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赞章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脑
  • 3篇血脑屏障
  • 3篇血脑屏障通透...
  • 3篇荧光
  • 3篇通透性
  • 3篇屏障通透性
  • 3篇缺血
  • 3篇脑屏障
  • 3篇脑缺血
  • 3篇急性
  • 2篇递质
  • 2篇伊文思蓝
  • 2篇荧光显微镜
  • 2篇显微镜
  • 2篇急性脑缺血
  • 1篇兴奋性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抑制性
  • 1篇异丙酚

机构

  • 6篇石河子大学
  • 3篇教育部

作者

  • 6篇陈虹
  • 6篇杨赞章
  • 2篇闫明俞
  • 1篇张万鑫
  • 1篇刘春丽
  • 1篇张红
  • 1篇周颖
  • 1篇钟明
  • 1篇马静怡
  • 1篇魏丽丽
  • 1篇刘小莉
  • 1篇丁慧
  • 1篇刘斐
  • 1篇王明远
  • 1篇曹燕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4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4种氨基酸的含量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RF)建立大鼠脑微透析液中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和γ-氨基丁酸(GABA)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ODS-C18(5μm,250 mm×4.6 mm)色谱柱,柱温为35℃,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pH 6.7),流动相B为纯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239 nm,发射波长为375 nm。以邻苯二甲醛和β-巯基乙醇为衍生化试剂,柱前衍生,将脑微透析液直接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完成分析。结果:Asp、Glu、Gly和GABA 4种氨基酸在0.5~32μmol.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范围为96.2%~102.1%。结论:所建立的氨基酸检测方法具有流动相配制简单、保留时间稳定、分析时间短、重复性好和回收率高等优点,可用于脑微透析液中痕量氨基酸的测定。
刘春丽陈虹钟明马静怡丁慧张万鑫杨赞章
关键词:脑微透析纹状体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氨基酸类递质
大鼠急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制做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模型,之后在缺血后的不同时间点,从大鼠股静脉注射2%的伊文思蓝(Evens Blue,EB),通过荧光显微镜及甲酰胺提取两种方法来评估BBB对EB的通透性。结果:随着缺血时间的增加,脑组织EB蓝染的范围逐渐增大,荧光光斑数量增加,强度增强。甲酰胺法显示,EB的渗出量在3h时即有增加,12h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其测定结果与荧光显微镜下的观察结果较为一致。结论:脑缺血后BBB的通透性增高,并在48h内呈单相变化。另外还发现,EB法不宜用来比较缺血区与非缺血区间BBB通透性的差异。
杨赞章陈虹闫明俞张红魏丽丽曹燕
关键词:血脑屏障脑缺血通透性荧光显微镜伊文思蓝
大鼠急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制做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
杨赞章陈虹闫明俞张红魏丽丽曹燕
关键词:血脑屏障脑缺血通透性荧光显微镜伊文思蓝
文献传递
急性和慢性帕金森病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帕金森病(PD)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伊文斯蓝(EB)含量变化来探讨急性和慢性PD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方法脑立体定向将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建立P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后者又分为6 h,12 h,24 h,4周组,最后一组为慢性PD组。按BELAYEV法使用EB测定BBB通透性。结果急性PD大鼠BBB通透性在6 h达到高峰(P<0.01),12 h逐渐下降(P<0.05),持续至24 h(P<0.05),慢性PD大鼠(4周)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PD时伴有BBB的通透性增加,而慢性PD时BBB的通透性未见改变。
闫明俞陈虹杨赞章刘斐
关键词:帕金森病血脑屏障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改进与体会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稳定可靠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方法分别按Zealonga线栓法和改进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并于术后24 h从神经行为学,脑梗塞率、脑梗塞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和模型成功率4个方面对两种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术后存活的动物均出现了神经功能缺陷症状,两组动物的脑梗塞率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改进组较Zea-longa组的变异度小,模型成功率高(χ2=4.37,P<0.05)。结论改进法简便可靠,模型成功率高,是较理想的MCAO模型制作方法。
杨赞章陈虹
关键词:线栓法脑缺血
异丙酚对大鼠不同脑区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评价异丙酚对大鼠皮质区、丘脑区、海马区和纹状体区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探讨异丙酚麻醉的中枢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2只,雌雄各半,体重300~350g,麻醉后参照Paxinos和Waston定位图谱按照不同脑区坐标预埋微透析探针套管,恢复4d后,随机分为2组(n=6):对照组和异丙酚组,分别尾静脉输注生理盐水6ml/kg和异丙酚120mg·kg^-1·h^-1,1h后收集微透析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微透析液中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异丙酚组各脑区谷氨酸、天冬氨酸水平降低,γ-氨基丁酸、甘氨酸水平升高(P〈0.05或0.01)。结论异丙酚抑制大鼠不同脑区(皮质区、丘脑区、海马区和纹状体区)兴奋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释放而增强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释放,可能是其麻醉的中枢机制之一。
周颖杨赞章王明远刘小莉陈虹
关键词:二异丙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