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湘玲 作品数:14 被引量:27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RANTES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细胞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及筛选出的高表达细胞因子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细胞因子微阵列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浆细胞因子表达谱;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筛选出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高表达细胞因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CA199和经过筛选获得的细胞因子:受激活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在鉴别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者的诊断性能。所有数据使用SPSS23.0和Graph Pad Prism 8.0进行统计分析,验证CEA、CA125、CA199和RANTES在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者之间差异表达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通过计算Youden指数来确定RANTES水平的最佳临界值,以鉴别结直肠癌患者。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合血清/血浆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效果进行拟合。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与健康者相比,结直肠癌患者血浆RANTES显著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ANTE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95%CI:0.791~0.901);RANTES和CEA联合检测AUC为0.891(95%CI:0.854~0.92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0.854和0.803。结论RANTES对结直肠癌有诊断价值,RANTES联合CEA检测较单独检测CEA有更高的结直肠癌诊断效能。 韦丽丽 谭会柳 张瀞丹 李伟倩 贾会真 杨湘玲 刘焕亮关键词:结直肠癌 细胞因子 肿瘤标志物 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中年女性,因胸背部不适半年余,CT发现纵隔肿物3天入院。术中见肿物位于右后纵隔脊椎旁,边界相对清晰,肿物大小6 cm×5 cm×3 cm,切面灰黄色,质软。镜下见肿瘤组织形态结构多样,以乳头、假乳头结构为主,可见囊性变、小梁状和筛孔状结构;局部脉管内见肿瘤浸润;肿瘤细胞呈立方状或高柱状,胞质嗜酸性,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GFAP、CD56、ER、PR均(+)。结论纵隔原发性室管膜瘤极为罕见,临床及影像学上容易误诊,熟悉其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征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 叶伟标 徐咏强 梁远秋 何建芳 杨湘玲关键词:室管膜瘤 纵隔肿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 共轭亚油酸单体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2种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单体——顺9,反11-CLA(cis 9,trans11-CLA,c9,t11-CLA)和反10,顺12-CLA(trans10,cis12-CLA,t10,c12-CLA)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CLA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锥虫蓝染色绘制CLA作用后MCF-7细胞的生长曲线;荧光显微镜观察及FCM检测MCF-7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MCF-7细胞PPARγ、Bcl-xL和Bcl-xS mRNA以及PPARγ、Bcl-2、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2种CLA单体均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2种CLA单体均可以提高PPARγ、Bcl-xS mRNA和PPARγ、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降低Bcl-xL mRNA和Bcl-2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种CLA单体对PPARγ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影响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及同步相关性。结论:c9,t11-CLA和t10,c12-CLA对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抑制生长和促凋亡的作用,CLA可能作为PPARγ的配体通过激活PPARγ-Bcl-2-caspase-3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而实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袁贤琳 陈青 杨湘玲 钟翎关键词: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细胞 MCF-7 MicroRNA-200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对侵袭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microRNA-200c(miR-200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SW620肠癌细胞株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邻近正常肠粘膜组织中miR-200c的表达水平;利用脂质体将miR-200c模拟物瞬时转染SW620细胞株,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E-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CCK-8试剂盒和Transwell小室装置检测上调miR-200c的表达对SW62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miR-200c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下调。体外细胞实验显示,SW620细胞株在转染miR-200c模拟物后,ZEB1蛋白表达受抑制,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升高,而间质表型标志物Vimentin表达下降;上调miR-200c表达可抑制SW620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结论】miR-200c低表达与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相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实现的。 叶伟标 徐咏强 李妤玲 卢碧燕 杨湘玲 卢碧燕 李仲均关键词:结直肠癌 肿瘤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IgA2检测试剂在制备KRAS突变型结直肠癌诊断剂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免疫球蛋白亚型中的IgA2的检测试剂在制备KRAS突变型结肠直肠癌诊断或预后试剂/试剂盒中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免疫球蛋白亚型中的IgA2在KRAS突变型结肠直肠癌中低表达,且具有很大的差异... 刘瑞贤 杨湘玲 陈骏雄 温创宇 韦丽丽 谭会柳 李伟倩 徐重 刘焕亮NMDA受体激活引起的突触活动对Wnt非经典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NMDA受体激活引起的突触活动诱导Wnt非经典通路的活化。方法构建C57BL/6J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体系,用NMDA处理神经元细胞,并结合Western blotting、双免疫荧光染色等技术,检测神经元细胞内Wnt非经典通路的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成功建立了C57BL/6J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培养体系,原代神经元细胞在体外培养10d生长良好,且纯度达90%;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细胞内存在Wnt5a神经递质,经NMDA的刺激,发现Wnt非经典通路的两个标志性蛋白CaMKII和JNK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且Wnt非经典通路的一种受体Frizzled-5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用NMDA竞争性抑制剂DAP5能够阻断NMDA引起的CaMKII和JN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的提高。结论 NMDA受体的激活会诱导Wnt非经典通路的活化。 李屹晨 万仙子 杨湘玲 杨成 张薇 钟翎关键词:原代培养 NMDA受体 共轭亚油酸单体诱导乳腺癌细胞SKBr3凋亡的PPARγ信号通路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cis9,trans11-CLA和trans10,cis12-CLA是共轭亚油酸(CLA)二种抑瘤活性最强的主要单体.在以前报道二者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共轭亚油酸单体诱导乳腺癌细胞SKBr3凋亡的途径及机制.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证实了CLA在SKBr3细胞中可显著提高PPARγ的转录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并发现CLA对PPARγ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影响呈同步相关性,并表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通过PPARγ抑制剂GW9662实验表明它们之间存在协同关系.首次提出了PPARγ-Bcl-2-Caspase3信号通路的SKBr3细胞凋亡途径,为CLA有望作为PPARγ新型调节剂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证据. 袁贤琳 何峰 陈青 杨湘玲 杨得坡 王冬梅 钟翎关键词:细胞凋亡 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miR-196b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表达特征并探索miR-196b的体外抗5-FU作用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196b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过表达miR-196b的结直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方法: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公共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患者miRNA测序数据及其对应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SPSS 17.0分析miR-196b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特征;采用瞬时转染的方法在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中过表达miR-196b,并用MTS法分析过表达miR-196b的细胞对5-FU药物敏感性的变化。结果:miR-196b高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和性别等无相关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是直肠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子(P<0.05),miR-196b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生存状况无关。过表达miR-196b的HCT116细胞在不同浓度的5-FU作用下,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iR-196b可能是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标志物,并可降低结直肠癌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车佳 黄兰兰 娄琼 杨湘玲 刘焕亮关键词:结直肠癌 5-氟尿嘧啶 乙酰化贯叶金丝桃素及其在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乙酰化贯叶金丝桃素及其在制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中的应用。贯叶金丝桃素很不稳定,但经过乙酰化修饰的ace-HF性质稳定。本发明现已证实,ace-HF能够调节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代谢,促进具有神经营养作用... 钟翎 陈祥 杨得坡 杨湘玲 王冬梅 李文敏 梁颖华文献传递 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迁移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枯草溶菌素转化酶9(PCSK9)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CRC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及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PCSK9在正常组织和CR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使用GenomicScape数据库分析PCSK9与CRC预后的关系;使用一个包含93例人类结肠癌和85例相邻正常组织的组织微阵列芯片,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评估PCSK9的蛋白表达水平;使用TCGA数据库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及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通过人重组蛋白刺激实验探索PCSK9在CRC中的作用。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多种癌症如结肠腺癌、直肠腺癌的肿瘤组织中PCSK9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个CRC数据集(1个取自美国,1个取自德国,1个取自中国,1个取自挪威)的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织相比,PCSK9的mRNA水平在肿瘤组织中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7、12.72、12.13、13.38,P均<0.05)。与正常组织相比,CRC组织中PCSK9蛋白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CSK9高表达组比较,低表达组具有更高的总生存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2.6,P<0.05)。GO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PCSK9相关基因富集在DNA复制及错配修复、细胞周期等多种生物过程中。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20和100 ng/mL PCSK9预处理24 h后的CRC细胞HCT116迁移能力高于对照组(t=7.73、12.10),20和100 ng/mL PCSK9预处理24 h后的CRC细胞DLD1迁移能力高于对照组(t=3.79、6.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胞划痕实验表明,100 ng/mL PCSK9预处理24 h后的HCT116细胞愈合能力高于对照组(t=3.29),20和100 ng/mL PCSK9预处理24 h后的DLD1细胞愈合能力高于对照组(t=4.21、1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CSK9在CRC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相关。重组PCSK9可能促进CRC细胞的迁移。 胡一佳 董海燕 向南霖 杨湘玲 刘焕亮关键词:结直肠癌 细胞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