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春燕

作品数:24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泉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篇肺炎
  • 10篇儿童
  • 9篇肺炎支原体
  • 6篇支原体肺炎
  • 5篇肺不张
  • 4篇支气管
  • 4篇难治
  • 4篇难治性肺炎
  • 4篇肺炎支原体肺...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支气管肺泡
  • 3篇支气管肺泡灌...
  • 3篇气管
  • 3篇小儿
  • 3篇灌洗
  • 3篇肺泡
  • 3篇肺泡灌洗
  • 2篇血清
  • 2篇支气管肺泡灌...

机构

  • 24篇泉州市儿童医...

作者

  • 24篇林春燕
  • 20篇曾丽娥
  • 20篇陈琼华
  • 20篇郑敬阳
  • 14篇林印涛
  • 13篇张谭
  • 6篇尤玉婷
  • 2篇张晓红
  • 1篇李联侨
  • 1篇苏丽端
  • 1篇王慧芳

传媒

  • 3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2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形成1例分析及并文献复习
郑敬阳曾丽娥陈琼华林春燕张谭刘艳艳林印涛
17例小儿先天性支气管桥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桥畸形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确诊为支气管桥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多层螺旋CT+气道重建、超声心动图影像学表现。结果:17例中Ⅰ型支气管桥10例,Ⅱ型支气管桥7例。合并支气管狭窄16例,其中以左主支气管狭窄多见,合并心内畸形11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血管畸形14例(其中5例合并肺动脉吊带)。年龄除1例外均<2岁,大多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咳嗽、喘息起病。结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婴儿,若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等畸形,应警惕先天性支气管桥畸形可能。多层螺旋CT(64排)+三维重建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诊断该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
林春燕郑敬阳林印涛陈琼华曾丽娥张谭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肺动脉吊带
儿童哮喘的相关指标分析
2021年
在哮喘儿童中观察血清总IgE(totalIgE,TIgE)水平、外周血嗜 酸性粒细胞计数(eosinophil,EOS)、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serum-specificIgE, SIgE)及呼出气一氧化氮(Exhalednitricoxide,FeNO)值,研究其与儿童哮喘的相 关的方面有哪些和具有怎样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泉州市儿童医院2019年1 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中诊断支气管哮喘的患儿 13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无喘息史,无家族过敏史)的儿童130例作为 对照组,观察各组外周血EOS、TIgE水平、过敏原阳性率及FeNO值。结果 哮喘 组的各项指标及过敏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而且其差异性对比在统计学上 均有意义(P<0.01);哮喘组随着 TIgE的增高其外周血 EOS也增高(r=0.574, P<0.05);TIgE与 FeNO呈正相关性(r=0.407,P<0.05);FeNO 与外周血 EOS 间呈正相关性(r=0.426,P<0.05);TIgE水平、外周血 EOS、FeNO 诊断儿童哮 喘的曲线下面积分 别 为:0.943、0.825、0.750。结 论 哮 喘 儿 童 的 外 周 血 EOS、 TIgE 、FeNO值及过敏原阳性率均升高,且外周血 EOS、TIgE 、FeNO 值之间相 互补充、相互联系,对支气管哮喘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重要的 临床意义。
尤玉婷郑敬阳曾丽娥林春燕陈琼华林洁如
关键词:儿童哮喘血清总IGE
15例传胞染性单核细增多症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分析
郑敬阳林印涛曾丽娥陈琼华林春燕张谭刘艳艳
IL2RG基因新突变致X-连锁联合免疫缺陷1例被引量:2
2021年
X连锁严重联合免疫缺陷(X-lin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X-SCID)是由编码普通γ链(IL2RG)的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罕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目前国内有散发的病例报道,本文通过1例IL2RG基因新突变致X-连锁联合免疫缺陷的报道,希望增加对非典型X-SCID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该类疾病。
陈琼华郑敬阳张谭林春燕曾丽娥林印涛
关键词:突变
局麻下纤支镜诊治儿童肺不张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局麻下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儿童肺不张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泉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肺不张患儿的临床资料及纤维支气管镜术(FB)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儿中,异物3例,结核2例,先天支气管肺发育畸形3例,余49例提示炎症病变,支原体感染有41例(其中6例混合有流感病毒感染),病变以单侧为主,左上叶和右中叶发病率最高,细菌检出率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支原体肺炎(MP)MP-DNA检测敏感度高于血清支原体抗体检测。经肺泡灌洗治疗,复张率达93.88%。结论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术,可尽早明确儿童肺不张病因,通畅气道,缩短疗程,防止误诊漏诊,值得进一步推广。
陈琼华郑敬阳李联侨林印涛曾丽娥林春燕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肺不张肺炎支原体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97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分析总结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4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根据初始给予阿奇霉素静滴5~7d是否有反应分为MPP组和RMPP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寻找RMPP各独立相关因素的临界值。结果:643例患儿中RMPP组97例,MPP组546例。两组间热程、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CRP、血清铁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FDP、D二聚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MPP组混合感染率明显高于MPP组(χ^2=30.290,P〈0.01);前者肺部影像学常提示肺部大片高密度均匀实变影(常超过2/3肺叶),常伴有胸腔积液、肺不张、坏死性肺炎等;支气管镜下RMPP组患儿常有黏膜糜烂、溃疡、管腔内胶冻样坏死物、塑型痰栓等;RMPP组各系统肺外并发症发病率均高于MPP组(P均〈0.05)。经ROC曲线下面积计算得出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乳酸脱氢酶、中性粒细胞比率为RMPP有价值的预测指标,临界值分别为47mg/L、263μg/L、506U/L和0.78。RMPP组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MPP组。结论:当MPP患儿接受常规大环类酯类抗生素治疗5d以上无效,CRP≥47mg/L,血清铁蛋白≥263μg/L,乳酸脱氢酶≥506U/L,中性粒细胞比例≥0.78,胸部影像学进展,提示为RMPP,应及时予甲泼尼龙抗炎治疗,持续肺不张者予儿科软式支气管镜治疗;并常规予凝血功能检查,如果提示血液高凝应予抗凝治疗。
郑敬阳张晓红曾丽娥张谭林春燕陈琼华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
肺部感染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及细胞学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病原及细胞学成分,为临床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于泉州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4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例BALF培养确诊为细菌感染性肺炎的患儿为细菌性肺炎组,19例支气管异物行异物取出术后BALF培养无细菌生长的患儿为支气管异物组。采用液基细胞学沉降法对上述两组患儿BALF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23例细菌性肺炎以肺炎链球菌感染为主,肺部CT易合并肺不张;19例支气管异物以左主支气管异物多见,其中以坚果类异物为主。细菌性肺炎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支气管异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支气管异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BALF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于支气管异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LF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巨噬细胞百分比、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细菌性肺炎以肺炎链球菌感染多见,其BALF细胞学组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这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避免临床抗生素滥用。
尤玉婷曾丽娥林春燕陈琼华林洁如郑敬阳
关键词:细菌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分析儿童
小儿喘息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过敏的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讨论小儿喘息性肺炎发作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及过敏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及颗粒凝集法检测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及总抗体效价,对比喘息组与非喘息组MP阳性率,同时比较喘息性组中具有特异体质的阳性率。结果:117例喘息患者中MP-IgM阳性率51.3%;而非喘息组95例中MP阳性率33.7%,非喘息组MP感染阳性率远低于喘息组,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6.61,P<0.025)。<1岁MP感染的阳性率最低仅3.4%;1~3岁组阳性率最高25.6%,但其与>3岁组阳性率接近,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1岁以上组与<1岁组相比MP感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6.69,P=0.000)。同时喘息组具有特应体质5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小儿喘息性肺炎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同时具体过敏体质者也与喘息性疾病有一定关系。
林春燕
关键词:喘息肺炎支原体过敏小儿
婴幼儿反复喘息136例病因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婴幼儿反复喘息的病因。方法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体征、病原学、胸部CT等影像学、免疫学进行分析,研究反复喘息的病因。结果引起反复喘息的主要原因为:婴幼儿哮喘47例(34.6%)、感染62例(45.6%)、闭塞性细支气管炎4例(2.9%)、支气管肺发育不良7例(5.1%)、胃食管反流2例(1.5%),支气管内异物2例(1.5%),气道畸形9例(6.6%),心血管畸形2例(1.5%),免疫缺陷1例(0.7%)。感染相关喘息中有23例被检出合并现症感染,支原体感染达16.1%。哮喘预测指数(API)阳性者46例(34.6%)。106例胸部CT检查中90例为炎症改变,46例患儿支气管镜表现为气管支气管内膜炎为主。62例患儿考虑感染后喘息,但还应注意其他少见病因可能。结论婴幼儿反复喘息大部分有因可寻,感染相关喘息和哮喘是导致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常见原因,诊断应从常见病入手,但还应注意少见病可能,加强随访评估。
陈琼华郑敬阳张圳杰林印涛曾丽娥林春燕张谭
关键词:婴幼儿喘息病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