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林
- 作品数:43 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动物医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牦牛与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不同部位SLC25A6 mRNA绝对定量比较研究
- 究SLC25A6 mRNA在牦牛及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中的表达量对于能量利用的影响,建立用于SLC25A6 mRNA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绝对定量检测值显示:牦牛脑组织各部位SLC25A6 mRNA表达量高于高原习服黄牛;牦...
- 王志强荆海霞俞红贤张勤文魏青梁林牛亮
- 关键词:牦牛脑组织线粒体
- 大通牦牛骨骼肌微血管密度增龄性变化特点被引量:8
- 2012年
- 本研究以不同生长期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平原黄牛作对照,对生长发育过程骨骼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通牦牛和平原黄牛骨骼肌微血管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但均在30日龄先降到一个相对低点,然后逐渐升高,到成年时达到最高,差异极显著(P<0.01)。相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骨骼肌微血管密度均高于平原黄牛,且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提示,大通牦牛通过增加骨骼肌微血管密度来提高其在低氧环境中获取氧的能力,且这种特点作为生物学性状固定下来,并且通过遗传传递给下一代。
- 张勤文俞红贤荆海霞李莉魏青牛海林薛乾梁林
- 关键词:大通牦牛骨骼肌微血管密度
- 大通牦牛肺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分析
- 为了阐明高原牦牛iNOS 的分子进化及表达调控在高原牦牛肺循环低氧适应中的作用与机制,选取不同海拔的高原牦牛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方法对不同海拔高度的牦牛iNOS基因的mRNA 表达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
- 张晶晶俞红贤荆海霞李莉魏青梁林王昕玥张勤文
- 关键词:高原牦牛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高原牦牛肺脏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分析
- 2019年
- 为了阐明高原牦牛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的表达对高原牦牛肺脏组织低氧适应作用的影响,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不同品种、不同海拔高度的牦牛iNOS的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NOS在转录水平上总体表现为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且父本来自海拔5 000 m以上的大通牦牛肺脏组织的iNOS 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说明牦牛iNOS mRNA相对表达量与海拔和品种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 李凤张晶晶俞红贤荆海霞李莉魏青梁林王昕玥张勤文
- 关键词:高原牦牛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低氧适应实时荧光定量PCR
- 牦牛小肠黏膜结构的发育学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探讨不同生长时期牦牛小肠黏膜组织结构的发育学变化规律,试验采用组织学和图像分析法,对1日龄、30日龄、180日龄及成年大通牦牛小肠不同肠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牦牛出生后,随着日龄的增加,小肠黏膜结构变化显著,1~30日龄牦牛小肠各段的绒毛长度下降,隐窝深度加深,黏膜厚度和肌层厚度增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V/C值)下降,各指标变化趋势显著(P〈0.05)。30日龄后,随着日龄的增加,牦牛小肠各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和肌层厚度增加,隐窝深度下降,V/C值上升。说明牦牛小肠消化功能在30日龄后显著提高。
- 荆海霞俞红贤薛乾张勤文李莉魏青梁林牛亮王志强
- 关键词:牦牛小肠黏膜
- 成年大通牦牛骨骼肌组织学结构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为了探讨成年大通牦牛骨骼肌组织学特点及对低氧的适应,以平原黄牛为对照,利用光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骨骼肌肌纤维直径、表面积密度;通过透射电镜比较骨骼肌线粒体的面数密度、面积密度、体积密度、平均体积等结构参数。结果显示,成年大通牦牛具有肌纤维直径小、表面积密度大的组织学特点,可以通过增加骨骼肌线粒体面数密度、面积密度、体积密度,降低线粒体平均体积来提高其在低氧环境中对氧的利用。
- 张勤文俞红贤李莉荆海霞魏青牛海林薛乾梁林
- 关键词:大通牦牛骨骼肌低氧适应
- 大通牦牛皮肤发育规律的研究
- 利用组织学方法对大通牦牛的四个年龄组(1日龄、30日龄、180日龄、成年牦牛)的皮肤组织结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皮肤均表现为表皮薄,真皮特厚的特点,且真皮层内毛细血管较少,表皮层内含多量色素细胞...
- 张勤文荆海霞魏青薛乾梁林俞红贤
- 关键词:牦牛皮肤厚度发育规律
- 文献传递
- 大通牦牛皮肤发育规律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大通牦牛的皮肤发育规律。[方法]采用组织学方法对4个年龄段(1、30、180日龄和成年牦牛)大通牦牛的皮肤组织结构进行研究。[结果]4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的皮肤均表现为表皮薄、真皮特厚的特点,且真皮层内毛细血管较少,表皮层内含大量色素细胞;4个年龄段大通牦牛的全皮厚均表现为出生后至30日龄逐渐变厚、至180日龄时又变薄、至成年时又变厚的一种变化趋势。[结论]为深入了解大通牦牛皮肤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组织结构特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 张勤文俞红贤荆海霞魏青薛乾梁林
- 关键词:牦牛皮肤厚度发育规律
- 高原牦牛肺脏iNOS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 2019年
- 为了阐明高原牦牛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OS, iNOS)在基因水平上对肺脏低氧适应的作用,试验以高原牦牛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扩增方法克隆了高原牦牛iNOS基因cDNA序列,并对iNOS基因的CDS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结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高原牦牛iNOS基因的CDS序列全长为3 471 bp,共编码1 156个氨基酸;iNOS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31.03 ku,信号肽预测显示为胞内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具有多个功能域位点,在iNOS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7.28%、β-转角占7.27%、无规则卷曲占37.46%、延伸链占17.99%,且核苷酸序列与黄牛、马、犬、人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9.45%、78.05%、85.81%、80.84%和80.73%,氨基酸序列与黄牛、马、犬、人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9.57%、76.28%、84.18%、79.67%和80.54%。说明iNOS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高原牦牛与黄牛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与其他物种相比一致性较低。
- 王昕玥张晶晶俞红贤荆海霞李莉魏青梁林王志强张勤文
- 关键词:低氧高原牦牛肺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不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肺血管的超微结构研究
- 为了探讨大通牦牛肺组织超微结构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选取海拔3700m和3200m的大通牦牛作为研究对象,以平原黄牛作对照,通过显微体视学技术观察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及连接方式,肺泡壁Ⅰ型扁平上皮和Ⅱ型立方上皮的结构及...
- 张勤文俞红贤李莉荆海霞魏青梁林牛亮王志强张晶晶
- 关键词:不同发育阶段大通牦牛肺超微结构低氧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