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顺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CF法的震后泥石流频发区灾害主控因子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以汶川地震极震区都江堰深溪沟流域为研究区,在震后孕灾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主控因子为丰富的物源条件和易于灾害发生的地形地貌条件,并采用确定性系数CF法,定量分析了复杂地形地貌条件对泥石流灾害的影响程度,确定了该流域最有利于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高程、坡度和坡向范围;并将研究结果和震后丰富的物源条件进行叠加分析,确定了主控因子共同作用下深溪沟流域泥石流灾害最危险的分布区域。研究结果为震后深溪沟流域泥石流灾害频发的成因分析及对震区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和区划、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 王钧欧国强杨顺季宪军陆桂红
- 关键词:汶川地震泥石流主控因子
- 泥石流监测预警研究现状综述被引量:23
- 2014年
- 在泥石流灾害频发的今天,开展泥石流监测预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手段。从泥石流监测内容研究(固体物源、水源条件和泥石流运动特征等)、泥石流预警临界雨量、监测预警技术方法、手段等方面对泥石流监测预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现阶段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成功率较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建议和未来监测预警的发展趋势。
- 杨顺潘华利王钧陆桂红欧国强宇岩
- 关键词:泥石流预警
- 崩滑土体坡面运动过程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8
- 2012年
- 崩滑土体坡面运动包括刚性块体整体滑动、崩滑泥流、崩滑破碎3种形态;根据粗颗粒间介质差异,崩滑破碎运动可分为无粘碎屑崩滑运动、粘性碎屑崩滑运动;根据运动过程不同形态,将崩滑破碎运动分为崩滑破碎、粗颗粒与泥浆混合运动、泥石流3个阶段。概述崩滑土体坡面运动过程调查实验研究现状;分析块体滑动摩擦理论、流体理论、散粒体理论在崩滑土体坡面运动过程应用情况,指出块体滑动摩擦理论、流体理论在描述崩滑破碎运动过程的不足;分析崩滑破碎后,间隙介质对粗颗粒运动的影响,指出目前散粒体理论描述崩滑土体坡面运动过程的不足,提出通过设定颗粒间的细观力学参数来再现崩滑土体复杂破碎运动过程的思路和重点研究的内容,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季宪军欧国强杨顺王钧
- 关键词:山地灾害粘滞性
- 黏性碎屑流坡面运动过程数值模拟与检验被引量:3
- 2015年
- 由无黏粗颗粒与黏性泥浆组成的黏性碎屑流,其运动过程会产生不连续变形,基于连续介质假定的流体理论无法描述。根据散体材料理论,在考虑黏性泥浆影响情况下,以PFC3D为平台,编写黏性碎屑坡面运动数值模型试验程序,根据泥浆(成都黏土,密度1.413 g/cm3)室内拉伸试验和旋转剪切试验结果,设置数值模型参数,开展黏性碎屑流坡面运动数值模型试验,再现黏性碎屑坡面运动过程及运动过程中不连续变形现象,并通过同尺寸黏性碎屑坡面运动物理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散体材料理论的PFC3D离散单元法能很好地再现黏性碎屑坡面运动过程及运动过程中不连续变形现象,为深入分析黏性泥浆介质影响下黏性碎屑坡面运动过程提供新的途径。
- 季宪军梁瑛欧国强杨顺王钧陆桂红
- 关键词:物理模型试验
- 基于PFC3D黏性与无黏崩滑土体运动过程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13年
- 大多数岩土体崩滑后形成由粗颗粒和黏性填隙介质组成的黏性崩滑体。为分析黏性填隙介质对运动过程的影响,利用MCR301,测定容重为1.360 g/cm3成都黏土法向黏连力和切向剪切抗力。利用PFC3D构建崩滑土体运动数值模型,并将崩滑土体试样划分为5个部位,用设定颗粒代表崩滑土体不同部位。通过对比分析颗粒间切向、法向黏连强度为200 Pa和无黏情况下,不同部位颗粒位置、速度随时步演化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黏连强度改变崩滑土体启动运动模式,在200 Pa为推移式启动模式,无黏情况下为溜滑启动模式;黏性条件下颗粒峰值速度较无黏条件下小,而碰撞频率较无黏条件下高,速度波动幅度大。
- 季宪军欧国强杨顺王钧陆桂红
- 关键词:黏性
- 一种基于动力过程的泥石流动态风险分析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力过程的泥石流动态风险分析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建立流域模型;获取降雨的时空分布;计算流域空间的泥石流特征参量;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泥石流动态风险分析,输出泥石流动态风险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欧国强王钧潘华利宇岩吕娟黄江成杨顺乔成陆桂红李丽亚
- 一种雨量资料短缺地区的泥石流预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雨量资料短缺地区泥石流预警的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计算确定缺乏短历时雨量资料地区泥石流预警系统的预警雨量阈值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泥石流预警方法。本方法首先分析雨量资料短缺的泥石流预警区的基...
- 欧国强潘华利黄江成柳金峰杨顺季宪军
- 地貌信息熵在地震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3年
- 地貌信息熵可以表示流域地貌面受侵蚀的程度,是判断地貌发育演化阶段的量化指标之一。基于流域系统地貌信息熵的原理和方法,采用GIS技术和Matlab、SPSS软件,对"5·12"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深溪沟流域内41个子流域的面积-高程积分值和地貌信息熵进行计算,研究了各个子流域的地貌发育演化基本特征和泥石流发育情况,并将分析结果和地震后野外实际调查的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烈度为Ⅺ的都江堰深溪沟地震重灾区,地震引发的大量崩塌、滑坡导致松散固体物质广泛堆积于沟道内,不仅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物源,而且使沟道局部的地貌发生了突变,但通过"地貌信息熵"这种方法无法表达丰富物源的变化和沟道地貌的突变,因此,根据地貌信息熵判断地震后泥石流的危险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使地震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结果更加真实、可靠与可信,必须结合流域的实际情况,对地貌信息熵判定的危险性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修正,或者通过多种评价方法进行对比论证和分析。
- 王钧欧国强杨顺季宪军陆桂红
- 关键词:泥石流
- 泥石流源区典型草本植物根系抗拉试验被引量:17
- 2014年
- 植被对于泥石流源区的生态修复和物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植物根系的抗拉力学特性是影响植物护坡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泥石流源区植物根系的抗拉特性,以都江堰市锅圈岩泥石流源区为研究区,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重要值计算确定了源区典型草本植物并进行抗拉强度试验。研究表明,锅圈岩泥石流源区主要分布有寒芒、节节草等对恶劣环境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它们的根系平均分布深度在30 cm以内;根系抗拉力与根径呈幂函数正相关关系,抗拉力随根径的增大而增大。当根径>0.50 mm时,抗拉强度与根径也表现出幂函数关系;当根径<0.50 mm时,部分植物根系的抗拉强度值波动较大。不同植物根系的平均抗拉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铁杆蒿(106.24 MPa)、节节草(非节点处,30.79 MPa)、草地早熟禾(28.69 MPa)、小飞蓬(20.20 MPa)、多头苦荬(18.77 MPa)、寒芒(老根,14.87 MPa)、节节草(节点处,12.67 MPa)、寒芒(新根,8.29 MPa)。泥石流源区草本植物的根系抗拉力学特性良好,对稳固浅层土体和泥石流物源有积极作用。
- 陆桂红欧国强杨顺王钧宇岩
- 关键词:典型植物抗拉强度
- 一种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确定与泥石流三要素相关的特征参数;建立三要素的综合信息评价系统,获得三要素初始信息评价矩阵,通过矩阵运算和熵权法,计算得到三要素的信息熵值;建立泥石流信息熵模型,将三个子信...
- 欧国强宇岩潘华利王钧吕娟黄江成杨顺乔成陆桂红李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