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玮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硼替佐米
  • 2篇皮下
  • 2篇皮下注射
  • 2篇注射
  • 2篇综合征
  • 2篇下注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变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心静脉压
  • 1篇血容量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肿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系统性...
  • 1篇脏器

机构

  • 7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7篇杜玮
  • 5篇景影
  • 4篇吕桂兰
  • 3篇彭静
  • 2篇潘凌蕴
  • 2篇吴婧
  • 2篇储艳
  • 2篇李卉
  • 1篇王芳
  • 1篇樊荣
  • 1篇狄蕾蕾
  • 1篇樊蓉
  • 1篇练正凤
  • 1篇宣月梅

传媒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护理研究(上...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B超动态监测肾周血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1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经皮肾穿刺活检术(PRB)后不同时段首发肾周血肿的分布及发生率,为术后及早发现肾周血肿并进行相应处理,减少PRB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进术后传统护理方法,提高患者舒适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5年7~12月在我院行PRB的328例患者分别在术后第4,8,24h进行动态B超监测。结果24h内肾周血肿总发生率为34.15%。4h内肾周血肿发生率为25.61%,4~8h内肾周血肿发生率为3.66%,8-24h内肾周血肿发生率为4.88%。其中24h内小血肿(血肿面积〈4cm^2)发生率为24.09%,大血肿(血肿面积≥4cm^2)发生率为10.06%。结论PRB后4h内为肾周血肿高发时段,B超连续动态监测肾周血肿的发生,可度时发现严重并发症,为尽早实施相应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吕桂兰潘凌蕴宣月梅景影杜玮吴婧狄蕾蕾樊蓉
关键词:血肿
全程陪检管理方法的实践被引量:6
2011年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整体护理工作的广泛开展,各医院都在积极探索医疗服务转变的模式。文中通过对专职陪检护士选拔培训、制订和规范工作流程、实施监控督导,保证了患者的就医安全,提高了陪检工作的满意度;并探讨对住院患者实施专职全程陪检的管理方法 ,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景影储艳练正凤杜玮潘凌蕴吕桂兰
关键词:满意度
席汉氏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的护理
2010年
景影储艳杜玮吕桂兰
关键词:病例报告
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需注射硼替佐米的患者5例,行皮下注射,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例患者中,有2例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18h后出现注射部位反应(ISR),其中2级1例,1级1例;2例在首次和第2次注射后21 h出现胃肠道反应,表现为呃逆;1例在第1次注射后17 h出现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结论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不良反应的发生较静脉注射少和轻微,其不良反应是可以预见及控制的.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详细查看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情况,做好预见性护理,及早发现用药不良反应,及时处理,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彭静李卉杜玮
关键词:皮下注射硼替佐米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多发性骨髓瘤
1例联合使用降脂药致横纹肌溶解症并发MODS病人的护理被引量:3
2013年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是各种原因导致横纹肌损伤而引起细胞的溶解,横纹肌损伤释放大量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等人血,直接损伤肾小管,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或阻塞肾小管引起急性肾衰竭(ARF)[1,2]。该病病情凶险,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极高。我科于2012年3月收治1例联合服用降脂药致横纹肌溶解并发多脏器衰竭的病人,经医务人员积极治疗与护理,15d后病情稳定出院。现报道如下。
王芳彭静杜玮景影
关键词:降脂药肾病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症多脏器衰竭护理
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科2013 年9 月~2013 年12 月共收治的5 例(15 例次)皮下注射硼替佐米治疗的患者,对该药新的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等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皮其用药...
彭静杜玮李卉
应用中心静脉压监测评估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容量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 探讨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指导超滤量调节的最佳评价指标。方法 监测15例危重患者在连续性血液净 化治疗中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通过比较在不同指标下调整超滤量后液体管理的效果,评价中心静脉压对反映患者容 量状况的敏感性。结果 比较发现,15例患者中心静脉压与超滤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624,比平均动脉压与超滤量的相 关系数(-0.05)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监测中心静脉压来评估患者容量状 况较平均动脉压更为敏感,为实现个体化的液体管理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指标。
吕桂兰吴婧景影杜玮樊荣
关键词:中心静脉压肾透析血容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