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4篇腹股沟
  • 4篇腹股沟疝
  • 4篇腹膜
  • 4篇腹膜外
  • 4篇腹腔
  • 3篇修补术
  • 3篇疼痛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病理
  • 3篇老年
  • 3篇腹腔镜
  • 3篇癌患者
  • 3篇病理
  • 2篇人胃癌
  • 2篇手术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青年人
  • 2篇青年人胃癌

机构

  • 9篇福建中医药大...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林维凯
  • 3篇赵岚
  • 2篇卢辉山
  • 2篇张祥福
  • 1篇吴心愿
  • 1篇官国先
  • 1篇张建中
  • 1篇唐劲松
  • 1篇王川
  • 1篇黄昌明
  • 1篇陈志斌
  • 1篇郑尚飞

传媒

  • 3篇福建医药杂志
  • 3篇西藏医药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癌术后残胃无力症46例病因与治疗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残胃无力症的病因与治疗。方法对近10年1469例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无力症46例病人进行病因和治疗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残胃无力症的病因是综合因素引起,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和精神紧张可能是最主要的诱因。胃癌行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持续性呕吐,呕吐量>800ml/d。经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诊断为残胃无力症,行保守治疗,包括胃肠减压、胃肠内和外营养支持、各种促进胃肠蠕动药物和对症处理,平均治疗14.6天全部治愈。结论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残胃无力症是多因素引起,其中精神因素可能为最主要因素。经过检查一旦诊断为功能性残胃无力症,治疗原则为消除患者紧张性情绪,保守治疗,应避免再次手术。
张建中林维凯黄昌明王川官国先吴心愿卢辉山
关键词:胃癌胃大部切除术胃无力症保守治疗
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对患者慢性疼痛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实施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方式对慢性疼痛、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年间符合标准的60例腹股沟疝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其中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疝修补术治疗方式,30例的实验组患者则应用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方式,对各组围术期指标、疼痛(VAS评分)变化与血清指标(MMP~2、MMP~9)水平变化进行比较,此外对出院时刻各组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围术期指标情况,实验组手术、术后排气及住院各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d、7d两组患者VAS评分实验组均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d各组血清MMP~2、MMP~9指标水平均是较术前时刻降低,而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各组患者出院时刻的生活质量SF~36各个维度评分,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应用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手术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降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林维凯龙九童郑文武黄泽文赵岚
关键词:腹股沟疝慢性疼痛基质金属蛋白酶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采取经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应用随机分为观察组何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李金斯坦(Lichtenstrin)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疤痕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82.00%,差异(P <0.05);术后随访3个月,生活质量各维度分值,观察组分值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观察组术后1d、3d的MDA与SOD水平均是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00%,对照组18.00%,差异(P <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患者对疤痕满意度高。
林维凯龙九童郑文武黄泽文赵岚
关键词:腹股沟疝术后疼痛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和多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对早期肺癌患者肺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SP-VATS)、多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MP-VATS)对早期肺癌患者肺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早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MP-VATS组与SP-VATS组,各45例。MP-VATS组行MP-VATS,SP-VATS组行SP-VATS,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应激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局部复发情况。结果SP-VATS组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MP-VATS组,胸管留置时间短于MP-VATS组,清扫淋巴结个数多于MP-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EV_(1)、PEF、MMV均低于治疗前,但SP-VATS组高于MP-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CD4^(+)水平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但SP-VATS组CD4^(+)水平低于MP-VATS组,CD8^(+)水平高于于MP-VA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VATS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MP-VATS组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SP-VATS治疗早期肺癌,患者胸管留置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清扫淋巴结个数较多,且该治疗方案对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手术应激反应较轻,手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龙九童林维凯郑文武尤培林
关键词:早期肺癌肺功能应激反应
87例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近10年收治青年人胃癌87例的临床病理、治疗及与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青年型胃癌以女性多见;组织学以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为主;临床分期以Ⅲ、Ⅳ期多见;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Borramnn分型、临床分期、手术切除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了解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点、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及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提高患者预后的关键。
林维凯张祥福卢辉山
关键词:胃肿瘤青年临床病理
补肺消结汤联合手术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补肺消结汤联合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26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试验分为对照组(n=63,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与试验组(n=63,补肺消结汤联合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肺功能指标水平及健康状态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术后4 d、6 d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7 d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消结汤联合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的效果突出,能显著降低术后疼痛,改善肺功能及健康状态,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王斌灿林维凯陈志斌
关键词:孤立性肺小结节疼痛程度
青年人胃癌与老年人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青年人胃癌和老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疗效差异,为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1439例,其中青年组(≤35岁)87例,...
林维凯
关键词:青年胃癌老年胃癌临床病理
文献传递
奥沙利铂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胃肠癌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腹腔热灌注治疗胃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4例胃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进行化疗,治疗组在药物化疗期间还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分别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价。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RR)为71.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CR10例(3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CR8例(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胃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林维凯
关键词:奥沙利铂胃肠癌腹腔热灌注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疗效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采取经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对照组采取李金斯坦(Lichtenstrin)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围术期指标:在术中的出血量上观察组明显要比对照组更少,在术后排气以及住院的时间上则是观察组要对对照组短观,术后24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疤痕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的满意度(P<0.05);术后进行3个月的随访,比较在生活质量的各维度分值上,均是观察组的分值更高,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术后1d两组丙二醛(MDA)较术前升高,而术后3d较术后1d降低,两组术后1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术前降低,术后3d较术后1d升高。而观察组术后1d、3d的MDA与SOD水平均是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00%(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方式,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术后早期疼痛轻的优势,且患者对疤痕满意度高,生活质量提升明显。
林维凯龙九童郑文武黄泽文赵岚
关键词:腹股沟疝疗效
腹腔镜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技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技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我院行腹腔镜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80例,根据患者疝囊横断或疝囊剥离分为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神经感觉异常、疝囊积液、阴囊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中采用疝囊横断技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林维凯郑文武黄泽文
关键词:老年腹股沟疝腹腔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