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震宇
- 作品数:13 被引量:187H指数:8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L形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35
- 2009年
- 本文进行了四根有加劲和二根无加劲的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对试件破坏过程及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宽厚比和内部有无加劲肋对试件承载力和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形钢管混凝土柱延续了钢管混凝土的特性,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当钢管宽厚比不大于60(即短肢柱)时,加劲肋虽然对L形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没有明显的贡献,但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延性;而当钢管宽厚比大于60(即长肢柱)时,加劲肋对L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及延性均无明显影响。最后,在选择合理的钢材和核心混凝土本构关系基础上,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程序ABAQUS建立了轴压荷载下L钢管混凝土柱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构件的荷载-变形关系,计算表明,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
- 林震宇沈祖炎罗金辉张继承
- 关键词:L形钢管混凝土柱加劲肋宽厚比延性
- 钢管RPC短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本文通过 1 8根钢管 RPC短柱轴心受压试验研究 ,分析钢管 RPC短柱受力性能 。
- 林震宇张静吴炎海戴文达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管RPC受力性能短柱轴心受压
- 圆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在40根圆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钢管超高强混凝土视为一新型组合材料,建立其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理论特征参数(极限强度、平台强度以及峰值应变)计算方法.通过比较发现,现有钢管混凝土的相应计算公式不适用于圆钢管超高强混凝土.最后,推导建立了圆钢管超高强混凝土短柱轴压应力-应变关系的三段式曲线方程,并验证了该方程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
- 谢小松林震宇徐伟
- 关键词:圆钢管超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
- 反复荷载作用下L形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研究被引量:28
- 2009年
- 本文介绍了7根L形钢管混凝土柱试件在承受常轴力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试验中考虑了不同的轴压比、内部有无加劲和加载方式对试件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内部加劲能够明显地延缓柱子钢板的屈服,而且柱子的耗能能力和延性也有较好的改善。最后通过编写计算程序,对L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荷载-变形进行了全过程分析,考察了常用的方钢管混凝土柱的钢材和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对L形钢管混凝土柱纤维模型数值分析的适用性,计算得到的弯矩-轴力-曲率关系和荷载-位移关系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 林震宇沈祖炎罗金辉
- 关键词:异形钢管混凝土柱反复加载纤维模型
- 活性粉末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9
- 2004年
- 进行76组不同尺寸立方体试件和12组棱柱体试件的单轴受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标准,探讨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峰值应变、弹性模量、横向变形系数等)与棱柱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活性粉末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方程。
- 吴炎海林震宇孙士平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
- 基于纤维模型有限元柔度法的L形钢管混凝土构件非线性仿真分析
- 2010年
- 本文基于纤维模型有限元的基本原理,比较了基于刚度法和柔度法建立纤维模型梁单元矩阵的方法和特性。基于柔度法的纤维模型单元的特性是以单元的截面力形函数为基础,在整个计算的过程中,单元各截面内外力严格满足力的平衡条件,不受单元材料非线性状态水平的影响。在合适的纤维材料应力-应变本构关系的基础上,从构件单元层面的角度,推导建立了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效应的L形钢管混凝土柱数值模型,对L形钢管混凝土轴压、压弯和滞回试验算例分别进行了仿真模拟,试验算例结果与数值结果吻合良好,从而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 林震宇沈祖炎罗金辉张继承李元齐
- 关键词:L形钢管混凝土柱非线性纤维模型
- L形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研究
- 本文进行了4根有加劲和2根无加劲的L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对试件破坏过程及结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宽厚比和内部有无加劲肋对试件承载力和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形钢管混凝土柱延续了钢管混凝土的特...
- 罗金辉沈祖炎陈之毅林震宇
- 关键词:L形钢管混凝土柱加劲肋延性轴压承载力本构关系
- 文献传递
- 圆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48
- 2005年
- 进行22根圆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分析其荷载-变形曲线、破坏特征和工作全过程.试验研究表明:圆钢管RPC轴压短柱的荷载-纵向应变曲线弹性阶段约为极限荷载的90%~95%;套箍系数ξ较小时,在达到极限荷载后承载力急剧下降;ξ较大时,在达到极限荷载后承载力下降平缓并呈回升趋势.ξ较小的试件多呈剪切破坏形态;ξ较大的试件所有断面上均被墩粗、试件的上下两端明显局部鼓曲.在分析国内40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圆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平台应力等理论特征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验证对比了有关技术规程中圆钢管混凝土基本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最后建议了圆钢管活性混凝土轴压短柱极限承载力统一计算公式.
- 林震宇吴炎海沈祖炎
-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力性能应力-应变关系极限承载力
- 圆钢管RPC轴压柱受力性能研究
- 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及本省的实际情况,通过优选原材料和外加剂,成功地配制出7天强度达207MPa的RPC200。在确定RPC配合比后,本文进行了28组边长70.7mm立方...
- 林震宇
- 关键词:RPC极限承载力
- 文献传递
- 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0
- 2005年
- 进行22根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钢管RPC)轴压短柱试验,分析其荷载变形曲线、破坏特征和影响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试验研究表明:钢管RPC轴压短柱的荷载-纵向应变曲线弹性阶段约为极限荷载的90%~95%;套箍系数(∈)较小时,在达到极限荷载后承载力急剧下降;(∈)较大时,在达到极限荷载后承载力下降平缓并呈回升趋势.(∈)较小的试件多呈剪切破坏形态;(∈)较大的试件所有断面上均被墩粗,试件的上、下两端明显局部鼓曲.构件承载力随RPC强度f.的提高而提高,两者基本成线性关系;套箍系数(∈)越大,构件承载力也越大,但钢管对RPC的约束效果比对普通混凝土的差.提出的钢管RPC轴压短柱极限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 吴炎海林震宇
- 关键词:桥梁工程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受力性能极限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