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系统公益性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灸
  • 3篇疗效
  • 2篇穴位
  • 2篇穴位埋线
  • 2篇针刺
  • 2篇针法
  • 2篇针法治疗
  • 2篇治疗失眠
  • 2篇生长激素
  • 2篇生长激素释放...
  • 2篇失眠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前期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埋线
  • 2篇颈椎
  • 2篇颈椎病
  • 2篇激素

机构

  • 1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杨丽霞
  • 4篇彭志华
  • 3篇李靖
  • 2篇赵晓华
  • 2篇刘莹
  • 1篇崔韶阳
  • 1篇唐纯志
  • 1篇鞠琰莉
  • 1篇杨红
  • 1篇翟妍
  • 1篇王岩松

传媒

  • 2篇江西中医药
  • 2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年份

  • 4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07
  • 2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通元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观察通元针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患者,依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通元针法治疗,两组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别对睡眠状况和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采用通元针法治疗后有效率为98%,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的84%(P<0.05);通元针刺治疗组的PSQI评分及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通元针法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中风康复的临床疗效。
杨丽霞彭志华李慧莺崔韶阳
关键词:神经功能缺损
调脾胃针法治疗颜面部过敏性皮炎初探被引量:2
2022年
颜面部过敏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危害严重,不仅影响患者的容貌,还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负担。西医关注皮肤病局部病变,而中医整体观念认为,皮肤病形于外根于内。从皮肤与脾胃的关系进行剖析,探讨颜面部过敏性皮炎与脾胃的相关性,并为针灸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杨丽霞彭志华唐纯志
关键词:脾胃论治针灸
针灸治疗失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杨丽霞唐纯志
关键词:针灸疗法失眠
针刺调节慢性疲劳大鼠神经—免疫功能的研究
研究目的: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于1988年正式...
杨丽霞
关键词:针刺慢性疲劳综合征
文献传递
悬灸百会穴治疗失眠症40例被引量:14
2006年
杨丽霞鞠琰莉
关键词:艾条灸失眠症
解结针法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解结针法结合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颈椎病颈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运用解结针法,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量表...
杨丽霞
关键词:颈痛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负性情绪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负性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结果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MUIS平均得分为(95.97±19.46)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UIS总分与屈服、SAS、SD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与面对、回避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性(r<0,P<0.05)。结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与应对方式、负性情绪密切相关。
常洁翟妍吴蒙杨丽霞王岩松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负性情绪疾病不确定感
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已明确诊断为颈源性头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推拿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程度(NR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颈部活动度(ROM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80.00%,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经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程度(NR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及颈部活动度(ROM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头痛程度(NR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及颈部活动度(ROM评分)均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l)、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和阻力指数(Rl)等各项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VS、Pl、Vd和Rl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刺法配合压痛点推拿也是临床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部血流等作用密切相关。
彭志华杨丽霞胡翀妮焦建凯杨红
关键词:关刺法颈源性头痛经颅多普勒
从脾施针论治颈椎病的探讨被引量:4
2022年
颈椎病症状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具有年轻化、复发率高的特点。作者认为颈椎病的发生与“脾”关系密切,通过整理分析颈椎病与脾相关的理论依据,挖掘颈椎病从脾施针论治的临床价值,选取与脾胃相关的腧穴或部位加以施治,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预防疾病的复发。
杨丽霞彭志华李靖
关键词:颈椎病从脾论治针灸
穴位埋线调节胃肠激素干预糖尿病前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干预糖尿病前期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胃肠激素调节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糖尿病前期的60名受试者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15d穴位埋线1次,共完成6次穴位埋线。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腰围、体重指数(BMI)的变化,并检测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观察并记录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组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FBG、2hPG、FINS、HbA1c水平下降,体重、腰围、BMI及中医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Ghrelin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观察埋线后发生6种术后反应,包括饮食抑制、全身肌肉酸痛和局部疼痛、血肿和淤青,均未发生发热和局部感染情况。结论:穴位埋线干预糖尿病前期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体重、腰围、体重指数及血糖相关生化指标,这可能是与调节体内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有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能有效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
杨丽霞李靖刘莹吴蒙邱建文赵晓华
关键词:穴位埋线糖尿病前期生长激素释放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