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庶如

作品数:30 被引量:226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质
  • 12篇骨质疏松
  • 12篇骨质疏松症
  • 10篇补肾
  • 7篇健脾
  • 6篇中药
  • 6篇活血
  • 6篇骨骼肌
  • 5篇活血法
  • 4篇蛋白
  • 4篇血小板
  • 4篇血小板减少
  • 4篇血小板减少性...
  • 4篇皮质
  • 4篇紫癜
  • 4篇细胞
  • 4篇小鼠
  • 4篇骨骼
  • 3篇益气
  • 3篇糖皮质

机构

  • 29篇辽宁中医药大...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0篇林庶如
  • 15篇郑洪新
  • 11篇杨芳
  • 8篇孙鑫
  • 6篇王拥军
  • 5篇张国哲
  • 5篇王剑
  • 5篇范颖
  • 5篇朱辉
  • 4篇李杨
  • 3篇周天羽
  • 3篇周学文
  • 3篇夏淑杰
  • 3篇邓洋洋
  • 2篇曲道炜
  • 2篇初杰
  • 2篇辛彩虹
  • 2篇王思程
  • 2篇尚德阳
  • 2篇崔运浩

传媒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第三届情绪与...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2
  • 3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肾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采用地塞米松肌注法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glucocorticoid-inducedosteoporosis,GIO)大鼠模型,观察补肾中药的防治作用。方法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分层随机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均采用肌注地塞米松的方法造模,2.5mg/kg·次^-1,2次/周,连续9周。测定离体股骨骨密度(BMD)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模型组模型大鼠BMD明显降低(0.109±0.007)g/cm^2,血清骨吸收标记物TRAP含量明显升高(9.96±1.15)μg/ml;补肾组模型大鼠BMD(0.116±0.007)g/cm^2,血清TRAP含量降低(5.76±O.85)μg/ml。结论补肾中药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GIO大鼠模型有一定拮抗作用。
朱辉郑洪新林庶如杨芳王剑张国哲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脾阳虚对大鼠脾脏和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探讨脾阳虚和细胞信号传导的相关性以及脾阳虚时五脏的变化。方法 :采用经典方法塑造大白鼠脾阳虚模型 ,底物磷酸化方法测定蛋白激酶C活性。结果 :脾阳虚大鼠模型脾组织细胞膜中PKC活性明显降低 (P <0 0 0 1) ,而细胞浆中PKC活性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温补脾阳中药有提高脾组织细胞膜中PKC活性的趋势 ,但作用不显著 ,无统计学意义 ,而该中药能够降低细胞浆中PKC活性 (P <0 0 5)。脾阳大鼠模型肾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PKC活性均升高 (P <0 0 1) ;温补脾阳中药能够明显降低肾组织细胞膜中PKC活性 (P <0 0 0 1) ,明显提高肾组织细胞浆中PKC活性 (P <0 0 0 1)。结论 :脾组织细胞膜中、肾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中PKC活性变化可能是脾阳虚病理变化机制之一 ;温补脾阳中药对PKC活性的影响 ,可能是通过抑制肾组织中PKC活化 。
易杰李德新修宗昌林庶如夏淑杰
关键词:脾阳虚蛋白激酶C中医病理学
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代谢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BMD)和骨代谢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含量变化的关系,比较补肾中药、健脾中药、活血中药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材料方...
王剑郑洪新林庶如朱辉杨芳张国哲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补肾健脾ALPTRAP
文献传递
当归多糖与黄芪多糖配伍对骨髓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观察当归多糖与黄芪多糖配伍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致死量环磷酰胺每日腹腔注射380 mg·kg-1共3 d,建立骨髓抑制小鼠模型,正常组小鼠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当归多糖组、黄芪多糖组和配伍组,在各组加入相同的培养液,药物干预组中分别加入EPO 50 U·m L-1+G-CSF 250 U·m L-1,当归多糖0.2 g·L-1,黄芪多糖0.2 g·L-1,当归多糖0.2 g·L-1+黄芪多糖0.2 g·L-1培养,4 d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用ELISA法检测IL-3、SCF、INF-γ和TNF-α的表达情况,QPCR检测红系GATA-1和粒系PU.1的表达情况。结果:增殖率、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各组均优于模型组P<0.05,配伍组与阳性药物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配伍组优于当归多糖组和黄芪多糖组P<0.05,黄芪多糖组最差。结论:当归多糖与黄芪多糖配伍促进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及细胞因子分泌。
李影迪初杰范颖林庶如李秀许卓崔运浩
关键词:当归多糖黄芪多糖造血干细胞增殖率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制备及中药的干预作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IO)大鼠模型,观察不同中药的防治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健脾组、活血组及骨疏康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地塞米松(2.5 mg/kg)肌注,每周2次。除正常组及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予以相应的中药治疗。造模及给药连续9周。9周后,测定离体股骨骨密度(BMD)及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下降(P<0.01),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含量升高(P<0.01)。相对于模型组,各治疗组BMD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补肾组升高程度最显著(P<0.01);各治疗组血清TRAP含量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诱导的GIO大鼠模型制备成功。补肾中药对GIO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朱辉郑洪新林庶如杨芳王剑张国哲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地塞米松中药治疗
紫癜汤及其拆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网织血小板和血小板生成素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紫癜汤及其拆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血清中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影响,探讨该方提升ITP模型小鼠血小板的作用机制及其核心结构。方法将8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紫癜汤组、补益气血组、补气活血组、补血活血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免疫法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建立ITP小鼠模型。于造模第5日起灌胃给药,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0.2 mL/只,紫癜汤组给予紫癜汤0.43 mL/只,补益气血组给予补益气血汤0.36 mL/只,补气活血组给予补气活血汤0.27 mL/只,补血活血组给予补血活血汤0.3 mL/只,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混悬液0.2 mL/只,连续10 d。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小鼠外周血小板、RP及TPO。结果各给药组均能提高ITP小鼠血小板计数,与给药前比较,紫癜汤组、补气活血组、泼尼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RP显著高于正常组,RP绝对值低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RP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P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P<0.05)。模型组血清中TPO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各给药组TPO水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癜汤的核心结构是补气药、活血药,其能有效提升ITP模型小鼠血小板的机制与降低外周血RP及血清中TPO有关。
李杨曲道炜林庶如范颖
关键词:紫癜汤益气活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网织血小板血小板生成素
三叶因子2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观察三叶因子2(TFF2)在胃黏膜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在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及胃溃疡3种轻、中、重病变的胃病患者胃黏膜中测定TFF2。观察TFF2在这三个阶段的变化。[结果]TFF2的表达在浅表性胃炎中低、在糜烂性胃炎中次低,在胃溃疡中最低,病情轻重程度与TFF2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TFF2具有保护胃黏膜免受致病因素攻击的作用。
周学文周天羽才丽萍林庶如张贵元周奇
关键词:胃黏膜病变三叶因子2
补肾、健脾、活血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骼、骨骼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影响的比较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骨骼、骨骼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除正常组外,将OPG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5组,即模型对照组(模型组)、补肾中药组(补肾组...
杨芳孙鑫郑洪新林庶如王拥军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骨骼肌
四类中药组方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脾脏Bcl-2、Fas表达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观察清热凉血方、养阴退热方、补气方、活血方四类中药组方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脾脏Bcl-2、Fas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采用腹腔注射APS方法,建立ITP小鼠模型。造模第5天开始各组灌胃给药治疗,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清热凉血组、养阴退热组、补气组、活血组、醋酸沷尼松组小鼠分别灌服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0 d。用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PLT,ELISA法检测脾淋巴细胞Bcl-2、Fas。结果 :各造模组小鼠PLT显著降低,各造模组小鼠脾脏Bcl-2均明显升高,而Fas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01)。四类中药组方只有养阴清热组能明显降低小鼠脾脏Bcl-2,活血组明显升高小鼠脾脏Fas,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养阴清热药及活血药对促进ITP模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意义较大,为中医药治疗ITP有针对性选药提供一定实验依据。
李杨刘丽林庶如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细胞凋亡
补肾、健脾、活血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骨骼肌肌钙蛋白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肌钙蛋白的影响,探讨中医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雌雄各半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中药组、健脾中药组、活血化瘀中药组和骨疏康中药组6个组。用地塞米松肌注造模。实验结束后,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骨骼肌肌钙蛋白,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大鼠离体股骨上1/3骨密度。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空组大鼠离体股骨上1/3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与模空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股骨上1/3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补肾中药组升高程度最为显著(P<0.01),其余各治疗组骨密度较模空组升高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骨骼肌的肌钙蛋白显著降低(P<0.01);与模空组比较,补肾组大鼠骨骼肌的肌钙蛋白均明显升高(P<0.01);补肾组大鼠骨骼肌的肌钙蛋白升高最为明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血组大鼠骨骼肌的肌钙蛋白升高程度最低,与正常组、补肾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空组、健脾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脾组和骨疏康组升高程度也比较明显,但二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脾方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密度和肌钙蛋白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杨芳郑洪新朱辉林庶如王剑张国哲
关键词:补肾健脾肌钙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