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博

作品数:27 被引量:155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土壤
  • 7篇养分
  • 7篇干热
  • 7篇干热河谷
  • 6篇土壤养分
  • 5篇植物
  • 3篇首乌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酶活性
  • 3篇根区
  • 3篇何首乌
  • 3篇不同种植方式
  • 2篇元谋干热河谷
  • 2篇植管
  • 2篇植物根
  • 2篇植物根系
  • 2篇植物特征
  • 2篇水分
  • 2篇太子参

机构

  • 17篇贵州大学
  • 12篇云南省农业科...
  • 10篇贵州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贵州省植物园
  • 2篇贵州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西昌学院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贵州省第一测...
  • 1篇十堰市农业科...
  • 1篇贵州省分析测...
  • 1篇云南省水利水...
  • 1篇云南猫哆哩集...

作者

  • 27篇樊博
  • 15篇何腾兵
  • 13篇林昌虎
  • 9篇何光熊
  • 8篇史亮涛
  • 7篇闫帮国
  • 7篇方海东
  • 5篇潘志贤
  • 5篇范建成
  • 5篇李博
  • 5篇张皓
  • 4篇张梦寅
  • 4篇岳学文
  • 3篇赵路玥
  • 3篇何娇
  • 2篇魏德生
  • 2篇赵欢
  • 2篇王春雪
  • 2篇柳小兰
  • 2篇刘婧

传媒

  • 3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贵州省土壤学...

年份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热河谷土壤酶活性对碳氮添加的响应被引量:10
2018年
碳氮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关键元素,然而碳氮对土壤生态系统功能是否具有交互作用还缺乏深入研究。通过干热河谷土壤的葡萄糖和硝酸铵的交互添加实验,研究了氮、碳添加及其交互作用对干热河谷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氮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葡萄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和亮氨酸胺肽酶活性。在对照样方的土壤中,碳添加使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了31.4%;在施氮样方的土壤中,碳添加使葡萄糖苷酶活性增加了54.4%。对照样方中的土壤中,碳添加对酸性磷酸酶和亮氨酸胺肽酶活性促进作用较小(分别增加了102.4%和28.8%);相比之下,在施氮样方的土壤中,碳添加使酸性磷酸酶和亮氨酸胺肽酶活性分别增加了302.2%和68.8%。碳添加对葡萄糖苷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与土壤初始有效氮含量显著正相关。几丁质酶活性在碳添加下增加了53.7%,对氮添加没有响应。碳氮交互作用也显著影响了C∶N和C∶P的水解酶化学计量关系。在对照样方中碳添加使C∶N水解酶化学计量比降低了16.9%,C∶P水解酶化学计量比降低了19.9%;而在施氮样方土壤中,碳添加的影响较小C∶N和C∶P水解酶化学计量比分别降低了1.9%和5.8%。碳氮交互作用对干热河谷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表明碳氮在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樊博史亮涛史亮涛何光熊潘志贤闫帮国
关键词:干热河谷土壤酶
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作的生长互作效应及对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36
2018年
为了解牧草间作对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及为不同牧草优化配置、豆科和禾本科牧草间作提高结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间作对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的生物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柱花草生物固氮,对扭黄茅和孔颖草养分吸收和生长有促进作用,与柱花草间作后的扭黄茅和孔颖草与禾本科牧草单作模式相比,能获得高的养分吸收量和产量。与各自单作对比,间作体系中的禾本科牧草生物量高于单作0.06%和26.78%;与柱花草单作对比,两个间作体系中的柱花草生物量低于单作9.70%和12.83%。扭黄茅与柱花草间作后,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扭黄茅24.26%和35.18%,对氮磷的吸收量高于单作孔颖草40.64%和47.50%。相对于单作而言,柱花草分别与扭黄茅和孔颖草间作,对氮吸收量分别降低8.31%和28.94%,磷吸收量分别降低3.56%和20.58%。而且两种间作模式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柱花草/扭黄茅间作系统生产力、种间竞争能力高于柱花草/孔颖草,具有产量优势。在株行距为50cm种植密度下,间作体系中禾本科牧草生长旺盛,柱花草的生长受到抑制,在与两个禾本科牧草间作中为弱竞争作物。结果表明,在合理的种植密度下,适合的牧草配置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种间有益作用,提高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和禾本科牧草氮磷的吸收,有利于改善牧草品质。
张德龙会英金杰樊博赵秀梅韩学琴
关键词:豆科禾本科间作养分吸收
一种植物地下特征研究设备
本发明属于植物特征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地下特征研究设备,包括底架、管座、种植管、透明管和扫描仪,所述底架上管座,所述种植管下端固定设置在管座内,所述种植管内设置有透明管,透明管内设置有扫描仪。本发明能规律化引导植物...
何光熊张梦寅史亮涛方海东闫帮国范建成孙毅樊博
文献传递
贵州省不同种植基地何首乌根区与非根区土壤养分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探寻贵州省何首乌适宜种植地,对采集于都匀、湄潭、罗甸3个何首乌种植基地的代表性土壤样品的pH值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缓效钾、速效钾含量等养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3个种植基地何首乌根区与非根区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种植基地根区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大于非根区土壤,都匀基地何首乌根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缓效钾含量分别比湄潭基地高6.38 g/kg、0.15 g/kg、0.06 g/kg、0.32 mg/kg、0.17 mg/kg,比罗甸基地高1.04 g/kg、0.01 g/kg、0.03 g/kg、0.93 mg/kg、17.59 mg/kg。都匀何首乌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含量丰富,更适合何首乌的生长发育。
樊博何腾兵林昌虎刘婧何冠谛张皓何娇
关键词:何首乌根区土壤养分
一种植物地下特征研究设备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特征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地下特征研究设备,包括底架、管座、种植管、透明管和扫描仪,所述底架上管座,所述种植管下端固定设置在管座内,所述种植管内设置有透明管,透明管内设置有扫描仪。本实用新型能规律化...
闫帮国方海东何光熊孙毅史亮涛张梦寅范建成樊博
不同种植方式太子参土壤中重金属的分布被引量:3
2013年
对施秉县太子参不同种植方式下不同土层的土壤进行分析,发现0~20与20~40cm土层重金属元素含量不同,Cr、Cd和Pb元素在太子参连作10a的土壤中含量最高,并且随连作年限的增加不断增加,但在各种植方式下,上下2层土壤Cr、Cd和Pb含量变化不大;在轮作方式下,土壤中Cu、As、Hg、Mo和Mn等含量均高于同一土层在其他种植方式下的土壤,不同种植方式下,0~20cm土层,太子参在轮作、间作、套作等种植方式下,除Zn、Mo和Mn 3种元素外,其他各元素的平均值均低于连作3、6和10a的土壤。连作6a和连作10a土壤中的Cd、Cu和Zn含量远高于连作1a土壤;不同种植方式下的土壤单因素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但连作6和10a种植区的综合污染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几种种植方式。不同种植方式下,太子参土壤综合污染指数远小于0.7,属于安全、清洁水平,土壤环境质量为1级,符合太子参等中药材种植的土壤要求。
李博何腾兵樊博张皓林昌虎
关键词:太子参土壤重金属
不同种植方式对太子参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为了实现对太子参(Pseudostellariae heterophylla)的高产优质栽培,研究了轮作、间作、套作、连作3年、连作6年、连作10年6种不同种植方式对太子参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并对不同种植方式下太子参多糖和皂苷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轮作所种植的太子参多糖、皂苷含量和产量都达到最高,分别为19.29%、0.29%和1 352.4 kg/hm2,比连作10年的太子参产量高。轮作、间作和套作3种种植方式下多糖和皂苷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连作3年和连作6年方式下,多糖和皂苷含量间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连作10年两者间呈显著(P<0.05)正相关。
李博何腾兵林昌虎樊博张皓王姗镒
贵州省金沙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以贵州省金沙县马路、太平、箐门、平坝、西洛、城关、禹漠、安底、后山等乡镇为例进行研究,测定连续几年内各地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全氮等养分指标来了解金沙县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为当地科学施肥,实行养分的分区管理和有效控制农田养分流失提供一定理论和科学依据。
王仕璠王家琴陆家环陈思哲陈志强樊博
关键词:土壤养分
不同施肥方式下半夏重金属污染评价被引量:1
2015年
对施专用肥、习惯种植(草木灰+普钙)、不施肥3种处理的半夏(Pinellia ternata)块茎烘干后,按照直径d>1.5 cm、1.0 cm≤d≤1.5 cm、d<1.0 cm进行分级,测定半夏中铅(Pb)、镉(Cd)、砷(As)、铜(Cu)的含量,并采用单项与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半夏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施专用肥与习惯种植两种处理对半夏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相当,不施肥处理的影响较小。半夏中重金属的平均污染指数从大到小为Cd、Cu、Pb、As,综合污染指数未达污染级别。3种处理得到的半夏,中等大小(1.0 cm≤d≤1.5 cm)的块茎各重金属含量、平均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均达到安全标准,属于安全级别。施专用肥的半夏块茎4种重金属平均含量较低,是3种处理中最优的施肥方式。Cd为影响半夏清洁度的主要因子,在专用肥料的推广中,应注重对土壤中Cd的控制。
张皓何腾兵林昌虎林昌虎柳小兰柳小兰樊博
关键词:施肥方式粒级重金属污染
贵州道真玄参及土壤重金属的安全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摸清贵州道真玄参土壤主要重金属安全性及玄参不同部位主要重金属的富集情况,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采自贵州省道真县阳溪镇玄参种植基地的土壤样品28个、玄参样品14套,分别测定了土壤和玄参的块根、芽、茎、叶中重金属元素(Cd,Cr,Hg,Pb,As)的含量。结果表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Cd、Cr、Hg、Pb、As和Cu的平均含量接近,非根际与根际土壤的Cd、Hg的平均含量均超出土壤质量标准二级限量值,土壤表现一定程度的Cd和Hg污染;Hg与As、Pb与Cr、Pb与Cd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其具有同源性,pH与各重金属之间相关关系不明显;玄参各部位对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平均富集系数依次为Cd>Cu>Cr>Pb>As>Hg,各器官对Hg没有富集。
刘婧刘红何腾兵林昌虎骆科群王旭樊博邓廷飞
关键词:玄参重金属安全评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