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春
- 作品数:105 被引量:1,514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GIS支持的中美澳海岸线分维及其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02年
- 利用GIS对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海岸线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同方法与同比例尺图源情况下各自海岸线分维的计算与比较;第二,中美澳海岸线分维随纬向的可能变化特征探讨;第三,海岸线分维在海岸线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可能变化关系。所得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与加深了对海岸线分形性质的认识。
- 朱晓华杨秀春
- 关键词:GIS分形分维海岸线
- 农牧交错带不同农田耕作模式土壤水分特征对比研究被引量:29
- 2005年
- 通过在农牧交错带———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的野外实验研究,在作物(油菜)发育期间,观测了免耕、深松、传统翻耕、翻耕覆盖、浅耕与垄作处理等8种耕作模式的土壤水分特征;在秋收后的农田休闲期,观测了秸秆还田翻耕、深松耕作、传统翻耕、免耕低茬(茬高10cm)和免耕高茬(茬高4 5cm)等5种耕作模式的土壤水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区,采用不同耕作模式,对田块土壤水分含量有着直接影响。在作物发育期间,垄作处理蓄水保墒能力相对较强,免耕、浅耕蓄水保墒能力相对较差,翻耕覆盖、深松耕作、传统翻耕蓄水保墒能力相对居中;秋收后,免耕高茬蓄水保墒效果最好,深松耕作、传统翻耕蓄水保墒能力居中,秸秆还田翻耕、免耕低茬蓄水保墒效果较差。本文所得结论对农牧交错带旱作农田有效保蓄土壤水分。
- 杨秀春徐斌严平刘连友色布力玛
- 关键词:土壤水分特征农牧交错带耕作模式保墒能力保墒效果
- 连云港市1990~1999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应用层次分析法 ,系统评价了连云港市 1 990~ 1 999年间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在得出系列结论的基础上 ,认为连云港市在生态环境整治与建设方面优势与劣势并存 ,同时 ,还就当前该市生态环境的整治与建设提出了相关对策。
- 蒋卫国杨秀春朱晓华谢志仁
- 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草原植被遥感监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07年
- 在回顾我国草原植被遥感监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目前农业部在草原植被遥感监测中所使用的方法及其局限性。提出我国草原植被遥感监测今后应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指出草原植被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提高草原植被遥感监测的精度和方法标准化上,并建议应加强我国草原遥感监测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
- 徐斌杨秀春侯向阳陶伟国覃志豪
- 关键词:草原植被遥感监测NDVI
- 广东省农业旱灾遥感监测被引量:7
- 2008年
- 研究了基于遥感与GIS的广东省农业旱灾遥感监测方法,建立了农业旱情遥感监测评估模型。该模型结合MODIS遥感数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当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评价了2006年5~10月广东省每旬的农业旱情发展变化过程,结果与2006年广东农业旱情发展变化趋势吻合程度很好,表明这一监测方法能够用来有效地监测评价广东省农业旱情发展时空变化。
- 高懋芳张虹鸥秦晓敏覃志豪周霞杨秀春
- 关键词:农业旱灾旱情监测遥感MODIS
- 我国防沙治沙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土地荒漠化是中国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目前荒漠化趋势已在局部地区得到遏制,但在一些重点荒漠化省区和经济落后地区,仍在加速扩展。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起,通过建立国家层面的政策管理体系和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等措施,实现了"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随着新时期国家精准脱贫攻坚的深度推进,有必要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明确下一步防沙治沙政策制度的发展方向。文中在系统梳理我国防沙治沙政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明我国沙漠化防治政策演进经历了起步形成阶段、全面推进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提升转变四个发展阶段,分析认为政策演进过程呈现出"防与治"、"保育用"、"建与产"及"内与外"相结合四个基本特征;最后提出我国防沙治沙政策调整建议,包括:建立多元联动的工程技术模式、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及推进草原畜牧业的绿色发展。
- 周颖杨秀春徐斌金云翔
- 关键词:防沙治沙生态工程演进特征生态补偿
- 锡林郭勒盟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正蓝旗为例被引量:17
- 2011年
- 以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的正蓝旗为研究区,以TM/ETM+影像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度、栅格运算等方法,对该区1980年代以来四个时期的草原沙化状况及其空间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并探讨了正蓝旗草原沙化变化与降雨、温度、人口和牲畜等数据的关系。结果表明:(1)三级沙化草地及未沙化草地间的相互转换主导着草原沙化发展或是逆转的方向;(2)中度沙化草地的变化方向对草原沙化发展的方向及沙化结构影响作用突出;(3)沙化发展区主要分布在赛音呼都嘎苏木东南部以及桑根达来镇东部;(4)自然因素作为草原沙化的环境背景并无明显变化,畜牧、沙化治理政策等人为因素是草原沙化逆转或发展的主导因子。
- 李金亚徐斌杨秀春金云翔李亚云张济赵莉娜李润林
- 关键词:草原沙化遥感
- 中国北方沙漠化治理模式分类被引量:11
- 2020年
- 中国深受荒漠化危害,长期以来把防沙治沙作为保护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发展战略。北方沙漠化地区现已形成一些成功的治理模式,但是对于具有共性特征的模式类型,缺少系统地分类归纳与特征提炼,研究多关注点上的治理,缺乏从宏观战略层面上的整合与梳理,导致分类结果对实践应用的指导性不强。我们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法,基于国家防沙治沙战略重点及沙产业发展目标,将中国北方沙漠化治理模式划分为草原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综合治理模式、生态固沙措施与节水农业技术结合型模式、特色沙产业与林果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农-林-牧-草多元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庭院生态经济与生态庄园开发模式等五大类型,详细阐明不同模式的技术要点、基本特征、产业结构及实施效果,指出传统研究方法及研究视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未来应理清不同模式分类研究视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细化防沙治沙治理模式的定量化分类的研究方法、凝练与总结区域适宜的沙漠化治理模式类型与路径特征,为完善防沙治沙政策提供参考。
- 周颖杨秀春金云翔徐斌
- 关键词:防沙治沙沙产业
- 草原雪灾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原雪灾遥感监测与灾情评估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预处理模块,用于读取并处理MODIS L1B数据、AMSR-E L1B数据,得到预处理结果;积雪区域融合模块,用于根据预处理结果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得到...
- 杨秀春曹云刚徐斌朱晓华王道龙
- 旅游客源预测模型及其对比被引量:38
- 2004年
- 以中国 1978— 2 0 0 1年入境客源为例 ,定量分析线性回归模型、移动平均预测模型、指数平滑模型以及灰色预测模型的应用及其差异问题 ,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 2 1a、8a、5a序列客源数据 ,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绝对误差最大 ;2 )随着序列数据从 2 1a向 8a、5a变化 ,指数平滑模型绝对误差整体相对变大 ,而灰色模型绝对误差整体相对变小 ;3)在进行我国入境客源预测时 ,如果序列较长 (8a或以上 ) ,可选择指数平滑预测模型 ,如果序列较短 (4~ 7a) ,可选择灰色预测模型 。
- 朱晓华杨秀春
- 关键词:旅游经济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