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辉
- 作品数:19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胃镜辅助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黏膜隆起的探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分析在诊治上消化道黏膜隆起中,应用超声胃镜辅助内镜检查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黏膜隆起患者为例,70例患者先后给予常规胃镜检查和超声胃镜辅助内镜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对比,常规胃镜检查诊断率为67.1%,超声胃镜检查诊断率为97.1%,两组数据结果对比,超声胃镜检查诊断率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检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常规胃镜检查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超声胃镜检查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诊治上消化道黏膜隆起中应用超声胃镜辅助内镜检查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积极推广与应用。
- 姚国鹏段雪辉李启祥邓明尹合坤
- 关键词:超声胃镜
- 单纯EST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1cm以下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对比观察单纯EST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1cm以下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胆总管结石患者225例(结石直径≤1.0cm,结石≤2枚),常规行ERCP检查,证实胆总管内有结石后分为两组,A组32例单行EST,B组193例行EST后给予网篮取石。结果 A组患者中EST成功29例(90.6%),复查治愈27例(84.4%),发生并发症2例(6.3%);B组患者中EST成功179例(92.7%),复查治愈170例(88.1%),发生并发症17例(8.81%);两组结果进行率的χ2检验,胆总管结石阴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某些不适合行ERCP+EST+取石的胆总管结石在1cm以下者,行单纯的ERCP+EST的病例同样可达到满意的取石效果。
- 吴伟东段雪辉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总管结石
-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05年
- 段雪辉杨冬华
- 关键词:肝肾综合征肝功能衰竭前列腺素EL特利加压素抗氧化剂
- 血管紧张素Ⅱ与肝星状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6年
- 段雪辉杨冬华
-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
- 姜黄素对CCl_4处理的大鼠PAI-1与u-PA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CCl4处理的大鼠肝组织中PAI-1和u-P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肝纤维化模型组(M),姜黄素低剂量组(Cl),姜黄素中剂量组(Cm),姜黄素高剂量组(Ch).M组以CCl4腹腔注射造模,Cl、Cm、Ch组除腹腔注射CCl4外,分别以不同剂量的姜黄素灌胃;每组分别在实验第4、7、21、42天随机取大鼠5只处死,留取同部位肝脏组织行HE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脏组织中PAI-1和u-P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M组,随时间延长,PAI-1和u-PA蛋白表达均不同程度增加,姜黄素低、中、高剂量干预组与M组相比,姜黄素能降低PAI-1蛋白表达(42d:5.60±1.673,3.40±1.673,2.40±1.140vs8.80±2.168,均P<0.05),增加u-PA蛋白表达(42d:6.00±1.414,9.20±1.643,9.80±2.049vs4.20±1.095,P<0.05),其作用强度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可通过调节肝纤维化大鼠PAI-1与u-PA蛋白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 段雪辉汤绍辉杨冬华黄思敏
- 关键词:姜黄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结直肠金属支架置入术对左半结肠癌所致肠梗阻的治疗价值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金属支架置入术对左半结肠癌所致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60例本院收治的左半结肠癌所致肠梗阻进行研究,根据术式不同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剖腹造瘘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结直肠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049,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30)。结论对左半结肠癌所致肠梗阻患者采用结直肠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能够明显缓解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 段雪辉吴伟东尹合坤谭燕萌
- 关键词:肠梗阻结肠肿瘤造瘘术
- 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内脏氧合的影响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内脏氧合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2分钟(T1)、手术持续1小时(T2)、手术持续2小时(T3)以及手术持续3小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pH、动脉血氧分压(PaO2)、碱剩余(BE)以及血乳酸浓度(Lac)。结果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后2分钟时HR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后2分钟时MAP变化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持续3小时后Lac、BE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pH水平变化在手术持续2、3小时时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相比于单一的全身麻醉,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机体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较小,且对于长时间麻醉,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能够明显缓解内脏氧合失当等问题。
- 马国才史静王远胜闵振兴段雪辉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老年腹部手术
- 胶囊内镜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小肠粘膜损害中的临床意义
- 2018年
-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观察下阿司匹林引起小肠粘膜损伤中的特点。方法:根据有无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分为观察组132例,对照组76例;观察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不同时间小肠粘膜损伤的差异及不同组间小肠粘膜损伤程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消化症状发生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照组腹泻、腹痛及消化道出血症状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粘膜出血率、水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服药持续时间>1个月的患者小肠粘膜损伤发生率(75.9%)明显高于持续时间<1个月患者(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未服阿司匹林组中小肠粘膜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服阿司匹林组,且随服用阿司匹林时间延长,小肠粘膜损伤发生率升高;胶囊内镜是小肠无创检查,在阿司匹林相关小肠粘膜损伤中发挥重要的诊断价值。
- 段雪辉尹合坤谭燕萌吴伟东
- 关键词:胶囊内镜阿司匹林
- 姜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PDGF-BB和TGF-β_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α-SMA、PDGF-BB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分别予低(100mg/kg)、中(200mg/kg)、高(300mg/kg)剂量姜黄素灌胃,设立溶质对照组;分别于实验第4,7,21,42天,各组随机处死5只大鼠,取同部位肝组织行HE,V-G染色,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α-SMA、PDGF-BB和TGF-β1的表达。结果溶质对照组不表达或微量表达α-SMA、PDGF-BB和TGF-β1;模型组α-SMA、PDGF-BB和TGF-β1的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明显增强,姜黄素可显著减少α-SMA、PDGF-BB和TGF-β1的表达,其作用强度与剂量和时间有关。结论姜黄素可抑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中PDGF-BB和TGF-β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 黄思敏汤绍辉杨冬华段雪辉
- 关键词:姜黄素
- 有氧运动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4~2017-06该院诊治的NAFLD患者13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分别为有氧运动组、熊去氧胆酸组和有氧运动联合熊去氧胆酸组(联合组),每组45例。三组患者在门诊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有氧运动组和熊去氧胆酸组分别给予有氧运动和熊去氧胆酸胶囊250 mg/次,3次/d,治疗3个月。联合组在接受有氧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熊去氧胆酸胶囊药物治疗,疗程为3个月。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名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三组干预前后身体形态[腰臀比(WHR)、体重指数(BMI)]变化,三组NAFLD患者干预前后肝功能、血脂及脂肪肝程度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三组NAFLD患者的WHR指数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BMI指数干预前后虽有变化,但无论与干预前还是干预后各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44.44%、53.33%和77.78%,三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NAFLD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等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NAFLD患者脂肪肝恢复正常率分别为8.89%、22.22%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NAFLD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有氧运动或熊去氧胆酸,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段雪辉吴伟东谭燕萌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氧运动熊去氧胆酸肝功能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