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栗刚

作品数:26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细胞
  • 5篇骨髓
  • 4篇基质
  • 4篇基质细胞
  • 4篇骨髓基质
  • 4篇骨髓基质细胞
  • 4篇骨折
  • 3篇新西兰白兔
  • 3篇缺氧
  • 3篇脊髓
  • 3篇脊髓损伤
  • 3篇红细胞
  • 2篇血管
  • 2篇增殖
  • 2篇手术
  • 2篇锁定钢板
  • 2篇锁定钢板内固...
  • 2篇皮层
  • 2篇前路
  • 2篇前路手术

机构

  • 11篇北京医科大学
  • 9篇辽宁医学院附...
  • 5篇锦州医学院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锦州市中心医...
  • 1篇辽源市中心医...

作者

  • 26篇栗刚
  • 9篇于桂芬
  • 8篇曹阳
  • 7篇吴本玠
  • 6篇范仲凯
  • 5篇刘丹平
  • 5篇徐家鸰
  • 4篇于德水
  • 4篇张川里
  • 4篇胡蕴玉
  • 4篇文宗曜
  • 3篇李玉梅
  • 3篇张男
  • 3篇毕云龙
  • 3篇王鸿儒
  • 3篇吕刚
  • 3篇郭韬
  • 3篇徐家
  • 2篇陶祖莱
  • 2篇关振家

传媒

  • 5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锦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国际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1998
  • 2篇1995
  • 4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力再造丸对老年大鼠脑常量和微量元素及含水量的影响
1994年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老年大鼠Na、K、Zn、Cu、Fe元素的测定,观察了脑力再造丸对脑内微量元素变化的影响,并对脑含水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脑力再造丸使老年鼠脑含水量增加,Cu、Fe量降低,Zn/Cu比值升高,Fe/Zn比值降低。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的衰老过程与一定的微量元素变化有关。
章茜吴本玠田红于桂芬栗刚徐家鸰王修璧温宗缓盛祖英
关键词:微量元素抗衰老
Akt/PKB对大鼠脊髓损伤后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PKB)被阻断后脊髓损伤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变化。[方法]参照Nystrom′s压迫方法制作大鼠脊髓压迫损伤模型,成年健康Wistar大鼠7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损伤组32只、Akt/PKB阻断组32只。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TNF-α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各组大鼠TNF-α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损伤组与Akt/PKB阻断组TNF-α阳性产物的平均光密度值(mean optic density,MO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Akt/PKB阻断组与损伤组相比MOD值明显降低(P<0.01);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损伤组与Akt/PKB阻断组TNF-αmRNA的MOD与内参照MOD的比值明显升高(P<0.01),而Akt/PKB阻断组则明显低于损伤组(P<0.01)。[结论]Akt/PKB可能通过下调TNF-α的表达参与脊髓继发性损伤。
曹阳张玉强王岩峰栗刚范仲凯于德水
关键词:脊髓损伤蛋白激酶B肿瘤坏死因子-Α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掌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和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方法:收集实行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1例。时间2010年1月至12月,男11例,女20例,年龄41-81岁。骨折AO/ASIF分型:C1型7例,C2型...
曹阳栗刚王连生袁亚江郭占鹏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
文献传递
ST-宽谱治疗仪照射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
1994年
ST-宽谱治疗仪照射对小鼠Ehrlich腹水癌细胞分裂增殖的影响徐家,金卫红,于桂芬北京医科大学生物物理学教研室栗刚,吴本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er简称FCM)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分析出每个细胞样品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每秒可检测大约500...
徐家金卫红于桂芬栗刚吴本
关键词:腹水癌细胞分裂流式细胞仪
快速成型技术在治疗复杂骨盆、髋臼骨折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成型技术(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RPM)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优点。方法:分两组,骨盆骨折组和髋臼骨折组;骨盆骨折5例:tile分型C2、C3型,髋臼骨折5例:l...
曹阳栗刚范仲凯毕云龙闫鹏
关键词:髋臼骨折骨盆骨折快速成型技术
文献传递
羟自由基对人工平板膜损伤作用的研究
1994年
用人工平板膜模型系统研究了羟自由基对人工膜的损伤作用和羟自由基清除剂─—苯甲酸钠的保护作用。EDTA和FeSO4的羟自由基生成系统对人工膜的损伤作用有二种表现形式,一是在短时间内造成膜破裂;二是造成膜电阻率和膜击穿电压的明显下降。苯甲酸钠的保护作用表现为使膜维持时间、膜电阻率和膜击穿电压基本恢复正常。
栗刚张川里吴本
关键词:羟自由基
srhBMP2m、Dex对体外状态下新西兰白兔MSC增殖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观察可溶性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熟肽(srhBMP2m)和地塞米松(Dex)对体外状态下新西兰白兔骨髓基质细胞(MSC)增殖的影响。方法 经过12d原代培养后将MSC传代再培养5d,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将其定量(2×10^3个/孔)接种于96孔板中,按实验要求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上述两种因子,分别在第7天和第3天用MTT法和^3H—TdR掺入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当srhBMP2m浓度≥1200ng/ml时抑制MSC增殖(P<0.05或P<0.01);^3H—TdR掺入法检测当srhBMP2m的浓度超过1600ng/ml时方才显示对MSC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两种检测方法均显示当Dex浓度≥10^-7M时明显抑制MSC增殖(P<0.05或P<0.01)。结论 体外状态下高浓度的srhBMP2m和Dex明显抑制MSC增殖,本研究为应用两种因子刺激MSC成骨提供了实验资料。
刘丹平栗刚蒲勤郑振家胡蕴玉张男郭韬
关键词:DEX新西兰白兔MSC地塞米松骨髓基质细胞细胞增殖
体外状态下新西兰白兔骨髓中CFU-F集落及成骨性CFU-F集落数量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体外状态下新西兰白兔骨髓中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F)及成骨性的CFU F集落数量 ,为探讨骨髓的成骨能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幼年组 (6个月~ 1岁 )、壮年组 (2 5~ 3 2岁 )两组 ,在无菌状态下 ,在每只动物的股骨上穿刺点抽取骨髓 0 8ml,每个培养瓶 (2 5ml)接种含 8× 10 5个有核细胞的骨髓量 ,在体外培养 12d时计数CFU F集落数量。计数后将培养瓶中CFU F集落进行ALP染色 ,在肉眼下计数着色的CFU F集落 (即成骨性CFU F集落 )数量。结果 按照集落着色的深浅 ,本研究把CFU F集落分为 3种 :①强阳性集落 ;②弱阳性集落 ;③阴性集落。两组成骨性CFU F集落数量约占CFU F集落总数的 1 4 ,主要为弱阳性集落 ,占成骨性CFU F集落的 70 %~ 80 % ;幼年组与壮年组强阳性集落分别占CFU F集落总数的 1 13和 1 17,幼年组明显高于壮年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由于每个CFU F集落均来源于一个骨髓基质干细胞 ,通过集落形成率可推算出新西兰白兔骨髓中每 110 0 0~ 130 0 0个有核细胞中有一个骨髓基质干细胞 ,后者仅占骨髓细胞的百万分之一。结论 骨髓中骨髓基质干细胞数量极少 ,成骨性骨髓基质干细胞就更少了 ,但就骨髓细胞总量来说骨髓中骨髓基质干细胞也是相当可观的。
刘丹平栗刚关振家胡蕴玉郭韬张男
关键词:白兔骨髓CFU-F
红细胞变形的动力学行为被引量:16
1991年
用激光衍射仪测量了兔红细胞在PBS和PVP两种介质里的应力松弛过程.结果表明,红细胞在低粘介质(PBS)中的动力学行为和它在高粘介质(PVP)中的动力学响应有显著差异,除了等容变形和非等容变形以外,还有一个从定向到随机取向的变化过程.故在低粘介质中测得的红细胞应力松弛过程中变形指数(DI)随时间(t)的变化是由红细胞变形(DI)d和红细胞取向(DI)or两部分构成的.红细胞变形的特征时间(约10毫秒)比取向过程的特征时间(约50秒)小2~3个量级.这就使得我们有可能从测得的DI—t曲线中把(DI)d和(DI)or区分开来,从而获得关于红细胞动力学特性的更多的信息.这一点,在临床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陶祖莱文宗曜曹石陈生赵玉衡李玉梅王鸿儒徐家(鸟令栗刚俞桂芬吴本玠
关键词:红细胞动力学
不同条件对大脑皮层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为了探讨低氧、缺氧/复氧、NaCN、pH对不同天龄大鼠乳鼠大脑皮层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脑细胞膜的荧光偏振度作为反应膜流动性的指标。结果:出生后1~2、4~5、7和10d龄大鼠膜流动性随天龄的增加逐渐减小。缺氧可使4~5、7和10d龄大鼠膜流动性明显减小,而1~2d龄大鼠膜流动性无明显改度。4~5d龄大鼠膜流动性随缺氧时间增加而减小,以缺氧/复氧更明显。pH降低亦可使膜流动性减小。结论:1~2d龄大鼠对缺氧不敏感,而对4~5、7和10d龄大鼠可引起大脑皮层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田红于桂芬栗刚
关键词:低氧大脑皮层细胞膜流动性缺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