各方面,在在体现出18世纪欧洲中国趣味的旨趣和特点,正是中国趣味时尚的最佳表现。这座中国宫一直保存至今,成为18世纪瑞典"中国趣味"的重要标本及欧洲中国式造园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中瑞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史迹。
- 江滢河
- 关键词:建筑风格文化交流
- 美国藏清代广州文献研究
- 广州是中美关系开始的地方,在美国新英格兰和东部海岸的博物馆、文献馆以及商人船长们的后代手中,至今仍收藏着大量与广州贸易和18、19世纪广州社会文化有关的档案文献和珍贵文物,这些物品和记录成为了我们研究早期中美贸易和广州口...
- 江滢河
- 关键词:地方文化事业资源利用文化内涵
- 脱俗求真,继往开来--蔡鸿生教授学术访谈被引量:2
- 2020年
- 蔡鸿生先生是中山大学中外关系史学科的资深教授,在中国与西域文明、南海文明和西洋文明的关系等领域,进行过广泛而具体的研究,多有创获,形成了鲜明的治学风格。本文由江滢河以访谈的形式,请蔡鸿生先生介绍其学术成就、治学经验以及对学术前景的展望。既是一篇谈话录,又是一篇反思录。
- 蔡鸿生江滢河
- 关键词:中外关系史学术传承通识
- 清代广东西洋画风被引量:5
- 2011年
- 通过宗教和商业的渠道,西洋画家来到中国,其作品及技法也逐渐传入中国,广东在这个历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梳理清代通过不同渠道进入广东的各类西洋画家,以及在他们影响下产生的形式多样的西洋绘画作品,指出清代广东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西洋画风,是中国艺术史、中国社会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内容。这些西洋画风既充分反映中西美术的差异和交流,又体现出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有助于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广东的历史地位。
- 江滢河
- 关键词:清代西洋绘画
- 西画东传与广州口岸
- 本文专门探讨西洋绘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广州口岸的关系,力图从交通史、美术史和思想史等方面揭示出西画东传史中一个前人认识不足的侧面。 第一,随着十六世纪初中西直接交往的开通,西洋美术品伴随着贸易和传教活动最早出现在澳门和...
- 江滢河
- 关键词:绘画艺术文化传播审美意识历史演变
- 清代广州外销画中的瓷器烧造图研究--以瑞典隆德大学图书馆收藏为例被引量:9
- 2008年
- 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图书馆收藏的一套50幅的中国瓷器烧造图,是18世纪上半期绘制于广州的早期外销画作品,由瑞典东印度公司首任大班坎贝尔从广州购回,是目前所知的数量最多的一套瓷器烧造图。这套广州外销画的早期图册,为我们了解早期外销画的发展、早期中瑞贸易史、瑞典早期远东科学考察史以及中国瓷器生产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图像资料,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肯定。
- 江滢河
- 关键词:图录外销画
- 谢清高的西洋观被引量:1
- 2004年
-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开海禁,设海关(江、浙、闽、粤),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时代。由于种种机缘,一些出身寒微的普通中国人登上了西洋的商船,踏足当时华人足迹罕至的西洋诸国。这些远涉西洋、身处异域之人,对西洋文化及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程度如何,并形成怎样的西洋观?这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试就乾隆年间远涉西洋的谢清高及记录其海外见闻的《海录》一书,对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 张淑琼江滢河
- 关键词:海禁出身康熙乾隆华人
- 英国的全球战略与澳门——以1816年阿美士德访华为中心被引量:1
- 2013年
- 19世纪初,英国政府派出阿美士德使团前来中国,希图通过外交渠道缓解越来越严重的中英贸易冲突,扩大对华贸易。澳门作为当时中西交往的前沿阵地,在此次英国使团的准备和使华过程的不同阶段发挥了多种不同的作用。围绕澳门所发生的中英交涉深刻体现出在以西方势力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初期,西方游戏规则并非处处适用,澳门在中国外交体制从"华夷之辨"到所谓"平等外交"的艰难转变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耐人寻味的。
- 江滢河
- 年轻的帝国与古老的文明
- 2016年
- 中国如何融入世界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钟叔河先生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旨在展示近代中国人在最初迈出国门后,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丛书在中国学术界引起的极大反响,
- 江滢河
- 关键词:中国学术界文明帝国
- 鸦片战争后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的西式花园被引量:2
- 2013年
- 鸦片战争后,在广州贸易的美国商人在广州十三行商馆区广场上开辟出了一个美国花园,作为西方人在广州贸易期间的休闲场所。后来,美国花园与鸦片战争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英国商馆前有着私家性质的英国花园合二为一,成为向西方人开放的西式公园——广州公共花园。美国花园到公共花园的修整和发展过程,作为与政治斗争相伴随的独特文化交流现象,既是西式公园在中国通商口岸的最早萌芽,又与鸦片战争后广州民众反入城斗争相始终,是西方殖民势力在广州口岸拓展初期的历史内容。
- 江滢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