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君
作品数:
8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刘晓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
陈丹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
杨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
杨丽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
吕茂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总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7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7篇
医药卫生
主题
7篇
超声
4篇
超声诊断
2篇
动脉
2篇
心动图
2篇
诊断符合率
2篇
声像图
2篇
肺动脉
2篇
符合率
2篇
病变
2篇
超声心动图
1篇
胆囊
1篇
胆囊病
1篇
胆囊病变
1篇
动脉压
1篇
多普勒
1篇
多普勒超声
1篇
多普勒超声心...
1篇
心室
1篇
心室肥厚
1篇
心脏
机构
7篇
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7篇
杨文君
6篇
刘晓波
4篇
陈丹
2篇
杨丽娟
2篇
杨静
1篇
陈友伟
1篇
伍稚萍
1篇
罗琴
1篇
马明桥
1篇
蒙莉
1篇
赵静
1篇
包文辉
1篇
吕茂霞
传媒
4篇
中华临床医学...
2篇
中华医药学杂...
1篇
西藏科技
年份
1篇
2008
2篇
2007
2篇
2006
2篇
2003
共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B超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
2006年
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据统计其发病率占妊娠的0.5%~1%,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的95%见于输卵管妊娠,发生在卵巢、腹腔、阔韧带等脏器者甚为少见,约占5%。在输卵管妊娠中又以壶腹部为多占50%~70%,峡部占30%~40%。本病若延误诊断或治疗不及时便会危及生命。随着超声在妇产科的广泛应用和检查技术的提高,目前超声已成为诊断宫外孕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本文报告我院几年来超声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0例宫外孕,为了提高诊断符合率,帮助鉴别诊断,旨在探讨宫外孕的表现和评价超声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蒙莉
刘晓波
杨文君
陈丹
关键词:
宫外孕
输卵管妊娠
超声诊断
B超
诊断符合率
超声对眼病的诊断分析
2007年
超声作为无创伤检查,具有快速、准确、经济、可靠等特点,超声对眼病的诊断,很受欢迎,我院应用超声诊断眼病患者,诊断符合率达97%,现将我院近几年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杨静
刘晓波
杨文君
陈丹
关键词:
超声
眼病
超声诊断肝泡球蚴病1例
2008年
本文通过1例肝泡球蚴病诊断,分析了其与肝癌、肝血管癌等的区别,以期对肝泡球蚴病的确诊有所帮助。
罗琴
赵静
杨文君
关键词:
肝泡球蚴病
超声诊断
肝脏病变
高原肺水肿的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测报告
2006年
高原肺水肿(HAPE)是高原移居人的一种常见危重症,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笔者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从左室功能及肺动脉压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探讨,现分析报告如下。
刘晓波
陈丹
杨文君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高原肺水肿
高原移居
发病机理
肺动脉压
左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诊断高原心脏病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高原心脏病并其发病机理进行分析,提高高原地区高原心脏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典型60例高原心脏病病人资料,患者行平卧、左侧卧位取常规标准切面及非标准切面检查,详细记录各腔室测值。结果 右室增大、肺动脉增宽,肺动脉高压,右室壁肥厚,高原心脏病,移居汉族高于世居藏族,生活在高原地区时间越长,海拔越高,劳动强度越大,发病率越高。结论 高原缺氧是导致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继而引起右室、右房增大,右室壁肥厚,三间瓣相对关闭不全,引起一系列心功能障碍。
刘晓波
杨丽娟
伍稚萍
杨文君
吕茂霞
关键词:
高原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
高原缺氧
肺动脉高压
右心室肥厚
超声分析胆囊病变及胆囊周围炎
2007年
超声诊断作为无创伤检查,具有快速、准确、经济可靠等特点,超声对胆囊病变的诊断,很受欢迎,胆系疾患已为临床广泛应用,但对于胆囊病变引起胆囊周围炎的报道甚少。本文就12例由胆囊病变引起的胆囊周围炎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与胆囊病变、病程及胆囊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我院应用超声诊断胆囊病变患者,诊断符合率达99%,现将我院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刘晓波
杨静
杨文君
陈丹
关键词:
胆囊病变
超声分析
超声诊断
无创伤检查
声像图特点
诊断符合率
超声诊断高原地区脾脏包虫囊肿合并感染110例
2003年
目的 通过高原地区脾脏包虫囊肿(简称脾包囊)合并感染的超声影像特征的分析,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被检者右侧卧位,沿肋间于左腋后线脾区探查,观察脾脏大小、形态以及感染声像图特征,并详细记录。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9%,根据其程度及变化趋势分为感染前期、感染初期、感染期(化脓期)、转归期。结论 细菌的污染是脾包囊感染的主要原因,包囊壁破裂和污染的细菌是导致脾包囊的直接原因,人体对包囊虫的免疫防御功能是导致囊壁破裂的重要因素。囊壁的光整度、厚度及脾脏包虫囊肿合并感染,囊内回声强弱是区分各期的主要影像依据,超声检查是诊断脾包囊的首选检查方法,利用超声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传染源,最大限度减少发病率。
杨文君
刘晓波
包文辉
杨丽娟
陈友伟
马明桥
关键词:
超声诊断
声像图特征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