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丽
- 作品数:11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IF4E反义寡核苷酸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中eIF4EHP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E(eIF4E)反义寡核苷酸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中eIF4E及肝素酶(HPA)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其对EC9706细胞侵袭力的抑制效果。方法:针对eIF4E mRNA翻译起始区设计经硫代磷酸化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S),经脂质体转染食管癌EC9706细胞,采用原位杂交、Western Blot和Boy-den chamber侵袭实验等方法检测抑制前后EC9706细胞中eIF4E及HPA表达情况及细胞侵袭力改变。结果:eIF4EASODNS转染食管癌EC9706细胞24、48、72h后,elF4E及HPA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P<0.05),且均以转染72h的抑制效应最为明显,在每个时间段内随剂量增加eIF4E ASODNS抑制效应明显增强(P<0.05);eIF4E ASODNS对HPA蛋白、mRNA表达的抑制效应和对eIF4E蛋白、mRNA表达的抑制效应,呈正相关关系(蛋白r=10.02,mRNA r=10.17,P均<0.01);eIF4E ASODNS体外转染食管癌EC9706细胞后,其穿越Matrigel的细胞数明显少于细胞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无关对照组(P均<0.05)。结论:eIF4E ASODNS可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中eIF4E、HPA蛋白及mRNA表达,且可抑制食管癌EC9706细胞的浸润转移。该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浸润转移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陈奎生楚丽赵志华李晟磊高冬玲张云汉
- 关键词:真核细胞起始因子4E反义寡核苷酸肝素酶转染
- 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管生成及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讨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管生成及循环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1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1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64),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疗(顺铂+紫杉醇),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派安普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生命质量、免疫功能指标、血管生成因子[内皮抑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循环内皮细胞及不良反应等参数。结果治疗6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67.19%(43/64)比49.12%(28/57)]、疾病控制率[87.50%(56/64)比70.18%(40/5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44;χ^(2)=5.52,P=0.019)。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56.77±6.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7.73±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P<0.001);观察组患者T细胞亚群CD3^(+)水平[(63.59±9.00)%比(53.06±8.80)%,t=6.49,P<0.001]、CD4^(+)水平[(46.54±8.20)%比(30.74±7.32)%,t=11.13,P<0.001]和CD4^(+)/CD8^(+)比值(1.90±0.36比1.21±0.28,t=11.66,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内皮抑素[(48.99±3.43)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1.35±3.8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8,P<0.001),IGF-1[(102.31±20.35)μg/L比(134.98±19.02)μg/L]和VEGF[(31.70±4.32)pg/ml比(58.71±5.99)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73,P<0.001;t=28.14,P<0.001)。观察组患者循环内皮细胞数[(58.77±10.03)个/ml]明显低于对照组[(87.01±8.01)个/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0,P<0.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χ^(2)=0.01,P=0.908)、白细胞减少(χ^(2)=0.64,P=0.424)、血小板减少(χ^(2)=0.28,P=0.597)、贫血(χ^(2)=1.66,P=0.197)、肾毒性(χ^(2)=0.64,P=0.424)、皮疹(χ^(2)=1.33,P=0.249)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
- 姜溪武永存梁艳楚丽段颖欣王力军霍俊杰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循环内皮细胞
- 肠外营养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本文通过对患者采用肠外营养与否,研究患者采用肠外营养后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明确肠外营养对消化功能恶性肿瘤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 从我院消化科筛选出符合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共计70例,患者均被临床诊断为消化道恶性肿瘤。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进行期从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回顾患者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同治疗手段对70例患者干预效果。两组患者采用同样的化疗治疗方案,但在营养摄取方面进行区分,对照组患者采取自主进食方式摄取营养物质,研究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化疗期间营养情况和免疫功能变化等。结果 两组患者由于接受了不同营养方式病情得到了不同程度缓解,近期疗效数据对比效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血液营养成分在治疗后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通过静脉血检测,了解到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球蛋白及补体含量均得到改善,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发生了改变,研究组对照组相比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 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方式可以提高患者在化疗期间的免疫力和营养水平,有利于患者身体康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要雪品段颖欣楚丽王力军
- 关键词:肠外营养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期间营养状态
- 螺旋CT引导下经皮恶性实体肿瘤的消融治疗技术研究
- 沈立杰严鹏张娟娜张会爽徐坤鹏武永存张晶晶楚丽
- 螺旋CT引导下经皮各恶性实体瘤的微创治疗,包括热消融和冷消融。热消融技术指螺旋CT的引导下将消融针经皮穿刺进入肿瘤组织,使肿瘤组织的温度升高,产生凝固坏死的一种方法。包括螺旋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术和微波消融术。冷消融通过...
- 关键词:
- 关键词:微创治疗
- 探究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病人营养状况现况调查和影响因素
- 2023年
- 本文针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探究了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化疗治疗中有73%的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营养状况下降。通过分析,发现化疗药物类型、肿瘤部位和患者本身的营养状况是导致营养状况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解决方案,包括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合理选择和使用化疗药物、加强宣教工作等,以多角度入手,旨在从根源上帮助患者改善营养状况,并提高治疗效果。
- 楚丽段颖欣要雪品王力军
- 关键词: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营养状况影响因素
- 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或局部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
- 2024年
- 目的探讨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或局部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纳入2021年10月—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转移性/局部晚期鳞状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接受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派安普利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存期差异,并统计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1例完全缓解(CR),32例部分缓解(PR),客观缓解率(ORR)率为53.22%;对照组23例PR,ORR率为37.10%,观察组患者1~2级反应性毛细血管增殖症发生率和甲状腺减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2年,未出现失访患者。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OS)[(20.41±0.25)个月]和无进展生存期(PFS)[(18.84±0.46)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延长转移性/局部晚期鳞状NSCLC患者的生存期,改善免疫功能,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 梁艳姜溪武永存楚丽段颖欣王力军
- 关键词:局部晚期化疗毒副反应
- 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2022年
- 观察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获取100例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资料后,借助SGA评价法,对患者第1个月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营养状况,完成营养补给,评估患者第2个月、3个月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患者第2个月、3个月营养状况优于第1个月。患者第2、3个月社会功能等高于第1个月(P<0.05)。结论: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多伴随营养不良情况,进而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可借助SGA评价法,对患者进行营养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段颖欣要雪品楚丽李雪静王力军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营养状况生活质量
- 分析甲地孕酮辅助恶性肿瘤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探讨
- 2021年
- 探讨和分析甲地孕酮辅助恶性肿瘤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各50例的参考组与研究组,前者为患者实施常规放化疗,后者在放化疗的同时增加家地孕酮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展开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增加甲地孕酮辅助治疗以后,患者的食欲、体质量、胃肠反应、疼痛、体力以及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患者,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8.0%显著低于参考组的26.7%,P<0.05。此外研究组生活质量的各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放化疗的过程中,为患者增加甲地孕酮辅助,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控制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姜溪楚丽要学品尼杰王力军
- 关键词:甲地孕酮恶性肿瘤放化疗临床疗效
- 醋酸泼尼松片在免疫细胞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探讨
- 2021年
- 探讨和分析醋酸泼尼松片在免疫细胞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的221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在回输前是否使用了醋酸泼尼松片,患者被分为研究组(使用了醋酸泼尼松片)和参考组(没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当天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以制备DC和CIK细胞,1×107DC分别在第8、15、22d静脉回输,在第29、36、43d皮内回输;1×109CIK细胞分别在第11、12、13、14d静脉回输。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皮疹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同时发热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尤其在控制中高热方面尤其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DTH阳性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另外研究组的弱阳性率相对较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QOL总改善率没有明显差异,O>0.05;然而研究组患者2级,4级比例显著高于参考组。结论:在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免疫细胞治疗的过程中,醋酸泼尼松片可能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 姜溪楚丽要学品尼杰王力军
- 关键词:醋酸泼尼松片免疫细胞恶性肿瘤
- 免疫治疗机对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 2021年
- 探讨和分析免疫治疗机对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将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各30例的参考组和研究区,前者采用单纯化疗实施治疗;后者在化疗基础上增加免疫治疗机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状况,以及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7%显著低于参考组的80.0%(P<0.05),疲劳率53.3%显著低于参考组患者的80.0%(P<0.05)。结论:在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化疗的过程中,增加免疫治疗机辅助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更好的保证临床疗效。免疫治疗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广泛推广应用。
- 姜溪楚丽要学品尼杰王力军
-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