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瑞敏

作品数:19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神经病
  • 5篇神经性
  • 5篇听神经
  • 5篇听神经病
  • 5篇儿童
  • 5篇感音
  • 5篇感音神经性
  • 4篇耳蜗
  • 3篇听力损失
  • 3篇听阈
  • 3篇脑干
  • 3篇畸变产物耳声...
  • 3篇耳声发射
  • 3篇发病
  • 3篇感音神经性听...
  • 2篇低频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植入
  • 2篇神经性聋

机构

  • 19篇天津市第一中...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作者

  • 19篇梁瑞敏
  • 15篇李富德
  • 10篇陈晨
  • 6篇陈家萍
  • 6篇张静平
  • 5篇林鹏
  • 5篇陈鱼
  • 4篇王惠敏
  • 4篇王巍
  • 2篇陈太生
  • 2篇王悦
  • 2篇鲁宏华
  • 2篇阮宏莹
  • 1篇胡明
  • 1篇李乃麟
  • 1篇周祥宁
  • 1篇宋伟
  • 1篇王艳
  • 1篇李宝环
  • 1篇赵晖

传媒

  • 10篇听力学及言语...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不同刺激率ABR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高刺激率ABR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听力评估的价值及其与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78耳)OSAHS患者(中度5例、重度34例)和34例(68耳)正常成年人分别进行11.1、31.1、51.1次∕秒刺激率的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比较组间结果,并与多导睡眠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90)、氧饱和度≤8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SIT8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1.1次∕秒刺激率时OSAHS组ABR波Ⅴ潜伏期(5.79±0.22ms)较对照组(5.67±0.24ms)延长;31.1次∕秒刺激率时OSAHS组ABR波Ⅰ潜伏期(1.85±0.18ms)、波Ⅴ潜伏期(5.98±0.19ms)均较对照组(分别为1.76±0.16ms、5.82±0.24ms)延长;在51.1次∕秒刺激率时OSAHS组ABR波Ⅰ潜伏期(1.94±0.26ms)、波Ⅴ潜伏期(6.09±0.25ms)较对照组(分别为1.83±0.15ms、5.99±0.24ms)延长。刺激率由11.1次∕秒升高至31.1次∕秒时,OSAHS组波Ⅰ潜伏期延长,ΔⅠ_(31.1-11.1)(0.12±0.17ms)较对照组(0.07±0.11ms)长,刺激率由11.1次∕秒升高至51.1次∕秒时,OSAHS组波Ⅰ潜伏期延长,ΔⅠ51.1-11.1(0.21±0.25ms)较对照组(0.15±0.10ms)长。ΔⅠ_(31.1-11.1)与LSaO2负相关(r=-0.24),与SIT90(r=0.23)、SIT80(r=0.27)正相关;ΔⅠ51.1-11.1与LSaO2(r=-0.33)、MSaO2(r=-0.35)负相关,与SIT90(r=0.37)、SIT80(r=0.29)正相关;以上差异及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刺激率ABR可发现中度及重度OSAHS患者耳蜗及听神经近耳蜗段的损伤。
李晓劼赵媛李富德陈太生鲁宏华王巍陈鱼梁瑞敏陈晨张静平林鹏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临床发病特征和诊断被引量:31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frequency sensori neural hearingloss,ALHL)的临床发病特征和诊断方法.以期避免误诊,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35耳)ALHL的临床表现、听力学检测结果和4~5年的随访情况,总结ALHL的临床发病特征。结果本组34例(35耳)ALHL呈急性发病.年龄21~47岁。男11例(32%).女23例(68%)。单侧占97.06%(33/34例),双侧占2.94%(1/34例)。28例(29耳)伴低调耳呜、耳部堵闷或胀满感。0.125~1kHz平均听阈为29.92±10.61dBHL.2~8kHz平均听阈为9±3.94dBHL。听性脑干反应(ABR)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正常。耳蜗电图(ECochG)-SP幅值异常增大占54.28名,SP/AP比值异常增大占65.71%。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在低频区引出率为24.28%,高频区引出率约为97.71%。随访4~5年.31例(91.18形)于初次发病后至今未再复发。结论ALHL以单侧发病为主,常伴低调耳呜、耳部堵闷及胀满感。该病多见于青年女性。PTT以低频听阈升高为特征。ABR正常,ECochG示SP幅值及-SPAP比值增大。
李富德梁瑞敏陈晨
关键词:耳聋感音神经性内淋巴积水听阈
老年人重度和极重度聋双耳助听效果评价
2000年
目的评价老年人重度和极重度聋双耳助听效果。方法比较单耳和双耳助听后的言语识别率。结果 单耳助听后的言语识别率,单音节词为77.53±2.07%,双音节词为86.82±4.36%。双耳助听后的言语识别率,单音节词为86.47±1.87%,双音节词为91.65±2.18%。双耳助听效果显著优于单耳。结论双耳助听不仅可显著改善言语分辨能力,而且可使声源定向能力亦获显著改善。非常适合双耳重度和极重度聋的老年人。
李富德陈家萍梁瑞敏
关键词:耳聋助听器老年人
纯音听阈检查中的误诊问题及其对策
2002年
李富德陈家萍梁瑞敏周祥宁
关键词:诊断听力学误诊
听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和听力学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0
2001年
目的 探讨听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和听力学特征。方法 分析23例听神经病的临床表现、纯音听阈、声导抗、言语听力、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查。结果 听神经病多发于青少年,女性多于男性。纯音听阈呈轻、中度升高,以双耳对称的上升型听阈图为主。言语识别率显著下降,且与纯音听阈不成比例。同侧、对侧镫骨肌反射引不出,ABR明显异常,DPOAE正常或基本正常。结论 听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和系统的听力学检查有其显著特征,不仅对认识该病,而且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李富德陈家萍梁瑞敏
关键词:听神经病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测听法
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听力正常耳鸣患者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ILO96耳动态分析仪对26例(46耳)听力正常耳鸣患者进行DPOAE检测。结果在听力正常耳鸣患者中,DPOAE正常率为63.04%(29/46耳),DPOAE异常率为36.96%(17/46耳)。在DPOAE异常的17耳中,耳鸣频率与DPOAE反应幅值下降频率范围基本对应的有9耳(52.94%),有8耳(47.06%)不完全对应,但较接近。结论对听力正常耳鸣患者进行DPOAE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耳蜗存在的轻微损伤,对指导临床治疗,防止耳蜗病变进一步发展具有临床意义。
李富德胡明梁瑞敏王惠敏王艳
关键词:耳鸣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正常听力耳蜗病变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耳声发射测试听力正常耳蜗病变
正常成年人言语声刺激诱发的听性脑干反应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成人言语声诱发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to speech sounds,s-ABR)各波的电生理特性。方法以40 ms时程复合语音/da/为刺激声,诱发40名母语为汉语的健听成人(男性20名,女性20名)的s-ABR,分析s-ABR各波的引出率,潜伏期与受试者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S-ABR引出的7个反应波形中,女性受试者V、A波潜伏期较男性短(V波t=-3.601,P=0.001;A波t=-2.829,P=0.007),其余各波潜伏期受性别影响小;各波潜伏期受年龄影响较小;各波振幅受性别及年龄影响较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ABR各波稳定性较好,是研究听觉言语处理机制的良好工具。
赵晖陈鱼王巍陈太生梁瑞敏陈晨张静平林鹏
关键词:言语声刺激潜伏期
儿童听神经病(附14例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儿童听神经病的临床和听力学特征。方法:对14例(28耳)儿童听神经病的临床和听力 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7例伴不同音调耳鸣,以低调为主。言语分辨力差。1例于初诊后1年出现外周性神经 病症状。纯音听阈(PTT)检查示上升型,匙型,峰型,倒S型,W型和缓降型PTT图。上升型和匙型占53.57% (15/28耳)。PTT呈轻、中度升高。病程0.5~1.0年与1.5~2.0年者相比PTT升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4,P>0.05)。镫骨肌声反射(AR)引不出或AR阈值升高。言语识别率为0%~46%,平均(14.64± 15.42)%。听性脑干反应引不出或严重异常。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引出率为100%,反应幅值正常,且不被对侧白 噪声所抑制。自发性耳声发射引出率为82.14%(23/28耳)。结论:儿童听神经病的听力学特征显著。系统听力 学检查对认识、诊断以及研究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富德王惠敏陈家萍梁瑞敏
关键词:儿童听神经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伪聋和夸大性聋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伪聋和夸大性聋的鉴别诊断作用。方法:采用ILO 96耳动态分析仪对外伤后诉听力下降,而又不配合纯音听阈(PTT)检测的患者进行DPOAE检测与分析。结果:经PTT检测的129例(150耳)外伤性听力下降患者中,有102例(121耳),作DPOAE检测结果显示伪聋占66.12%(80/121),夸大性聋占33.88%(41/121)。经ABR检测反应阈值,证实DPOAE检测结果客观、可靠。结论:DPOAE作为外伤后听力损失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测方法,可对伪聋和夸大性聋作出客观、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李富德梁瑞敏陈晨宋伟
关键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病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分析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病因,以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对56例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详细了解其病史,进行仔细的耳科常规检查及纯音听阈(PTT)、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耳蜗电图(ECochG)及CT和/或MRI检查,综合分析各项结果。结果在56例患者中病因不明的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38例,梅尼埃病9例,听神经病6例,听神经瘤1例,多发性硬化1例,小脑半球旁蛛网膜囊肿1例。结论低频听阈升高的上坡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见于多种疾病。对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应采用多项组合的听力学检测方法进行检查和综合分析,必要时辅以CT和/或MRI检查可以及时、有效地作出可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李富德梁瑞敏陈晨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纯音听阈低频病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