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智才

作品数:17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5篇胃癌
  • 5篇吉奥
  • 3篇晚期
  • 3篇疗效
  • 3篇介入
  • 3篇进展期胃癌
  • 3篇化学治疗
  • 2篇多西他赛
  • 2篇置入
  • 2篇适形
  • 2篇顺铂
  • 2篇中晚期
  • 2篇转移癌
  • 2篇椎体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椎体转移
  • 2篇椎体转移癌
  • 2篇胃肿瘤

机构

  • 12篇解放军第17...
  • 9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一七...

作者

  • 17篇林智才
  • 11篇陈玉强
  • 10篇邱国钦
  • 8篇许丽贞
  • 3篇张雅雅
  • 2篇许英艺
  • 2篇罗鹏飞
  • 2篇吴晓安
  • 2篇陈建清
  • 2篇洪节约
  • 2篇邱钧
  • 2篇刘涛
  • 1篇卢伟锋
  • 1篇郭春华
  • 1篇崔殿龙
  • 1篇高春玲
  • 1篇万幼峰
  • 1篇吴贵华
  • 1篇章志勇
  • 1篇曾英琅

传媒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第七届...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同步放射治疗综合治疗(治疗组)和单纯放疗组(对照组),各31例。放疗.4-剂量60~70Gv,2Gv/次,5次/周。替吉奥自放疗开始之日始口服替吉奥[60mg/(m2·d)]1-14d,间隔7d,继续口服14d,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盆腔CT或磁共振观察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RR)分别为87.1%和64.4%。两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2.3%,65.5%,56.1%和68.2%,44.3%,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优于单纯放射治疗,且不良反应的增加可以耐受。
林智才董书春张蓓蓓
关键词:食管癌适形放疗同步化疗
椎体成形术联合放射性粒子治疗椎体转移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胸腰椎转移癌患者的52个病变椎体,在CT引导下进行经皮椎体穿刺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及骨水泥(PMMA)灌注成形治疗;术后随访1年,应用数字分级法(NRS)观察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EORTC-QLQ-C30问卷调查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并观察治疗并发症及1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结果 41例患者术后1个月疼痛均获不同程度缓解,其中3、4度缓解率为82.9%(34/41);术后EORTC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术后患者6个月内局部控制率为90.2%(37/41),1年生存率为73.2%(30/41);在存活的30例患者中,1年局部控制率为93.3%(28/30);术后有7例出现PMMA向椎体周围组织渗漏,但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未出现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在CT监视下,应用PVP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癌具有稳定椎体和抑制肿瘤的协同作用,并且微创安全,可作为椎体转移癌的有效联合治疗方法之一。
邱国钦许丽贞林智才陈玉强罗鹏飞
关键词:椎体转移癌椎体成形术放射性粒子CT引导
胃癌组织中OPN表达及临床意义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有关胃癌组织中OPN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方法:检索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并辅以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所有关于胃癌组织中OPN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年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8月20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后,应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病例对照研究,其中胃癌组585例,对照组15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PN在胃癌组与对照组[OR=0.04,95%CI(0.02,0.07)]、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OR=0.55,95%CI(0.34,0.89)]、临床Ⅰ-Ⅱ期组与临床Ⅲ-Ⅳ期组[OR=0.20,95%CI(0.10,0.38)]、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OR=3.24,95%CI(1.26,8.33)]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国内证据证明,OPN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检测OPN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
许英艺张雅雅林智才陈玉强卢伟锋
关键词:骨桥蛋白胃肿瘤META分析
椎体成形术联合放射性粒子置入治疗椎体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联合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椎体转移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1例胸腰椎溶骨性转移癌患者的52个病变椎体,采用在CT引导下行经皮椎体穿刺及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加骨水泥(PMMA)...
邱国钦林智才陈玉强罗鹏飞
关键词:椎体转移癌椎体成形术放射性粒子CT引导
文献传递
FOLFOX4与ELF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陈建清吴晓安邱钧洪节约钟小红林智才
关键词:亚叶酸钙草酸铂足叶乙甙
替吉奥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3
2011年
目的观察替吉奥一线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近期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56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口服替吉奥胶囊40 mg/m^2,Bid,d1-28,q5w;对照组28例口服卡培他滨片1250 mg/m^2,Bid,d1-14,q3w;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56例均可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RR)分别为46.4%和42.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及严重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替吉奥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邱国钦许丽贞林智才陈玉强
关键词:老年卡培他滨
替吉奥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方案治疗胃癌腹水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观察口服国产替吉奥联合静脉(多西他赛)和腹腔(顺铂)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腹水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6例晚期胃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口服替吉奥,联合静脉滴注多西他赛全身化疗和腹腔内灌注顺铂局部化疗方案;对照组28例采用持续静脉滴注氟尿嘧啶,联合与治疗组相同的静脉用多西他赛和腹腔灌注顺铂化疗方案;均3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及不良反应。结果:56例均可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腹水近期有效率(R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78.6%(22/28)和6.4个月、67.9%(19/28)和5.9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数值上看治疗组似乎更有优势,且治疗组的临床受益反应(CBR)为92.9%(26/28),优于对照组的71.4%(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及严重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含口服国产替吉奥联合静脉和腹腔化疗是治疗晚期胃癌腹水的有效手段,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邱国钦许丽贞王勇军林智才陈玉强
关键词:晚期胃癌腹水腹腔化疗静脉化疗
动脉用药多西他赛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邱国钦林智才陈玉强
关键词:多西他赛介入治疗过敏反应病例报告
文献传递
蔗糖铁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症相关贫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观察蔗糖铁注射液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癌症相关贫血的疗效、安全性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癌症相关贫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治疗组静脉滴注蔗糖铁每次100mg,2次/周;对照组口服富马酸亚铁每次300mg,3次/日;两组均同时皮下注射rHuEPO40 000IU/周;疗程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贫血状况和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治疗的安全性,并应用卡氏功能状态(KPS)进行生活质量测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均明显升高(P<0.001),患者的主观症状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蔗糖铁注射液联合rHuEPO治疗癌症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富马酸亚铁联合rHuEPO,并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邱国钦许丽贞林智才陈玉强
关键词:癌性贫血蔗糖铁促红细胞生成素疗效
沙利度胺联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LD)联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在氩氦刀基础上加口服TLD,对照组不用TLD。结果 TLD联合氩氦刀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显示:观察组肿瘤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0例,无变化(NC)2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肿瘤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3例,无变化(NC)5例,进展(PD)6例,总有效率为56%(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随访3年,观察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0%、64%、44%;对照组分别为48%、32%、16%(P<0.05)。结论应用TLD与氩氦刀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轻,是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刘涛米彦军张雅雅邱国钦郭春华林智才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沙利度胺氩氦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