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旭

作品数:41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1篇艾滋病
  • 11篇病毒
  • 8篇免疫缺陷
  • 6篇获得性
  • 6篇获得性免疫
  • 6篇获得性免疫缺...
  • 5篇影响因素
  • 5篇社会网络分析
  • 5篇缺陷综合征
  • 5篇综合征
  • 5篇免疫缺陷综合...
  • 5篇获得性免疫缺...
  • 4篇中心性分析
  • 4篇吸毒
  • 4篇结核
  • 4篇抗病毒
  • 4篇抗病毒治疗
  • 4篇干预
  • 4篇艾滋病病毒
  • 4篇病毒治疗

机构

  • 35篇百色市疾病预...
  • 9篇右江民族医学...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南宁市疾病预...
  • 2篇北海市疾病预...
  • 2篇崇左市疾病预...
  • 2篇玉林市疾病预...
  • 2篇钦州市疾病预...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防城港市疾病...
  • 1篇贵港市疾病预...
  • 1篇河池市疾病预...
  • 1篇南宁市妇幼保...
  • 1篇百色市人民医...
  • 1篇贺州市疾病预...
  • 1篇柳州市疾病预...
  • 1篇桂林市疾病预...
  • 1篇梧州市疾病预...

作者

  • 35篇梁旭
  • 19篇陈坚
  • 12篇谭兰芬
  • 9篇柳智豪
  • 7篇农慧桃
  • 4篇陈凤肖
  • 4篇柳志豪
  • 3篇林明环
  • 3篇杨晓波
  • 3篇黄丽花
  • 3篇蒋俊俊
  • 3篇江超穗
  • 3篇汤健闻
  • 3篇梁浩
  • 3篇高建华
  • 2篇韦波
  • 2篇岑贞业
  • 2篇林兆森
  • 2篇漆光紫
  • 2篇谭廷庆

传媒

  • 10篇中国艾滋病性...
  • 5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右江医学
  • 1篇大众科技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县域之间暗娼流动网络实证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量化研究县域之间暗娼流动形成网络的特征和原因。方法通过采集的暗娼个人手机号码作为识别个体的依据,以县内的暗娼群体活动作为一个事件,县内暗娼提供的个人手机号作为参与事件的行动者,使用社会网络分析中整体网络分析方法,建立2-模网络。UCINET 6.216软件分别计算2-模网络的中心度;转化成1-模数据后采用核心边缘分析法中core/periphery计算核心边缘度,使用QAP法将暗娼流动网络分别与客运交通和地理邻接网络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UCINET 6.216软件自带NetDraw 2.084进行可视化。结果从社会学量化研究发现暗娼群体在各县之间流动,且11个县之间暗娼流动强度有差别,形成一个9个县为核心,F和K县2个县处于边缘位置的流动网络。暗娼群体的流动网络与客运网络相关系数0.386,P=0.002;与地理邻接网络相关系数0.500,P=0.000。结论研究发现暗娼群体在各县之间存在不同强度的流动,形成一个9个县为核心,2个县处于边缘位置的网络。县域之间暗娼群体流动目的性很强,流动受暗娼群体内部人为因素影响最大。应进一步深入研究暗娼群体县域之间流动网络对群体内性传播疾病的影响。
梁旭谭兰芬陈坚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暗娼
符合治疗而未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生存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05—2013年百色市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而未治疗的393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以寿命表法估计生存率,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进行生存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男女比例为2.60:1,平均年龄(45.8±16.6)岁,以已婚/同居、壮族、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WHO临床分期Ⅰ期和异性性途径感染者为主,CD_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值为(185±112)个/mm^3,艾滋病相关病死率为21.04/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为78个月[95%CI(38.15,117.85)],12、24、36、48、60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00%、65.04%、60.73%、55.50%、49.16%。对患者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5岁和≥55岁患者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分别为17.60/100人年和32.29/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8个月[95%CI(33.91,122.09)]和32个月[95%CI(16.95,47.05)],两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0,P=0.028);CD_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mm^3(A组)、101~200个/mm^3(B组)和201~350个/mm^3(C组)患者艾滋病相关病死率分别为92.62/100人年、30.64/100人年和5.98/100人年,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个月[95%CI(1.31,6.69)]、24个月[95%CI(4.53,43.49)]和83个月,3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03,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CD_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WHO临床分期与生存时间存在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符合治疗标准而未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预后较差,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特别是年龄越高、CD_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越低或患越严重机会性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患者,其生存时间越短。因此,及早发现艾滋病患者,加强随访监测,及时处置机会性感染性疾病,尽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对延长艾滋病患者的�
陈坚梁旭农慧桃覃彩艳谭兰芬柳智豪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广西某城区中低档性服务妇女接纳各类公共卫生服务方式的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为评价社区内中、低档性服务妇女接纳各类公共卫生干预服务方式的程度。方法在研究时间内由同一批外展工作人员在外展时向场所内所有目标人群面对面提供第一类为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外展专业人员直接到现场为目标人群提供服务:本次研究采用现场自愿咨询检测和采血服务;第二类为预约服务方式:本次研究采用到CDC提供咨询检测和免费B超;第三类为提供转介到专业性病和妇科机构接受规范医疗服务方式:本次采用转介到当地公立医院性病门诊或妇科门诊并提供免费的性病和妇科常规体检服务。在研究时间内分别统计接受三类外展服务人数,做为研究分析的分子。同时采用现场普查法每月一次统计所有场所内中、低档性服务妇女人数,并以人数最多月份的人数作为评估统计分析的分母。通过比较两类性服务妇女参加不同类型外展服务比例,并使用SPSS 18.0进行评价接受服务程度的差别。结果本次调查中接受第一类服务的比例为中档、低档性服务妇女分别为89.44%和68.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第二类服务分别为40.99%和42.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三类服务为20.81%和5.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内中和低档性服务妇女两个群体都最愿意接受现场外展服务,两群体更愿意选择自己信任的医疗机构,在今后为社区内中、低档性服务群体提公共卫生服务时中应重视发展各类现场提供服务技术手段,并维持外展人员与其信任关系。
覃彩艳陈凤肖辛美梁旭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干预性研究
桂西地区艾滋病病毒与结核菌双重感(HIV/TB)患者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情况研究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HIV/TB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度的现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对这类特残人群的干预措施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SCL-90、SCSQ和SSRS三个量对桂西地区(百色市)103对HIV/T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其异同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CL-90调查结果。病患组的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除"偏执"和"其他"两项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IV/TB双重感染患者积极应对显著少于对照组,反之消极应对也显著多于对照,病患者组的社会支持力度上无论是主观支持还是客观支持都显著小于对照组;经过回归分析发现HIV/TB双重感染患者心理健康严重程度与社会支持总得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三个因素有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有显著正相关。结论:HIV/TB双重感染患者由于疾病特殊,加上社会支持的不足,其心理健康出现了诸多问题,要做好此类病患者的防治工作,需要在心理方面对患者进行疏导,多开展疾病的知识宣教等,同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怀、共同努力、消除歧视,营造一个利于患者的环境,才能工作做好。
高建华柳智豪江超穗谭廷庆岑贞业汤健闻梁旭黄丽花陈坚苏寿江黄委刚汤小规
关键词:HIV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2010-2015年广西百色市暗娼HIV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广西百色市暗娼群体艾滋病流行趋势和感染危险因素,为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0-2015年国家哨点监测方案中的暗娼调查问卷收集连续性监测数据,其中暗娼档次为全新定义的社会学结构变量,用统计软件进行艾滋病流行趋势及感染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共完成调查2 127人,暗娼群体总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率为2.2%(46人)。高中低档FSW的阳性率分别为0.7%(2/278)、0.7%(8/1 120)和4.9%(36/729)。各年的阳性率分别为1.0%(4/402)、2.5%(10/401)、2.5%(10/400)、2.2%(9/412)、1.3%(3/240)、3.7%(10/272),保持平稳(P=0.22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档次为危险因素,特别是低档次暗娼[调整比值比(aOR)=5.859,95%可信区间(CI):1.384~24.799]和现症梅毒感染(aOR=2.642,95%CI:1.311~5.326)是艾滋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干预广西百色暗娼群体6年来艾滋病感染率保持平稳,应深入研究社会结构对暗娼感染艾滋病的影响,以提高低档暗娼预防干预效果,并加强现症梅毒的检测治疗,进一步降低该人群感染HIV的风险。
梁旭黄颉刚陈坚谭兰芬
关键词:暗娼艾滋病病毒
煤矿农民工包皮环切术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包皮环切术推广材料在煤矿农民工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省某市571名男性煤矿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基线调查后进行健康教育干预,9个月后进行随访、了解研究对象相关包皮环切术预防艾滋病的知、信、行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煤矿农民工的包皮环切相关知识显著提高,包皮环切可以预防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保护性伴生殖卫生与健康、预防生殖器炎症或肿瘤的知晓率分别达到76.61%(321/419)、63.01%(264/419)、52.03%(218/419),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煤矿农民工的手术意愿明显提高,从基线的26.09%(149/571)上升到9个月后随访的55.37%(232/419)(P=0.000),其中共55人实施了包皮环切术,手术率达到13.13%(55/419)。最近6个月内有商业性行为的煤矿农民工有23人(6.63%),低于干预前的53人(9.81%);在有商业性行为的煤矿农民工中,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28.30%(15/53)上升到65.22%(15/23)(P<0 05),且其最近6个月中商业性伴的个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推广包皮环切术的健康教育对煤矿农民工包皮环切术预防艾滋病的知、信、行的干预效果显著。
刘静梁浩梁旭蒋俊俊徐娜邹云锋柳志豪杨晓波
关键词:农民工包皮环切术艾滋病健康教育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对配偶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的影响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对单阳配偶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播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择百色市2005~2014年797例艾滋病患者及其未感染HIV的配偶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状态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随访观察阴性配偶的HIV转归,按患者不同年随访时间和基线特征分别计算阴性配偶每100人年HIV阳转率,并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治疗的风险比,运用KaplanMeier分析HIV阴性配偶仍保持阴性的概率。结果在HIV血清结果不一致的797例阳性配偶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患者分别为487例和310例,平均年龄分别为(41.234±12.326)和(36.903±12.267)岁,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222.856±145.112)和(514.900±233.792)个/mm^3,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9(IQR:15~46)和31个月(IQR:18~52),两组均以男性、18~44岁、高中以下化程度、已婚、农民及农民工、壮族和异性性途径感染为主。随访期间共33例阴性配偶发生HIV阳转,阳转率为1.414/100人年,其中治疗组HIV阳转12例,阳转率为0.881/100人年,非治疗组HIV阳转21例,阳转率为2.159/100人年,经抗病毒治疗后配偶间HIV传播的危险性降低68.2%[AHR=0.318,(95%CI:0.125,0.807)],但抗病毒治疗对配偶间HIV传播的保护性作用有统计学意义仅是随访的第2年[AHR=0.157,(95%CI:0.031,0.786)]。结论在当前社会环境下,抗病毒治疗对预防配偶间HIV传播作用显著,但这种保护作用的持久性在桂西少数民族山区乃至发展中国家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才能更好地推广治疗即预防的公共卫生策略。
陈坚柳智豪梁旭高建华廖建英汤健闻黄丽花农慧桃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
桂西山区女性性服务者性病艾滋病筛查与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在性病门诊对女性性服务者(FSW)性传播疾病/艾滋病(STD/AIDS)筛查与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在桂西山区规范化性病门诊对FSW进行STD/AIDS筛查,针对性临床追踪治疗与健康教育,评价其有效性及可行性。结果374人STD/AIDS筛查及相关认知行为调查,经过临床追踪治疗与健康教育,性病感染率及STD/AIDS知识正确知晓率由47.50%与68.30%,分别下降与提高到38.50%与90.60%,安全套使用率由教育前的55.50%提高到86.80%。结论在性病门诊对目标人群STD/AIDS筛查及健康教育纳入日常防治STD/AIDS诊疗中,能有效地提高该人群遵医行为及自觉改变高危性行为的依从性,得到目标人群与医务人员认可,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林明环简华慧梁旭蒙安定班丽芬黄永通
关键词:女性性服务者性传播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
广西百色男性矿工包皮环切接受意愿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调查男性矿工对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分析影响其接受意愿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百色市煤矿中男性矿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69名男性矿工中有包皮环切意愿的占25.13%(143/5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愿意接受包皮环切手术组和不愿意接受手术组矿工中的婚姻、文化程度、对包茎或包皮过长的危害及实施包皮环切手术的原因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矿工中患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比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OR=0.498,95%CI=0.272~0.913)、有包皮疾患(OR=8.181,95%CI=4.252~15.741)和知道包皮过长可形成包皮垢(OR=1.713,95%CI=1.090~2.693)更愿意手术。结论男性矿工包皮环切接受意愿较低,提高艾滋病和包皮环切术基本知识可能有助于在该人群中推广包皮环切术。
罗皓梁旭陈坚杨晓波蒋俊俊邓伟邹云锋韦波张志勇柳志豪梁浩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艾滋病
广西8市HIV抗体阳性母亲使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药物后对18月龄幼儿身体发育不良的9年回顾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广西8市2010—2018年HIV抗体阳性母亲使用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prevention of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PMTCT)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后对18月龄幼儿身体发育不良的影响,为国家改进PMTCT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西8市作为研究现场,按照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组为广西8市2010年1月—2018年12月"全国母婴阻断系统数据库"中使用PMTCT药物的HIV抗体阳性母亲及所分娩婴儿,收集分析其使用PMTCT药物的历史卡片和母婴阻断资料及18月龄幼儿体检资料。对照组为相同8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健康母亲及所分娩婴儿,收集分析其18月龄幼儿体检资料。幼儿身体发育不良定义为身高、体重和头围3项指标中至少1项指标低于正常值范围。结果病例组的HIV抗体阳性母亲及所分娩婴儿使用PMTCT药物率分别为91.38%(2811/3076)和96.41(2954/3064),病例组18月龄幼儿的HIV抗体阳性率为1.21%(37/3064)、死亡率为2.28%(70/3064)、HIV母婴传播率为2.21%。病例组满18月龄健康体检时发现幼儿身体发育不良率为14.57%(301/2066);对照组满18月龄幼儿身体发育不良率为10.39%(563/5419),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广西8市近9年HIV抗体阳性母亲及所分娩婴儿使用PMTCT药物率高,可能导致满18月龄幼儿身体发育不良率较高,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影响因素。
葛宪民蓝光华朱金辉蒋武梁旭邓鑫晖林兆森覃熙茂韦宁农爱丹郭伟贵陈欢欢李彬温平镜李江恒林倩覃允孟琴罗柳红邓月琴李珊珊刘帅凤吴秀玲黄精华
关键词: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身体发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